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受豪雨、山勢坡陡惡劣環境影響,4名遇難人員的遺體經過2天1夜才運至哀牢山,並移交給了昆明自然資源綜合調查中心,逝者安息。
圍繞遇難人員的死因在網絡上引發了大量討論,現在討論最多的是機械羅盤,理由是哀牢山上有磁力紊亂現象,導致羅盤產生了錯誤指引,他們實際一直圍繞臨時營地轉圈,未踏出區域半步!
一比特曾經從事地質工作的人士透露,原因並不一定是機械羅盤遇到磁場紊亂。
先介紹一些機械羅盤,地質勘探人員叫它地質羅盤。地質羅盤又名“袖珍經緯儀”,與放大鏡、地質錘被老一輩地質工作者親切地稱為“地質三寶”。地質羅盤由指針、長方形水準器、斜側指針、圓形水準器、磁鍼制動器、制動杠杆及玻璃蓋等部分組成,當然有些地質羅盤更加複雜,擁有更多的功能。
地質羅盤工作原理簡單地講,它“取材於”我國古代的指南針,區別是它除了指明方向外,還能量測岩層、地質體在三維空間中角度和朝向等一些基礎且重要的地質參數。相比現代電子方向儀,地質羅盤具有牢固性、穩定性方面的優勢,且不需要電池、耐持久,所以在帶有電子導航的情况下,也會攜帶一個地質羅盤備用。
1954年我國川藏公路、青藏公路相繼通車,沿途塌方、雪崩、泥石流頻繁發生,而且還要穿越14座大山、8個斷裂帶,各種自然灾害一股腦湧來!辨別方向、地質勘探全靠小巧的地質羅盤,在兩路通建過程中功不可沒,所以在兩路通車的百年信物上就印了一個地質羅盤。1959年國產地質羅盤在北京下線,為我國後來幾十年工程建設立下了汗馬功勞。
那麼為何有從事地質工作的人為何懷疑問題可能不是地質羅盤呢?因為在野外環境複雜,為獲得更精准的地理位置,戶外工作人員更偏向於用北斗、GPS或掌上機,雖然它有時訊號不太穩定。
現在地質羅盤的指向功能被大幅弱化,甚至一年半載不用一次,主要用來測岩層產狀。地質羅盤和其他工具放在一起,導致它的指向功能可能已經發生偏差,但往往不清楚、不知道,所以當再次使用時可能一開始就是一個壞了的地質羅盤。當然,也不能完全排除哀牢山特殊的地質結果引發的磁場紊亂,干擾地質羅盤辨識方向。
失去了指引而原地打轉?4名地質工作人員迷失方向後,為何又遇難了呢?目前有3種推測,一個是雷擊,一個是失溫,也可能兩種因素都有。
先說雷擊。11月14日起哀牢山周圍就開始下雨,時不時還會降大雨。從救援人員發現的丟棄的雨衣碎片證明他們遭受了降雨。令人惋惜的是,他們穿戴的雨衣竟是網店上銷售的便宜貨,一件僅5毛錢!
《國家地理》雜誌公佈的數據是,全世界每年死於雷擊的人數約2000人,其中印度和非洲是高發期。有專家表示,這一數位被嚴重低估,真實數位可能要翻幾番。
再回到雷擊。大部分人認為,當雷擊到大樹、建築物或其他導體上時,電流由上而下傳遞,然後就結束了。其實不然,雷擊後電流著地後會向四周擴散,並延伸一段距離,要知道地表的雨水是導體!這也是為何我們在下雨天要遠離大樹的原因,而且是越遠越好。但對於4名地質人員,在雨天有限時間內是不可能躲開的,何况周圍都是樹、都是雨水!
某雷擊
從現時得到的資訊而言,他們身上沒有外傷,顯然沒有受到猛獸襲擊,且3名人員的距離較近。另一名可能沒有受到雷擊,所以又拼盡全力尋找出路,只是也不幸遇難。有工作人員遇難之前剝光了上衣,並露出微笑,這是失溫的典型表現。那麼是不是受到輕微雷擊而癱倒在地不能移動呢?
再說失溫。哀牢山白天溫度在20℃左右,晚上降至7度,要知道當天他們遇到了大雨,全身濕透了,當時的氣溫必然大幅度小於往常。所以在迷失方向、極度饑餓、勞累的情况下,一旦倒下就很難再站起來了。走長途的人都聽過這樣一句話:可以稍微休息一會,但千萬別長時間休息,因為你很難再起來!
4名地質工作人員在低溫環境下,大概率發生了失溫,就如上文所述的他們有的面帶微笑。失溫一般指人體熱量流失大於熱量供給,造成人體的覈心區溫度驟降,並產生一系列寒戰、迷茫、心肺功能衰竭等症狀,最終造成人死亡。其中體溫降至32℃~35℃是輕度失溫。
體溫降至28℃~32℃是中度失溫,表現為肌肉不協調、行動遲緩。體溫降至大約28℃以下是重度失溫,人開始說話困難、思維遲鈍,心率過快或心房纖維性顫動直至死亡。
為何面帶笑容?是因為失溫狀態下,大腦中樞失去了對機體的控制能力,體內溫熱的血液湧向體表,這時給人溫暖、舒適的感覺,並開始脫衣服、露出笑容。當然,這僅僅是一種推測,4名地質工作人員為何遇難?他們經歷了什麼,還需要專業人士做進一步調查。
原創:老高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