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家國情懷,情緒共鳴
NO.1《長津湖》(2021)
56.95億元人民幣(含預售)
NO.2《戰狼2》(2017)
56.945億元人民幣
NO.3《你好,李煥英》(2021)
54.14億元人民幣
《長津湖》是主旋律電影創新發展中的一部標杆作品。受疫情影響,該片從暑期檔跳檔至國慶檔。抗美援朝戰爭中的長津湖之戰异常慘烈,該片藝術還原了70多年前的這場立國之戰,在家國情懷的助推下成為市場上的大贏家。這部電影的續篇《長津湖之水門橋》正在製作中,《長津湖》系列能否拿下百億票房,成為中國電影市場的新懸念。
電影《長津湖》(2021)劇照。(資料圖/圖)
2017年暑期檔電影《戰狼2》曾以56.945億元人民幣票房佔據中國影史票房冠軍位置四年多,如今回想,“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從《戰狼》延續到《戰狼2》的這句solgan,成為托舉該片登頂中國電影票房榜的基石。《戰狼2》在高品質大場面的動作戲之外,片中的情感高潮,是吳京用胳膊揮舞國旗帶領同胞通過國外危險區的那一刻。《戰狼2》將中國電影單片票房提升至50億+行列,為樸素的愛國情感提供了民望數據。半年後的2018年春節檔電影《紅海行動》能够實現票房逆襲,遵循的也是《戰狼2》的成功規律,愛國情懷+主旋律+商業類型(現代化軍事硬核戰爭片)。
《你好,李煥英》能進入票房榜前三,讓人始料未及,因為它既不具備票房排名前兩位的電影那般的愛國情懷,也不像緊隨其後的《哪吒之魔童降世》將動畫電影票房提升到與真人電影比肩的地比特,或者《流浪地球》對國產科幻電影的里程碑意義。《你好,李煥英》的逆襲,像是將原本的基礎款通過各種加分項做成了爆款,它為行業內帶來的象徵性意義在於,只要足够真誠和用心,觀眾會用口碑助力佳作取得票房奇迹。
該片前半段的搞笑與後半段真相大白後的溫情呈現,讓全片達到笑中帶淚的喜劇效果,這契合了後疫情時代觀眾對於家庭觀念的重視和審視。雖然首執導筒、非科班出身的賈玲在導演技法上並非上乘,但勝在用最打動人的親情喚起觀眾的共鳴。
總結《長津湖》《戰狼2》《你好,李煥英》在市場上成功的共同内容,可以參考中國香港導演王晶2021年在訪談中提到的一個詞——情緒。愛國情懷、母女親情,都是能引發普遍情緒共鳴的主題。
美國——科幻為殼,戰爭為核
NO.1《星球大戰7:原力覺醒》(2015)
9.36億美元
NO.2《複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2019)
8.58億美元
NO.3《阿凡達》(2009)
7.6億美元
從美國本土票房三甲來看,科幻片是當之無愧的王者,三部影片也都被貼上了鮮明的美國精神標籤。就外在而言,說明美國電影對於未來的探索和超群的想像力與本土觀眾最易產生共鳴;就內在而言,美國的政治、經濟意圖以及在所謂“正義”旗幟下宣揚的美國精神是這些科幻電影的立足點與內核。
電影《星球大戰7:原力覺醒》(2015)劇照。(資料圖/圖)
《星球大戰》系列在美國上映具有不亞於任何一個節日的狂歡效應。2017年4月13日,奧蘭多星戰40周年慶典現場,5萬多名影迷從世界各地趕來慶祝。在《星球大戰前傳3》上映十周年後,《星球大戰7:原力覺醒》姍姍來遲時,連時任美國總統奧巴馬都在一年一度的年終記者會上提前“下班”,理由是“OK,我得趕去看‘星戰’了!”2016年,總統候選人希拉莉在民主黨辯論中,以“星戰”名句“願原力與你同在”作為自己的拉票結語。事實上,“星戰”對政治的“輻射”早在冷戰後期,從美國總統裏根1980年代打造的“星球大戰計畫”便可見一斑。
“星戰7”能有此威力,原因在於它是美國文化的一個超級IP,從喬治·盧卡斯攜首部《星球大戰》於1977年公映開始,便作為“人類電影史上最强的系列電影”,至今已有四十餘年的跨度。它不但讓科幻片從此成為荷里活的主流類型之一,更對全球電影工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視覺奇觀的打造為電影這一造夢的藝術披上無可替代的華麗外衣。盧卡斯影業總裁凱瑟琳·肯尼迪說:“星戰是一種宗教,是一個家庭,是我們無處不在的價值觀。”顯然,對於價值觀的認同是美國觀眾將《星球大戰7》推向本土票房排行榜榜首的關鍵。
《複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的成功與《星球大戰7》類似,也是一種文化現象。《複仇者聯盟4》是漫威自《鋼鐵俠》開始佈局十年的超級英雄系列的終結,是影響一代人的青春記憶,也可看作21世紀的《星球大戰》。與票房排行榜前兩位的影片都是靠系列電影積累觀眾引發票房爆發不同的是,詹姆斯·卡梅隆的《阿凡達》是具有“開天闢地”特點的存在,其宏大的宇宙觀和極端工業化可能帶來的後果更像一個寓言,同時這部影片也正式開啟了3D電影的全球化時代,具有里程碑意義。
除卻科幻的外衣,這三部電影的共同點還有戰爭。一向以崇尚民主自由自居的美國,透過電影展現出彰顯美國力量、信奉叢林法則的戰爭思維,且在美國觀眾中引起强烈的共鳴,這無疑是值得深思的現象。
日本——動畫電影,一騎絕塵
NO.1《鬼滅之刃:無限列車篇》(2020)
403.2億日元
NO.2《千與千尋》(2001)
316.8億日元
NO.3《你的名字》(2016)
250.3億日元
日本本土電影排行榜可謂獨樹一幟,前五位全部被動畫電影佔據,這在其他國家是不可想像的。然而,日本動畫電影壓倒真人電影又在意料之中,畢竟動漫產業是日本國民經濟的支柱行業之一,動畫電影擁有極為廣泛的觀眾基礎,動畫片在電影界的地位自然舉足輕重。即便迪士尼動畫風靡全球,但在日本,更有親近感的本土動畫才是日本觀眾的最愛。
2001年吉蔔力工作室出品的《千與千尋》是日本第一部票房突破300億日元的電影,也是宮崎駿在全球範圍內的“封神”之作,不但斬獲奧斯卡、安妮獎最佳動畫長片,更是唯一一部拿到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的動畫電影。這部帶有隱喻、講述一個女孩在絕境中成長的動畫電影,勵志、感人且美好,從中不難看出日本匠人精神的堅守。宮崎駿不以市場為圭臬,在傳統文化的基礎上,以創新的形式深耕作品的思想性和藝術性,最終在本土掀起觀影狂潮。
電影《鬼滅之刃劇場版無限列車篇》(2020)劇照。(資料圖/圖)
該片在日本票房冠軍的位置上坐了長達19年,直到2020年的《鬼滅之刃:無限列車篇》將其超越。後來居上的《鬼滅之刃》漫畫原作於2016年2月至2020年5月在《周刊少年跳躍》上連載,漫畫版累計銷量突破1億册。故事背景設定在大正時代食人鬼棲息的世界,賣炭少年炭治郎因家人慘遭鬼殺害,不得已帶著變成鬼卻留有意識的妹妹開始了討伐鬼的旅程。該片電影劇場版走的是日本最常見的漫畫、TV動畫、動畫電影的三級跳路線,依託前兩者積累起的觀眾基礎,在動畫電影上映時發揮巨大作用,從而攫取高票房,擴大IP影響。《鬼滅之刃》的風格為全年齡層都可接受的“熱血漫”,在受疫情影響的2020年公映,該風格一定程度上振奮了觀眾低迷的情緒,所以收穫熱捧。
創下票房排名第三佳績的是被輿論視為宮崎駿接班人的新海誠,他的《你的名字。》以唯美真實的畫風著稱,圍繞少年與少女互換身體的奇緣展開,在幻想和現實之間穿梭,卻醞釀出不亞於真人電影的充沛情感。校園題材的青春動畫本就是日本動漫產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美到極致的《你的名字。》可謂該系列的集大成者,成為現象級爆款也是對其品質的肯定。
日本動畫對觀眾的影響是全方位的,日本動畫電影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創作之路,種類、形式、題材等方面日趨精細化,形成完善的創作與傳播體系。正因日本動漫產業在受眾培育方面的良苦用心,才成就動畫電影在日本電影票房的霸榜地位。
韓國——類型電影,多點開花
NO.1《極限職業》(2019)
1396億韓元
NO.2《鳴梁海戰》(2014)
1357億韓元
NO.3《與神同行:罪與罰》(2017)
1167億韓元
電影《極限職業》(2019)劇照。(資料圖/圖)
現時的韓國本土電影票房榜冠軍是2019年公映的《極限職業》,這部警匪犯罪喜劇的製作成本,與票房排名第二比特的《鳴梁海戰》、第三位的《與神同行》動輒200億韓元的成本相比,少了不止一半,但它硬是以小博大,成功登頂。該片講述遭遇解散危機的刑警五人組為掀翻犯罪組織而偽裝開了一家炸雞店,誰料炸雞店一躍成為美食店而引發一系列搞笑故事。表面看這是一部無厘頭喜劇,實則講述小人物被逼入絕境,憑藉小宇宙爆發柳暗花明又一村,這一層荒凉的底色才是讓觀眾笑中帶淚、感同身受、引發共情的關鍵所在。就一部商業類型片來說,影片嚴格按照類型敘事,每一個笑點都能與觀眾同頻共振,完美迎合當下觀眾釋放壓力的觀影需求,也是它的成功為後來的商業片帶來的啟示。
《鳴梁海戰》是典型的韓國主旋律電影,該片根據真實歷史戰爭事件改編,講述了朝鮮名將、抗倭英雄李舜臣率領12艘板屋船,擊敗數十倍於自己的日軍水師的傳奇故事。無疑,這部歷史戰爭影片從題材和類型上看,與民族精神契合度高,能够點燃觀眾的愛國情懷和民族自豪感。時任韓國總統樸槿惠親去觀影、國防部長率領整個部隊系統幾萬名官兵集體觀看、百名韓星聯名力薦……加上好口碑帶來的長尾現象,最終使《鳴梁海戰》成為“每一個韓國人都應該看的‘國民電影’”,該片觀影人次高達1700餘萬,基本上每三個韓國人中就有一比特去影院觀看了這部愛國電影。愛國熱情和背後支撐的民族主義是《鳴梁海戰》在本土票房空前成功的內因。
《與神同行:罪與罰》是由河正宇與車太賢連袂主演的奇幻片,根據同名漫畫改編,講述人死後49天在七層地獄接受審判的內容。作為商業大製作的典範,該片劇情感人、特效驚人、創意新穎、包裝時尚、演技線上,蘊含滿滿的正能量,打通全年齡層受眾,是有裏有面有反思的商業片,也是代表韓國電影工業先進水準的裏程碑之作。該片是票房三甲中唯一一部以系列電影姿態亮相的大片,第二部已於2018年公映,第三、四部也已官宣製作。
綜合來看,韓國的票房三甲呈現多元化面貌,犯罪喜劇片《極限職業》、歷史戰爭片《鳴梁海戰》、奇幻劇情片《與神同行》,題材類型迥異,也說明韓國電影市場滿足了不同類型的觀影需求。
俄羅斯——唯“敵人”和喜劇不可辜負
NO.1《絕殺慕尼黑》(2017)
5390萬美元
NO.2《斯大林格勒》(2013)
5203萬美元
NO.3《命運的捉弄2》(2007)
5000萬美元
如果讀者瞭解俄羅斯電影票房排行榜的前兩部影片的背景,大概會忍俊不禁,因為它們完美契合戰鬥民族的“血性”,排名第一的《絕殺慕尼黑》是奧運會上對壘美國隊的體育片,排名第二的《斯大林格勒》是二戰對抗德軍保家衛國的戰爭片。
電影《絕殺慕尼黑》(2017)劇照。(資料圖/圖)
《絕殺慕尼黑》根據體育歷史上著名的真實事件改編,講述了1972年慕尼克奧運會男子籃球決賽中,前蘇聯籃球隊打敗保持了36年全勝紀錄的美國隊的傳奇故事。結合當時的冷戰背景,便知這場體育賽場上沒有硝煙的戰爭會如何提振前蘇聯群眾士氣。影片憑藉高超的拍攝技法和剪輯節奏,呈現戰鬥民族與生俱來的精神氣質。為了個人夢想和國家榮譽而拼殺到最後一秒,加上競技類比賽自帶的燃點,讓觀眾看得激情澎湃,助力《絕殺慕尼黑》一舉拿下30億盧布,奠定俄羅斯影史票房霸主地位。
戰爭片一直是前蘇聯和俄羅斯電影的強項,票房榜上出現一部戰爭片實乃意料之中。
斯大林格勒戰役是二戰轉捩點之一,也是展現蘇聯紅軍浴血奮戰的不二之選。影史上有多部展現該戰役的鴻篇巨制,其中以1989年蘇聯版《斯大林格勒大血戰》和1993年德國版《决戰斯大林格勒》口碑最佳,慘烈是這場戰役的基調,在此之上,蘇聯版重點展現戰士們英勇不屈,德國版則反思戰爭對人性的摧殘。有珠玉在前的這兩版,2017年俄羅斯版的《斯大林格勒》難免被拿來做比較,新版是俄羅斯第一部IMAX 3D巨幕影片,視覺效果無疑更震撼,導演奧多爾·邦達爾丘克希望觀眾獲得置身於宏大戰爭場面的真實感受。影片中蘇軍和德軍的兩條故事線索互相交織,試圖通過描繪人性的掙扎來反映戰爭的殘酷。一經上映,該片就取得不可思議的口碑和票房,並代表俄羅斯入圍2014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評選。
有意思的是,《斯大林格勒》在2013年站上票房冠軍寶座時,被它取代的是2007年上映的喜劇愛情片《命運的捉弄2》,如果再往前追溯,會發現,《斯大林格勒》導演奧多爾·邦達爾丘克和《命運的捉弄2》導演提莫·貝克曼貝托夫在輪流重繪俄羅斯電影票房紀錄,這種你追我趕的“瑜亮情結”也在一步步助推俄羅斯國產電影票房芝麻開花節節高。《命運的捉弄2》講述一對感情不睦的夫妻,兩人的兒女分別與他們前男友、前女友的兒女談戀愛的故事。它能位列票房前三甲,必須要感謝1975年公映的《命運的捉弄》,這部極具國民性的愛情喜劇用歡喜冤家模式成為前蘇聯跨年夜不見不散的賀歲片,影片中對生活的熱愛,對普通人細微的觀察,都讓觀眾極其受用。三十餘年後,作為續集出現的《命運的捉弄2》背靠大樹好乘涼,儘管口碑無法與前作相媲美,但憑藉IP超高的國民度和上佳的戲劇衝突,依然躋身票房榜三甲。
俄羅斯電影票房榜折射出戰鬥民族的觀影偏好,他們對敵人零容忍,對自己人笑哈哈,怎一個愛恨分明了得。
南方週末特約撰稿張方方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