甯古塔在清初可謂赫赫有名。凡是因反抗清廷統治的政治犯,或觸犯刑律等原因遭受懲處的其它犯人,往往都會因皇上的一句“發往甯古塔與披甲人為奴,永世不得入關”,而成為甯古塔的流人。
(甯古塔遺址)
所以,清朝犯人聞寧古塔色變。只要是被發配甯古塔的人,雖未直接判處死刑,但離死也差不離了。他們往往不是死在去甯古塔的路上,就是永遠也別想再回來。
就連清初大才子吳兆騫,也曾因順治十四年的科場案而無辜遭累,被遣往甯古塔。臨行前,他的好友,也是著名詩人的吳偉業,做訣別詩相送:“人生千里與萬裏,黯然銷魂別而已。君獨何為至於此,山非山兮水非水。”
一句“山非山兮水非水”,就將甯古塔的可怕和偏僻描寫得入木三分。
那麼,甯古塔究竟在什麼地方呢?
甯古塔,其實並非是像字面意思那樣,是一座塔名,而是一個地名。具體位置在黑龍江省牡丹江中游,圖們江以北,烏蘇里江以東。
關於甯古塔,歷史文獻中有新舊兩地之說,新城在今天的甯古市所在地甯安鎮,而舊城則指的是黑龍江省海林市海浪河邊的長汀鎮古城村。
甯古塔最早見諸史料,是《清太祖實錄》上的記載:“上命巴圖魯額亦都率兵千人,往東海渥集部之那木都魯、綏芬、甯古塔、尼馬察四路”。
明末清初人張縉彥在《寧古塔山水記》中對它也做了詳盡的描述:“甯古塔者,奇勢怪狀,如鼻、如口、如耳、如丫、如人、如鳥之狀。”
甯古塔地名是怎麼來的呢?
在滿語中,“甯古”表示數位“六”,“塔”就是漢字“個”的意思,所以“甯古塔”翻譯為漢文就是“六個”。
關於甯古塔地名的由來,被發配到此地的吳兆騫之子吳桭臣在《寧古塔紀略》中明確說明:“相傳昔有兄弟六個,各占一方,其言‘甯古塔’,猶華言‘六個’也。”
還有一比特甯古塔流人楊越之子楊賓,曾兩次跋涉千里去往甯古塔探親,在他的《柳邊紀略》中,也對甯古塔做了類似的描述:“甯古塔之名不知始於何時。甯古者漢言六,塔者漢言個”。
甯古塔究竟有多可怕呢?為何犯人都寧死不去呢?
(清朝帶枷的囚犯)
一、甯古塔遠離中原,是邊塞苦寒之地。
王家禎在《研堂見聞雜錄》寫到:“甯古塔,在遼東極北,去京七、八千裏。其地重冰積雪,非複世界,中國人亦無至其地者。”
這麼遠的路程,如果輕裝出行,脚力好的人徒步前行,也得4個月的時間,更何况重枷在身的流人,至少得花上半年。如果是舉家遭徙,攜妻帶子,其困難程度更是無比艱辛。
吳兆騫在前往甯古塔的路上,就曾這樣描述路途的艱辛:“山野相錯,或繼或續,無日不行山水間,亦無日不行風雨間。”他於當年閏三月從京城出發,至七月才抵達甯古塔,足可見路途之遠。
正是由於路程遙遠,很多人在半道上就病死餓死了,有的人被野獸吃掉,還有的人被餓極了的其他人分而食之,無數人在這漫漫長路上成為了孤魂野鬼。
即便是僥倖活著到達了甯古塔,等待他們的仍然是“魔鬼地獄”。
二、甯古塔氣候寒冷,環境惡劣。
當時甯古塔的氣候,類似於西伯利亞。《吉林通志》中記載:“是時甯古塔,號荒徼,人迹罕到,出塞渡湍江,越穹嶺,萬木排立,仰不見天。亂石斷冰,與老樹根相蟠互,不受馬蹄。朔風狂吹,雪花如掌,异鳥怪獸,叢哭林嗥,行者起踣期間,或僵馬上。”
清人徐釚在他的《南州草堂集》中,也對甯古塔有生動的描述:“甯古塔垂二十餘年,白草黃沙,冰天雪窖,脚之李淩、蘇武,猶覺顛連困厄也。”
(甯古塔的披甲人)
三、甯古塔犯人從事繁重的苦力勞動。
流人達到甯古塔後,等待他們的,除了惡劣的環境外,還有繁重的苦差和奴役生活。這些人都會被安插在各旗之中,要麼在官府裏做苦役,要麼給披甲人為奴。
當差的流人,常年食不果腹衣不蔽體,面黃肌瘦,一年到頭都在勞作。要麼種田,要麼打闈、燒碳,沒有半刻空閒日子。每到種田之日,五更而起,黃昏而散。每個犯人名下要糧十二石、草三百束、猪一百斤、炭一百斤、蘆一百束等。
而為奴的流人,則更為淒慘。既沒有人生自由,也沒有半點尊嚴,主人可以任意剝奪他們的生命而不受懲罰。即便是犯人的後代,也沒法擺脫為奴的厄運,世代都將是披甲人的奴隸。
囙此,那些不堪忍受折磨的流人,往往冒著殺頭的風險也要逃跑。據《清史稿》記載,“黑龍江、甯古塔等處發遣人犯,逃者甚眾”。在清初,逃離甯古塔的犯人達一半左右,很多人寧願逃入深山餓死凍死,也不願在此為奴。
當然,也有極少部分流人的處境稍微好過些,特別是那些才高八斗的文人,或者是一些官宦和紳士犯人,或者是有名氣、有才華、學識出眾或社會地位特殊的流人,往往會受到當地官吏和百姓的敬重。吳兆騫就被甯古塔將軍巴海聘為家庭教師,專門教授他的兩個兒子讀書。
當然,這些人畢竟是極少數幸運兒,大多數流人的處境還是極為悲慘的。
(參考資料:《清實錄》《清史稿》《寧古塔紀略》等)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