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戰爭三大戰役,始於1948年9月打響的遼沈戰役,而遼沈戰役的關鍵錦州之戰,攻城時間是在10月份。其實早在1948年5月,國民黨軍迫於形勢,在東北的兵力就已經嚴重收縮,東北野戰軍在關外真正的作戰目標只剩下長春、錦州和瀋陽。
瀋陽是衛立煌集團的總部,有超過25萬作戰部隊,並且包括了實力最强的廖耀湘第9兵團,戰局之初不宜强攻;錦州範漢傑兵力15萬,處於三座都市的最南端,在地理上我軍跨過另外兩地,從北滿大範圍轉移兵力進攻錦州也有難度。所以1948年5-6月間,東野首先攻打的是鄭洞國10萬守軍把守的長春。然而我軍最終沒有武力打下長春,卻在隨後强攻下了有15萬守軍的錦州。這是怎麼回事呢?難道範漢傑集團只是人多,戰鬥力卻很弱?事實上並不是這樣。
48年東野打長春和打錦州,使用的兵力數、重裝備等級甚至攻城思想都是完全不同的,打錦州的投入遠遠超過之前打長春。就攻城本身而言,1948年之後如果東野百萬大軍不惜代價,就不存在東北國民黨軍能守得住的城池。我們來分析一下。48年5月東野進攻長春,主要投入的部隊為東北主力第一縱隊、第六縱隊及兩個獨立師,雖然包括了東野四大王牌中的兩支,但總兵力加起來不過14萬人,較守城的國民黨軍而言沒有絕對優勢,且對方指揮官鄭洞國中將也是抗日名將,指揮能力不俗,東野在持續進攻收效不大的情况下,選擇了不再强攻,轉而對長春進行圍困,以减少傷亡。
那麼怎麼不用同樣的管道圍困錦州呢?因為長春的地理條件允許我們使用靈活的戰術,錦州卻不行,不光要强攻,更要速戰速決不惜代價。打長春,東北敵人要增援鄭洞國難度極大,因為長春處於國民黨軍在東北3個據點的中部,三座都市本身就自身難保,大舉增援只是妄想。而錦州不同,本身是東北的南大門,華北剿總17兵團、海路方向、東北剿總第9兵團都可支援,這樣一個城池想圍困是不現實的,只有快速打下這一條路。
為了快速攻佔錦州,東北野戰軍調動了炮兵縱隊幾乎全部主力,僅榴彈炮、山野炮就超過500門,加上迫擊炮等武器達到近1000門。直到後來的天津戰役爆發前,這都是解放戰爭我軍使用的最大規模炮兵部隊。除了重武器保障,我軍步兵兵力方面直接攻城的部隊就超過25萬人,遠遠超出了攻打長春時的水准。這還不算阻援部隊,如果論錦州戰役總兵力,則在40萬人以上。所以並不是範漢傑部隊不經打,而是志在必得的東野大軍太強悍。事實上範漢傑部少有官兵投降,前後造成了東野2萬餘人的攻城傷亡數位。指揮官範漢傑中將本人也被俘虜,關押至1960年,而長春守將鄭洞國並沒有被關押改造,遼沈戰役後就獲得了自由。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