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中心城區山脈分割、江河縱橫、橋隧眾多,加上近年來汽車保有量快速新增,交通擁堵成為人民群眾反映最廣泛的問題之一。
都市擁堵如何緩解?車輛和駕駛員如何管理?今年來,重慶警察交管部門積極推動大數據智能化融入交通管理工作,建立“智慧交通”“智慧交管”等都市精細化管理機制,讓都市更暢通,羣衆辦事更便捷。
大資料分析研判
助力緩解都市擁堵
“以前早高峰從四公里交流道上內環,沒個半小時基本不可能,現在平均只要15分鐘,節約了一半時間。”南岸區交巡警支隊秩序大隊大隊長胡陶對四公里交流道這個轄區堵點的改變深有體會。
南岸區四公里交流道是渝中、南岸和九龍坡部分地區進出內環的最短路徑節點,每次早高峰都擁堵不堪。
這一情況在一個月前有所改變。10月22日,四公里交流道的“潮汐車道”投用。警察交管部門根據交通大資料分析車流量變化特點,在早高峰時段新增1個智慧“潮汐車道”,將以前的3車道臨時調整為4車道,新增了道路通行能力。
類似運用在全市還有不少。
“我們今年3月實施的橋隧錯峰通行政策,也是通過大資料分析研判後決策的。”市警察局交巡警總隊相關負責人表示。針對中心城區橋隧車流量情况,警察交管部門通過“城巿路面交通大腦”資料中心,綜合分析車輛過橋過隧流量變化規律,最終製定推出現行的橋隧錯峰通行政策。
據統計,橋隧錯峰通行政策實施後,全市高峰時段車流量同比下降7%,平均車速達37.6公里/小時,較錯峰前提升28.3%;中心城區高峰時段平均車速達26.1公里/小時,較錯峰前提升5.7%,緩堵成效明顯。
218項交管服務線上辦
羣衆辦事更便捷
市警察局交巡警總隊車管所相關負責人介紹,以前市民到車管所辦業務,排隊時間長、業務流程複雜,有時一辦就是一天,甚至要跑幾趟,羣衆多有抱怨。“為了方便群眾辦事,我們建成了互聯網交管服務中心,以大數據串聯微信、支付寶、‘交管12123’等服務平臺,逐步將市民辦理較多的審驗駕駛證、申領臨時號牌、交通違法處理等27類218項交管服務轉移到了網上,實現了業務‘一鍵辦理’。”
今年6月,我市試點推出了二手車异地交易登記。以前辦理二手車轉移登記,車主需要在轉出地查驗機動車,選取紙質檔案後到轉入地車輛管理所再次查驗機動車,稽核紙質檔案後接收完成登記。車主不但得兩地跑,還要攜帶、保管、轉交車籍檔案等,耗時又費力。
改革後,二手車過戶時購車羣衆直接在當地車管所查驗、登記即可完成上戶,無需再跑回車輛的原登記地驗車、辦理轉出。
據統計,截至11月23日,重慶車管部門已為羣衆辦理了74785筆諸如轉籍轉入、轉籍轉出、轉移轉入、轉移轉出等交管業務。現時,我市車駕管業務的線上辦理量已占到全部業務量的65%。
此外,針對交通事故等待交警處置和保險現場定責定損時間長、易引發堵車等問題,我市還推出“警保聯動”工作機制。
該工作機制推出後,輕微的交通事故不再由警察交管部門出具責任認定書和保險公司現場定損,當事人拍照取證上傳後即可自行撤離現場,交管部門、保險公司根據照片線上定責、定損,相關數據經系統綜合後自動進入理賠程式,保險人很快就能收到事故賠償金,提高了交通事故處置速度。
據統計,去年以來,我市簡易快處交通事故80餘萬件,中心城區因事故造成的擁堵同比下降12.5%,事故處理時間也由原來的2-3天縮短到15分鐘左右。
推行“執法通”智慧App
為警察高效執法提供幫助
今年7月5日,我市全面推行交巡“執法通”應用。“這是一個輔助警察執法的智慧App。”市警察局交巡警總隊相關負責人介紹。“以前,警察想核查一輛車或司機的資訊,需要在多個系統中反復切換。在路面執勤時,要隨身攜帶多本不同的紙質文書,有的文書僅一張就要填寫23項資訊,警察每起執法通常需要耗時10分鐘以上。”
今年4月,我市開始實施新修訂的《重慶市公安機關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行政處罰裁量基准》,將現行違法細化成746種違法情形,逐一固化處罰標準,統一全市執法尺度。
警察交管部門還首創編制了《公安機關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規範執法指引》,全面規範警察路面執法言行舉止等。
“以上兩項規章制度,都被綜合進了交巡“執法通”App裏,涵蓋規範執法、快速執法等六大功能。”市警察局交巡警總隊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例如,“執法通”App可通過人車關聯資訊,自動比對識別自動核查駕駛人及其車輛資訊。警察在執法時遇到需要填寫人車資訊時,通過“執法通”一掃,就可以自動完成資訊填寫。“執法通”還可將警察執法過程全程記錄,有效杜絕違規干預執法等問題。
據統計,自今年7月“執法通”App全面推行以來,警察執法效率得到提高,平均每起執法時間由10分鐘下降至不到3分鐘,全市交通執法程式告知滿意率達99.26%,交管工作綜合滿意率達98.36%。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