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大灣區哥哥”請吃飯的培正中學港澳生,他們有故事

广东 81℃ 0
摘要:近日,芒果TV全新綜藝《大灣仔的夜》開播,在第一集的節目中,預告了廣州市培正中學一群學生與大灣區哥哥大合唱、吃“大排檔”的片段。在11月初,大灣區哥哥一行人在培正中學和學生們踢波過招的路透也在社交平臺刷屏。越秀區學校那麼多,為什麼培正中學的學生會獨有機會與大灣區哥哥互動交流呢?這裡,就要說說關於培正中學港澳班的故事了!

近日,芒果TV全新綜藝《大灣仔的夜》開播,在第一集的節目中,預告了廣州市培正中學一群學生與大灣區哥哥大合唱、吃“大排檔”的片段。在11月初,大灣區哥哥一行人在培正中學和學生們踢波過招的路透也在社交平臺刷屏。越秀區學校那麼多,為什麼培正中學的學生會獨有機會與大灣區哥哥互動交流呢?這裡,就要說說關於培正中學港澳班的故事了!

綜藝《大灣仔的夜》節目截圖

回味錄製

“吃了小春哥做的魚蛋、天華哥的猪排飯”合唱《真的愛你》

“是你多麼溫馨的目光,教我堅毅望著前路,叮囑我跌倒不應放弃,沒法解釋怎可報盡親恩,愛意寬大是無限,請准我說聲真的愛你……”今年9月,“新使命·大未來”灣區青年說故事會現場,廣州市培正中學初一港澳子弟班的孩子們用粵語歌曲表達對祖國母親的感恩和祝福。

班上澳門籍學生胡珀瑋、胡珀誠是一對雙胞胎兄弟他們也是合唱隊中的一員。前段時間,他倆獲邀參加了《大灣仔的夜》的錄製,當晚他們和“大灣區的哥哥”再次合唱了這首粵語金曲《真的愛你》。至今,胡珀瑋、胡珀誠兄弟倆還在回味大灣區哥哥做的菜,“我們品嘗了小春哥做的魚蛋,吃了天華哥做的猪排飯,又跟漢文哥交流……”,當然這群“哥哥”從年齡上來說,應該算是伯伯叔叔輩了。

澳門籍學生胡珀瑋、胡珀誠在培正中學初一港澳子弟班學習。

胡珀瑋、胡珀誠兩兄弟告訴南都記者,因為父母的工作原因,他們在出生後沒多久,就跟隨父母來到廣州生活,他們都表示,在廣州的學習和生活都非常順利,和同學們相處很融洽。“我們就是正常交朋友,沒有港澳、內地之分。”同班的穗籍學生史卓鑫說:“雖然我在港澳班,但我不是港澳生,可是我們班就是一個集體,我們相處就是像一個大家庭,互幫互助,和睦相處。”

港澳班緣起

全市港澳子弟班3年前試點培正獨具優勢

20世紀30年代,廣州培正中學的校友就在香港、澳門建立了分校,具有開辦港澳子弟班的良好基礎,如今學校一直與香港、澳門的培正中學保持著密切的來往。隨著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加速推進,越來越多的港澳人士將到大灣區工作和生活。因應新的形勢,廣州市積極為港澳籍適齡兒童青少年在穗就讀提供多元化且有質量的基礎教育公共服務,自2019年起試點開辦港澳子弟班,現全市共有6個區9所學校開設港澳子弟班。

2019年,廣州市培正中學設立全國首批公辦性質“港澳子弟班”,現時初一、初二、初三各有一個港澳班,每個班有穗港澳學生50名左右,其中約一半是港澳子弟。

廣州市培正中學初二年級的港澳子弟班

特色教學

“兩文三語”助港澳子弟適應內地學習

港澳子弟班跟普通班的學習內容會不會有不一樣呢?據介紹,“港澳子弟班”的課程順應港澳“兩文三語”的教學模式,協助港澳籍學生儘快適應內地教育。教學以普通話、簡體字為主,粵語、正體字為輔,重視和加强英語教學,幫助學生更好地轉化兩地的教學環境,更快習慣內地的閱讀和書寫模式。

小學在香港林村公立黃福鑾紀念學校就讀吳卓琳,現在培中初二港澳子弟班上學,參加各類徵文比賽有佳績。

讀於初二港澳子弟班香港籍學生吳卓琳,小學在香港林村公立黃福鑾紀念學校就讀,因為父母工作的原因,去年六月跟著父母一起過來廣州生活。吳卓琳說,在香港讀書,校內自由支配的時間會有一些,而在廣州這邊學習節奏會緊張一些,剛開始,在寫字和普通話方面有些不習慣,但老師和同學都會幫助她。“在我不會寫(簡體)字的時候,老師會教我怎麼寫,在學習普通話的方面,也有很多同學會幫助我。”在老師和同學的幫助下,吳卓琳也很快適應了內地的學習生活,普通話越發流利。同時,她還積極參加各種徵文活動,取得過一等獎的佳績。

培正初二港澳子弟班的班主任羅瀟婷老師告訴南都記者,學校在學生入學後會安排一些課程,比如星期三下午的綜合性學習,港澳生會編成一個班,由語文、英語、道德與法治,還有歷史老師共同備課,設定一些與內地課程接軌的適應性課程。“我是語文老師,就會側重在語言文字方面給他們做一些過渡,讓他們熟識簡體字跟正體字之間的轉換。”

廣州市培正中學初一年級的港澳子弟班

南都記者瞭解到,培正中學還為“港澳子弟班”的學生提供了學習幫扶和心理輔導工作,幫助港澳學生跟緊內地教學進度,疏導他們的心理壓力。初三港澳子弟班的班主任張朝煒老師介紹,“我們的課程對比香港的課程難度和廣度會更高一些,港澳子弟在學習過程中一定是有困難的,所以我們配備的老師會專門針對這部分同學進行幫扶,定期做心理上的引導,使他們學科上能够儘快的跟上班級平均水準。”

據介紹,不少港澳生的家長都給予良好的迴響,他們感受到孩子們能很快融入校園生活,紛紛為老師點贊。

文化浸潤

學鳴鳩琴、學民俗豐富的課外活動感受傳統文化

為了辦好港澳子弟班,培正中學通過日常教學以及組織各類交流參訪活動,讓港澳子弟班的同學們廣泛接觸、瞭解中華傳統優秀文化。

張朝煒老師向南都記者介紹,培正中學在“港澳子弟班”開設傳統文化專項課程,培養學生家國情懷,傳播中華傳統的優秀文化,將國家認同、民族自豪、文化自信的種子從小播種在港澳籍學生心中。據介紹,傳統文化課程內容包括中國的禮儀文化、節慶文化、飲食文化、建築文化等等,“傳統節日當天,學校會利視頻、文字等管道為同學們展示傳統文化和禮儀,我們也非常重視學生日常言語、行動、著裝上的禮儀,我們希望將傳統文化落實到日常生活中,然後潜移默化的影響他們。”

培中初二港澳子弟班學生羅振翔對學校課外小組活動如數家珍。

初二港澳子弟班學生羅振翔此次也參加了《大灣仔的夜》節目錄製,也和“大灣區的哥哥”合唱了粵語金曲《真的愛你》。他說:“哥哥們說以後母親節的時候,我們可以唱給母親聽,表達對母親的感恩和愛意。”

“很榮幸學校能讓我們港澳生去參加這些課外多元化的活動。”羅振翔告訴南都記者,港澳班週三有一些課外小組的活動,“有時候是粵語學習,有時候是練習正體字,或者是做英文演講和角色扮演。”

培正中學“崇社”建社大會的班級大合唱上,初一港澳子弟班的同學們帶著民族樂器鳴鳩琴出場,為班級合唱曲目《少年中國說》伴奏。

廣州市培正中學澳門籍學生胡珀瑋(右)、胡珀誠(左)和穗籍學生史卓鑫一同彈奏鳴鳩琴

11月22日,培正中學“崇社”建社大會的班級大合唱上,初一港澳子弟班的同學們帶著一把民族樂器鳴鳩琴出場,為班級合唱曲目《少年中國說》伴奏,新奇的樂器瞬間吸引了全場的目光,初一港澳班的同學介紹,“我們班從上上周開始學習鳴鳩琴,雖說鳴鳩琴跟尤克裏裏有一點像,但是尤克裏裏是西方樂器,而鳴鳩琴是我們中國樂器,所以我們學習這個樂器,傳揚中國文化,保持愛國思想。”粵港澳同學互相切磋,互相學習,用琴聲和歌聲的美妙合鳴贏得了雷鳴般的掌聲。

統籌:遊曼妮采寫:南都記者葉斯茗實習生陳樂穎

攝影/視頻:南都記者吳佳琳實習生謝琳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