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代,誰是戰略高手?

陕西 79℃ 0
摘要:曹操和劉備這兩個人的戰畧水准。你可以先在自己心裡掂量一下,他們倆誰的戰畧水准比較高?我們來看一個具體的例子,就是漢中。但是,你一看漢中的省級歸屬呢?在古代的技術條件下,更是難上加難。回到三國時候,劉備佔據了四川以後,很快就出兵和曹操爭奪漢中。好了,到了雙方較量戰畧眼光的時候了。這種主動的戰畧放弃,正顯示出曹操是一等一的戰畧大師。否則,就是戰畧能力不好。

曹操和劉備這兩個人的戰畧水准。你可以先在自己心裡掂量一下,他們倆誰的戰畧水准比較高?

排序是,曹操比劉備高。為什麼這麼說?我們來看一個具體的例子,就是漢中。

漢中,這個地方很有意思。如果你不是當地人,或者是對歷史地理有深入瞭解的人,通常會覺得困惑。你看這個名字:漢中,顧名思義,那是漢水的發源地。漢水,很容易讓人想起長江流域,在南方。

但是,你一看漢中的省級歸屬呢?是陝西省。這又是一個典型的北方省份,讓人聯想起西安、延安這些北方地名。但是在真實的地理上呢?漢中又和四川同在一個地理單元,這又是西部。你看,這漢中一個地方,和北部、南部、西部都能扯上了關係和聯想。那為什麼會是這樣呢?

原來,漢中和西安所在的關中平原,中間隔了一個秦嶺。漢中和成都所在的四川盆地呢?中間隔了一個大巴山。你別看都是山。大巴山雖然也不好走,但比起秦嶺來,翻越要容易得多。秦嶺不但險峻,而且東西綿延1500公里,南北寬100-150公里,面積很大,穿越非常困難。在古代的技術條件下,更是難上加難。

回到三國時候,劉備佔據了四川以後,很快就出兵和曹操爭奪漢中。當時漢中被張魯佔據。曹操和劉備,都有機會佔據漢中。好了,到了雙方較量戰畧眼光的時候了。

以曹操的軍力,打敗劉備,佔據漢中,也挺難,但是拼了老命可以做到。更有利的條件是,張魯選擇了向曹操而不是向劉備投降。看起來,曹魏佔據漢中,簡直就是順理成章水到渠成。

可曹操偏偏沒這麼幹。他接受了張魯的歸降,但把張魯一家人接到了中原。不僅如此,還把漢中的群眾也大量帶了過來。曹操戰略性放弃了漢中。

放弃唾手可得的漢中,看起來,曹操簡直是在冒傻氣。佔據了漢中,南下攻擊四川,很容易。放弃漢中,隔著個秦嶺,再想攻擊四川,可就難了。曹操這是咋想的?

這種主動的戰畧放弃,正顯示出曹操是一等一的戰畧大師。

漢末的戰亂,破壞性非常大。曹魏的實力雖然在三國中最强,但也沒强到哪裡去,尤其是赤壁之戰之後,它還在恢復期。主動出擊佔領四川的條件還差得遠。既然如此,如果佔據漢中,只能是給自己新增一個重大負擔,要翻越秦嶺給漢中駐軍運送糧草。而且,就算費了老大勁把糧草運過去了,也還是要面臨劉備隨時會進攻的危險。

曹操主動放弃漢中,讓劉備去佔據。劉備要想翻越秦嶺來進攻,千里迢迢翻山越嶺運糧草的苦活兒,就落到劉備頭上了。這時,險峻的秦嶺,成了曹操的一個大助手。既然如此,把漢中讓給劉備才是最優選擇。當然,不能讓給劉備一個富饒的漢中,所以,曹操才會把漢中的群眾都撤到自己這邊來。讓劉備佔據空蕩蕩的漢中去吧。

當然,對劉備這方面來說,沒得選擇,必須佔據漢中,否則四川北邊門戶大開,夜不能寐。劉備這次進攻漢中時留下一句話:男子當戰,女子當運。男的都去打仗,女的後勤保障,意思就是有多大勁使多大勁,拼了老命也要拿下漢中。

當然,咱們不能說,囙此就說明曹操的戰畧水准就比劉備高。為啥?因為劉備沒得選。劉備值得被責備的,是另外一個選擇,那就是定都成都。

你想,劉備要從漢中進攻曹魏,要翻越秦嶺,是非常困難的。但是劉備還有另外一個選擇,就是從東方的荊州,向北攻擊河南。當年,諸葛亮給劉備出主意的那篇著名的《隆中對》裏不就寫了嗎?“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這段話,說的就是劉備有兩條戰畧進攻路線選擇,一條從荊州向北進攻、一條從漢中向北進攻。荊州這條更可行。

當然,你可能會說,關羽後來不是大意失了荊州嗎?後面這條路線不存在了啊。對,但是劉備定都成都是在關羽失掉荊州之前。定都成都,本身就是問題。

那他當年應該定在哪兒?應該定都重慶。成都在四川盆地深處。定都成都,再把漢中拿下,意思就是靠著秦嶺的屏障過小日子,不打算出來殺伐征戰了。

而重慶是四川東邊的出口,從三峽出來就是荊州。定都重慶,才可以有效地協調東出荊州和從漢中北上這兩條線。

這個協調,有兩層意思。一個是實際的戰術上的影響。

如果當年劉備定都重慶。那麼對關羽在荊州的行動,就會有更大的影響和支持,關羽就未必能丟掉荊州。即使丟了,也可能馬上能奪回來,因為距離大本營近。這是一個影響。第二個影響呢?是心理上的。

對比一下就知道了。抗戰的時候,國民政府被迫退守四川,當時也是面臨成都和重慶兩個選擇。那應該定都在哪裡呢?表面看當時成都的安全環境要明顯優於重慶,城市基礎設施也更好,但是,蔣介石還是决定遷都重慶,哪怕囙此要承受更多的敵機轟炸,也在所不惜。

為啥?把重心放在重慶,就是在保持戰鬥態勢,向外界表明决不放弃,一有機會,就要沖出來和敵人血戰到底。而定都成都,就等於向世人表明,不打算再打了,想要偏安一隅苟且偷生了。

雖然歷史不能假設,但是我們能想像:劉備定都成都,尤其是接班人諸葛亮在成都紮根之後,整個蜀漢政權的衝突結構就變了。主要衝突再也不是蜀漢和曹魏的衝突,而是外來戶劉備集團和本地益州四川集團之間的衝突。後來諸葛亮六出祁山,薑維九伐中原,看起來是對外作戰,但是很大程度上的意圖也是在處理內部衝突。

明眼人都知道,這個時候的蜀漢政權對外抗衡中原,已經不可能了。宋代的蘇洵不就說嘛:“諸葛孔明弃荊州而就西蜀,吾知其無能為也。”諸葛亮放弃荊州而紮根四川,我就知道他沒有什麼戲了。

從這個意義上,我們才說劉備和諸葛亮的戰畧水准,明顯低於主動放弃漢中的曹操。

所以你看,戰畧能力是啥?加迪斯的那個定義,所謂戰畧能力就是你的目標和能力的平衡。你有一個目標,如果你做的事,你對資源的匹配管道和這個目標一致,這就是戰畧能力好。否則,就是戰畧能力不好。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