整個明代坐鎮雲南200多年的“沐王府”,究竟是個什麼來頭呢?

云南 89℃ 0
摘要:從1383年沐英鎮雲南開始,直到1661年沐天波遇害,沐氏世代鎮守雲南,曆15代近280年。由於世代鎮守雲南,威權日盛,尊重擬於親王,囙此,雖然沐家的爵位只是黔國公,但百姓也把他們的府邸稱為“沐王府”。究竟是什麼樣的家族,可以鎮雲南如此之久呢?沐英本是個苦命孩子,早年父母雙亡。為了維繫雲南地區的穩定,朱元璋原本是想採取和平招降的管道解决。然而,要穩定雲南,卻十分困難。沐英去世後,其子沐春襲其爵。

從1383年沐英鎮雲南開始,直到1661年沐天波遇害,沐氏世代鎮守雲南,曆15代近280年。

由於世代鎮守雲南,威權日盛,尊重擬於親王,囙此,雖然沐家的爵位只是黔國公(首代沐英去世後被追封“黔甯王”),但百姓也把他們的府邸稱為“沐王府”。

究竟是什麼樣的家族,可以鎮雲南如此之久呢?

沐英的崛起

沐英本是個苦命孩子,早年父母雙亡。

流浪時,恰好被朱元璋發現,被收為義子。

當時,朱元璋和馬皇后還沒有兒子,除了親侄子朱文正和外甥李文忠,朱元璋沒有其他親人,囙此,朱元璋讓他改姓朱,對其都非常上心,彼此感情極深(後來馬皇后去世時,沐英悲傷到咳血,太子朱標去世時,沐英也悲傷至病)。

沐英隨軍長大,耳濡目染,學了一身本事。

十八歲,剛成年,沐英就成為帳前都尉,後又成為指揮使,開啟了名將生涯。

從征討福建陳友定開始,沐英開始獨當一面,成為重要將領。朱元璋也讓他複沐姓。

此後,沐英征甘肅、青藏,出漠南,擊漠北,四處征戰,戰功卓著。

朱元璋收了20多個兒子,但只有沐英戰功最為顯赫(朱文正、李文忠本來就是侄子、外甥),得到格外信用。

如果一切正常,沐英或許會和其他明初開國功臣們一樣,享短暫的榮華富貴,然後,或被晚年朱元璋,或被朱棣收拾掉。

然而,出征雲南,改變了沐英及其家族的命運。

必須久鎮的雲南

由於民族眾多、地處邊陲,古代雲南一直不穩定。

南詔、大理,常年脫離中原王朝。

由於地方僻遠,古代交通不便,囙此,統治難度非常大。

蒙哥時期,蒙古軍曾攻滅大理國,但是,當蒙古征南軍離開雲南後,各地酋長“殺守將以叛”。

忽必烈再次派兵消除叛亂後,意識到:必須由於信任的人物長期率軍駐紮才可能穩定該地。

囙此,忽必烈任命了雲南王(後來變成梁王),世鎮昆明。

到元末時,雲南地區有3個系統:1、以昆明為中心,直屬於元帝的梁王;2、以大理為中心,雖隸屬元但享有內部主權的段氏(原大理國統治者後裔);3、即便如此,仍有許多少數民族獨立於兩系統之外。

為了維繫雲南地區的穩定,朱元璋原本是想採取和平招降的管道解决。

元梁王不降,朱元璋採取的方略是:以元梁王、大理段氏為主要攻擊目標,其他地區以遣使招降。

攻滅梁王,攻取大理,都十分順利。

傅友德、藍玉、沐英率30萬大軍,泰山壓頂,僅僅五個月就搞定了,雲南各地也都全部歸明。

然而,要穩定雲南,卻十分困難。

原本,朱元璋迅速推進了各種穩定雲南的政策。

1382年二月,戰事還未結束,朱元璋就建立貴州都指揮使司、雲南都指揮使司,管轄、指揮雲南軍隊,又設定布政司,管理雲南行政,並將雲南劃為58府、75州、55縣和6個蠻部,並於要害處設立衛所,屯兵駐守並令當地土司攻擊糧食。

然而,雲南的叛亂仍然此起彼伏,規模大得驚人。

1382年七月,沐英等人率軍進攻烏撒等地,昆明空虛,當地迅速土官以為明軍遠去,迅速組織了20萬人圍攻昆明!

剛離開一下,就有20萬人圍攻!

這還只是昆明周邊地區,要知道,雲南各地可能叛亂的勢力更是數不勝數,尤其是麓川地區,實力雄厚的麓川思氏控制了緬甸,兵馬强盛,危險極大!

如果算上雲南各地,一般的軍政系統根本不可能應付得了!

顯然,必須留下重將,長期治理,隨時迅速反應,才可以維繫雲南的穩定。

沐英是穩定雲南的最佳人選

開國眾將中,沐英是穩定雲南的最佳人選。

首先,人家和朱元璋一家的感情基礎在那裡,別人比不了。

在沐英駐雲南前,二子沐春積功任官,群臣請試職,朱元璋說:這是我家人,不用試了!

有明一代,朱家人屢屢搬出家族之間的特殊關係,表彰、安撫沐家。

其次,明初開國武將中,武將能征善戰者不少,但能統籌軍政錢糧者不多。

或許是因為早年在朱元璋身邊耳濡目染,沐英的征戰、統籌能力非常全面。

他在擔任大都督府同知期間,“年少明敏,剖决無滯”,其決斷、統籌能力使朱元璋、馬皇后也贊許不已。

留鎮雲南,既要能征慣戰,更要統籌規劃各種經濟、政治,甚至外交資源。

沐英是穩定雲南的最佳人選。

穩定形勢

事實證明,確實需要沐英這種級別的將領才可能穩定雲南。

沐英一面平定各處叛亂,一面積極駐軍屯田,又開築道路,路寬10丈,60裏為一驛,設驛站,以克服交通不便的困難,加强兵馬錢糧的運輸效率。

1387年,麓川叛亂,思倫發率號稱30萬大軍進犯定邊。

形勢緊急,等調大軍再來,定邊失守,門戶洞開,各地群起響應,形勢會進一步惡化!

沐英只能率3萬騎兵火速馳援,展開大戰。

沐英以“有進無退”的氣概,以創新型的“三段擊”戰法,打破敵軍,斬首四萬,大獲全勝!

此戰後,不但各地震服,而且,緬甸也拜託了麓川的控制,遣使納貢,泰國北部的“八百媳婦國”也遣使納貢。

如此,雲南地區才基本穩定下來。

回顧這段歷史,可以說,儘管洪武時期人才薈萃,但真正能處理如此複雜的局勢,穩定雲南的,恐怕除了沐英也沒有幾個人了!

沐英去世後,其子沐春襲其爵。

沐春也是隨父征戰成長起來的,也具備比較全面的軍政才能。

他多次平定境內叛亂,並“大修屯政,辟田三十餘萬畝。鑿帖池河,灌溉良田數萬畝,民複業者五千餘戶”。

可以說,沐英父子穩定雲南、開發雲南,做出了巨大貢獻,不獨老朱家要感謝他們,後世也應銘記他們。

黔國公

朱元璋封功臣時,沐英被封為西平侯。

儘管沐英去世後,被追封為“黔甯王”,但世襲的爵位只是西平侯。

沐英的長子沐春去世後,沐春無子,沐英的次子沐晟承爵。

沐晟時,明成祖令他與張輔一起討伐安南。

平定安南後,明成祖因其功,封他為“黔國公”。

此後,沐家世代為“黔國公”,直到明亡。

世守邊疆,不辱使命

“黔國公”世鎮雲南,不辱使命。

從沐晟開始,各代“黔國公”,有的恪守本分,有的貪污腐化,有的壓榨百姓、多行不法。

不過,在討伐叛亂、維繫穩定、守衛邊疆上,沐家是什麼含糊過的。

歷代“黔國公”,對叛亂,無不是“擒之”、“討之”,對進犯的緬人,無不是“卻之”、“破之”,對諸蠻南中,“用兵輒勝”,各地土司見沐家,都說:“此令旨也”。

地方與朝廷: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當然,作為地方勢力,其與中央的關係不可能一點衝突沒有。

而且,自沐晟開始,歷代“黔國公”日益驕橫,多有不法。

囙此,參劾沐家的奏摺,也是很多的。

對此,朝廷採取的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態度。

早在沐晟時期,岷王就彈劾沐晟,舉報他。

朱棣一面以岷王的話來“誡晟”,提醒他,一面又告訴岷王:沐晟的父親功勞大,“毋督過”。

此後,歷代“黔國公”,都受到過“混占岷田”、“淩逼母嫂”、“遠近騷動”、“奪兄產囚其嫂”、“虐害地方”等各種彈劾。

事實上,大多數彈劾都是實事求是的,沐家許多人物在雲南確實作威作福,欺壓百姓。甚至發生過第十二代“黔國公”被自己親娘毒死的奇事。

然而,朝廷一般都是“小事化了”。

歷代明帝,無不是“推誠待之”、“切責反省”、“宥而不問”,基本上不給予實質性懲罰。

而對於一些原則問題,朝廷一般也是“大事化小”。

比如,第九代“黔國公”沐朝弼曾用朝廷的調兵火符到朝廷刺探情况。

任何時代,這都是大罪呀!就算能活命,爵位就別想要了。

朝廷的處置“大事化小”:張居正施計,把沐朝弼軟禁在南京,罷其爵位,由其子沐昌祚襲爵。

只是限制沐朝弼的活動,其他一切不問。

之所以如此,與當時形勢有關。

對朝廷來說,雲南是肯定要讓重臣世守的,你把沐家換掉,還要換上其他人。如果你不換上其他人,地方土司你又壓不住。

沐家雖然多行不法,但基本能穩定雲南的形勢,而如果你要把沐家逼反,以沐家在雲南的根基,也不好辦呀!

而且,雲南僻遠,沐家真的打探一下朝廷情况,難道真的能造成傷及根本的危害嗎?

所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只要你不造反,其他都好說。

與明同亡

清軍入關後,末代“黔國公”沐天波面對南明朝廷“助餉”的要求一毛不拔,但也組織軍隊抗擊張獻忠的進犯。

後來,滇南土司沙定洲趁機奪了沐府,沐天波逃到滇西。

孫可望、李定國進入雲南,除掉沙定洲,請出沐天波,以他號令各地土司擁護永曆帝。

沐天波一面擁護永曆,一面將兒子送到交好的土司處,希望留下種子。

清軍攻入雲南後,沐天波獻策:先出走緬甸,然後回到大理割據。

永曆採納其言,遁入緬甸。

最後,吳三桂給緬甸施壓:把永曆帝交出來,把跟隨永曆的臣子全部殺掉!

於是,“咒水之會”,沐天波等人全部被殺,永曆被送回雲南。

此後,沐天波入贅的兒子沐忠顯起兵反清,兵敗被殺。

鎮雲南兩百多年的沐氏家族,從此徹底退出了歷史舞臺。

200多年間,沐氏家族確實有過大量欺壓百姓、剝削人民、貪墨腐化的事情。

不過,沐氏家族對穩定雲南、開發邊疆也是做出了巨大的歷史貢獻,值得銘記!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