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我市創新優化不動產登記服務方便企業和羣衆辦事作為國務院第八次大督查發現的地方典型經驗,受到國務院辦公廳通報表揚。“民有恆產”“夢圓安居”是百姓最樸素的願望。在不動產登記中,常常遇到各種難題——歷史遺留房屋沒有產權證怎麼辦?房屋配套過戶手續繁瑣如何解决?身在异地,不動產登記何時不再往返奔波……天津聚焦羣衆“急難愁盼”問題,創新招法,打通堵點,讓改革跑出“加速度”。
兜“老事”——不怕羣衆“佔便宜”
歷史遺留房屋產權證問題,時間跨度長、情况複雜,信訪衝突多,羣衆期盼解决訴求强烈。“解决歷史遺留問題以穩定大局為重,以群眾利益為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把百姓的“煩心事”掛在心上,將其作為民生大事來抓。
經過近三年努力,我市已經解决了近30萬戶羣衆歷史遺留產權辦證問題,但仍有部分房屋由於情况特別複雜,或用地、規劃手續缺失,或土地出讓金欠繳、開發主體滅失,沒有登記辦證,留下的都是難啃的硬骨頭。
天津在黨史學習教育中,本著不怕讓羣衆“佔便宜”的理念,製定了加快解决歷史遺留項目不動產登記問題的具體意見,接續推進解决歷史遺留房屋產權辦證問題,扎扎實實為羣衆解難題、辦實事。
市規劃資源局副局長張志強說:“我們在推進歷史遺留產權辦證工作中,堅持‘尊重歷史、面對現實、實事求是’的原則,由規劃資源部門統籌,集合發改、住建、消防等部門和區政府合力,打破常規、創新舉措,對項目逐個進行分析研究,分類施策製定解決方案,最大限度簡化程式,以釘釘子的精神,堅決打贏這場殲滅戰。”
今年以來,我市又為竹新苑、悅盛裏等項目的6萬餘戶羣衆解决了產權證問題,把期盼已久的不動產權證書送到羣衆手中。小小一本證,解了民憂,暖了人心。這些房屋有了 “身份證”,入市交易價值大幅提升,羣衆財產權益得到了有力保障。
解“煩事”——“兩通辦”羣衆不再折返跑
我市不動產登記部門有一句不成文的口號“羣衆需求到哪裡,不動產登記服務就延伸到哪裡”。在不動產登記改革中,我市聚焦羣衆“急難愁盼”問題,打通縱、橫向服務通道,通過“一網通”體系實現不動產登記服務跨領域、跨區域拓展。
今年以來,我市依託不動產登記資訊系統,通過資訊數據聯動、共亯開放,推動不動產登記服務向其他公共服務事項擴展,在去年實現全市域供電聯動過戶的基礎上,今年在市內六區、濱海新區實現了供水、供氣、供熱聯動過戶,全面實現房屋過戶與水、電、氣、熱配套設施聯動變更,並將逐步覆蓋全市域,讓羣衆真正“零跑腿”。
身在外地,不動產登記需要往返奔波,有沒有便捷的辦法?不動產登記部門直面問題謀對策,讓數據“跑步”,服務加速。通過對不動產登記用戶端“津心登”App服務功能進行升級改造,接入自然資源部“一窗受理”服務平臺,在商品房預售、抵押涉及的不動產預告登記、抵押登記、登記資料查詢業務方面,為羣衆提供异地網上申請、査詢服務,實現不動產登記業務“跨省通辦”,避免了羣衆折返跑。
與此同時,不動產登記繼續加擋提速。全市各類不動產登記辦結時限由“0、3、5”工作日壓縮至“0、1、3”,同時做到轉移登記、抗告登記、查封登記、App登記業務45分鐘內辦結,實現“立等可取”。
創“新事”——“三同步”增添營商環境重磅砝碼
通過不斷創新工作方法,縮短業務“跑道”,我市不動產登記工作實現多個“首次”,一步步推動著改革的深化和突破,以全新作為擦亮天津營商環境的金字招牌。
據市規劃資源局登記處一級調研員張曉潔介紹,為了有效疏解新建商品房不動產權證書辦理時間長的問題,今年天津推出了交房交地交證“三同步”的改革新舉措。“這項便民惠企舉措一經推出,就得到了企業積極回應。”張曉潔說,“我們通過服務前置、優化流程、業務協同和資料共用,在企業的配合下,首批69個開發企業、86個商品房項目納入‘交房即交證’範圍,涉及購房羣衆近5萬人。截至目前,已有10個項目、2220戶羣衆在收房當天拿到產權證,為羣衆後續辦理落戶、子女入學、銀行貸款等一系列與房產有關的問題提供了便利。今年7月1日,不動產登記‘交地即交證’也在濱海新區落地,為企業節約了大量時間和資金成本,促進項目早開工早建設,讓更多羣衆儘早入住新居。”
此外,我市持續深化不動產登記“互聯網+”服務,不動產登記證書電子化全面上線,在城建、金融、教育等全市政務服務領域共亯共用。隨著一項項改革舉措落地,津城百姓的生活正在發生著深層次的變化。
“這次獲得國務院督察表揚是對我市不動產登記工作的充分肯定,也是對我市積極探索創新不動產登記改革舉措的鼓勵和鞭策,為天津優化營商環境添了重磅砝碼。”張志強說,“通過創新優化不動產登記服務,不斷拓展了羣衆辦事更方便、行政效率更高、社會矛盾更少的多贏局面。在全國營商環境評估中,天津‘登記財產’名額已連續兩年被列為全國標杆。從率先改革到不斷突破,我們將力爭讓不動產登記‘天津經驗’繼續領跑全國。”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