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又跑出一隻科幻獨角獸:估值70億

安徽 88℃ 0
摘要:中國第一隻量子計算獨角獸誕生了。不久前,合肥本源量子計算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被授予2021年度合肥高新區獨角獸企業。成立剛滿四年,本源量子迄今已經完成多輪融資,估值已達70億元。站在本源量子背後,是一比特70後中國科大教授——郭國平。正因如此,合肥已經成為國內名副其實的“量子中心”。

圖I量子大道

中國第一隻量子計算獨角獸誕生了。

不久前,合肥本源量子計算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簡稱“本源量子”)被授予2021年度合肥高新區獨角獸企業。成立剛滿四年,本源量子迄今已經完成多輪融資,估值已達70億元。

站在本源量子背後,是一比特70後中國科大教授——郭國平。1977年,郭國平出生在江西南昌,大學期間開始對量子科技感興趣。在很長一段時間,國內量子計算領域無人問津,他埋頭深耕多年成為了一比特領軍科學家。2017年,郭國平與國內量子信息學專家郭光燦在合肥高新區創立了本源量子。

殊不知,本源量子總部所處的合肥高新區就有一條“量子大道”,短短幾百米的街道上坐落著國盾量子、國儀量子、本源量子、中創為量子等一系列知名公司,中科大高材生雲集。正因如此,合肥已經成為國內名副其實的“量子中心”。

今年以來,量子科技賽道迎來久違的爆發。高瓴也首次出手量子科技賽道,投了一比特中科大90後的公司——國儀量子。有VC忍不住感歎:“這一條前沿賽道激動人心,才剛剛開始”。

70後科學家創業

中科大實驗室走出一隻罕見獨角獸

這究竟是一家什麼樣的公司?

官網顯示,成立於2017年的本源量子是由中國量子計算行業領軍人物中科院院士郭光燦、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郭國平領銜創立,總部位於合肥高新區。作為本源量子的創始人之一和首席科學家,郭國平與量子科技結緣的故事要從上世紀90年代講起。

1977年出生在江西南昌的郭國平,於1996年考入位於合肥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大二那年,他接觸到著名量子資訊學家郭光燦的研究團隊,開始學習量子光學,從事量子通信及量子資訊器件研究。

碩博期間,郭國平一直在中國科大學習量子光學,從事量子保密通信及量子資訊器件的研究工作。2005年,憑藉量子通信方面的科研成果,郭國平獲得中科院院長特別獎,同年取得中國科大博士學位,並留校工作。

隨後,他做了一個別人都無法理解的决定:放弃已經做出成果的量子通信,改做量子計算。“當時的量子計算在國內的研究基礎近乎空白,與先發國家差距巨大,而且研究不僅費錢,還難以出論文。儘管如此,令我作出决定的重要原因是,量子計算對國家太重要了。”郭國平曾分享過背後原因。

此後十餘年,郭國平一直在量子計算領域辛勤耕耘,曾在2010年和2016年連續兩次作為首席科學家負責國家重大研究計畫“量子晶片”項目,成為目前我國電晶體量子晶片研究領域的領軍科學家。

到了2015年左右,IBM、穀歌等國外大型科技公司開始進入量子計算領域,而國內的量子計算還停留在學校的研究階段,產業發展剛起步。彼時,很多早期畢業的博士生根本找不到做量子計算的公司,面臨著“畢業即失業”的窘境。2017年,郭國平决定走出象牙塔,在合肥創辦了本源量子。

憑藉著地緣優勢和强大的團隊背景,成立當年,本源量子在種子輪就引入來自合肥高新區的投資方合肥高投和哈工大,隨後也獲得了知名硬科技VC機构中科創星的青睞。今年1月,本源量子完成數億元A輪融資,投資方主要為政府基金,由中網投領投,國新基金,中金祺智、建銀國際、成都產投等跟投。

短短四年,創始團隊從最開始的10餘人發展到上百人,研發人員占比超過75%,研究生學歷人才超40%。在產品落地方面,本源量子在量子電腦、量子晶片、量子測控、量子軟件、量子雲領域均有部署,並在2020年9月上線了“悟源”超導量子電腦雲平臺。據介紹,該平臺已有企業用戶上百家,也已獲得多個量子電腦整機及軟硬體銷售合同。

合肥,坐擁一條几百米的“量子大道”

高瓴首次出手了

合肥誕生首個量子計算獨角獸,並非偶然。

合肥高新區,有一條雲飛路一直被稱作“量子大道”。這條僅有幾百米的街道上,密佈了20多家量子科技企業。在這裡,更是跑出了量子科技第一股——國盾量子。資料顯示,國盾量子是以潘建偉院士團隊實用化量子通信技術為基礎,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發起組建的中國第一家從事量子資訊技術產業化的企業。

作為國盾量子的靈魂人物,潘建偉於1970年出生在浙江東陽一個普通家庭。自小學習成績優异的他,在獲得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理論物理學士和碩士學位後,繼續到維也納大學攻讀博士學位,師從量子力學世界級大師塞林格。自此,他徹底迷上了量子力學,並許下了“在中國建一個世界一流的量子光學實驗室”的願望。

2001年,學有所成的潘建偉從奧地利回國,在中國科大籌建實驗室、組建研究團隊。兩年後,在潘建偉的帶領下,該團隊首次成功實現了自由量子隱形形態的傳輸。2009年,潘建偉帶領著彭承志等人在合肥高新區成立了安徽量子通信技術有限公司,即後來的國盾量子。

創立之初,國盾量子的創業團隊只有十幾個人,包括時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的潘建偉及其學生彭承志、趙勇等。在合肥高新區“留學人員創業園”內的一間小小辦公室裏,國內最早從事量子保密通信產業化的企業逐漸成長起來

從2010年,國盾量子參與建設全球首個規模化量子通信網絡“合肥城域量子通信試驗示範網”,2013年開始為世界首條千公里級別量子保密通信“京滬幹線”提供量子產品和技術服務,到2020年中國團隊實現的500公里量級真實環境光纖的相位匹配量子金鑰分發(PM-QKD),國盾量子產業化發展也碩果累累。

歷時十二載,國盾量子終於在去年7月登入科創板,是中國量子科技領域首家A股上市企業。上市首日,公司發行價36.18元,股價大漲923.91%,盤中一度暴漲1002.82%,重繪了A股首日漲幅新紀錄。截至11月19日收盤,該公司股價為178.54,已是發行價的4倍多,市值超140億。

同樣從合肥高新區量子大道走出來的,還有另一家藝員企業——國儀量子。這是從中國科大中國科學院微觀磁共振重點實驗室出來的創業公司,以量子精密量測為覈心業務,在高端科學儀器、關鍵覈心器件的研製領域有著十多年的經驗。

你可能不知道,國儀量子的掌門人是一比特90後創業者賀羽。他在中科大上少年班時期,便立志一定要“為國造儀”。2016年,博士在讀的賀羽同樣選擇在合肥高新區創建了國儀量子,隨後得到了VC/PE們的青睞。今年1月,該公司官宣了數億元B輪融資,高瓴創投領投,同創偉業、基石資本、招商證券跟投。

據悉,這是高齡首次佈局量子科技賽道。事實上,高瓴在不止一個場合提到了國儀量子,並點明了這家公司成長背後策略:從量子精密量測和量子計算出發,深入國產高端儀器這一“卡脖子”環節,從而實現國產替代。

此外,合肥高新區還擁有國科量子、中創為量子等主營量子科技企業,量子關聯企業20餘家,全區直接從事量子領域的科研人員數達600人,近3年累計在國際一流期刊中發表論文達151篇,居全球首比特。另外,合肥市量子資訊產業相關專利占全國12.1%,排名僅次於北京,位居全國第二,這些知識產權均集中於合肥高新區“量子中心”。

他們為何都來自合肥?合肥高新區相關工作人員曾解釋過:“合肥作為中國量子科技的搖籃和發源地,在這裡彙聚了中國量子領域最頂尖的科學家和工程師。量子中心坐落在合肥高新區,緊鄰國家量子實驗室,這裡也集聚了中國最好的一批量子科技企業,正從量子科學高地向量子產業高地發展。”

今年,量子科技火了

VC/PE大舉殺入科學無人區

透過合肥,我們可以一窺量子科技賽道的盛况。

量子,是最小的不可分割的基本物理組織。在大多數人眼裡,量子科技仍是一個十分神秘的概念。實際上,大家的日常生活早已離不開量子科技:很多銀行以及證券、期貨、基金等金融機構在資料中心備份和網銀實时轉帳等環節開始引入量子通信技術;密碼分析、氣象預報、石油勘探、藥物設計等領域更是離不開量子計算和量子精密量測……

尤其在今年,“量子資訊”一詞首次出現在“十四五規劃”及政府工作報告中,國家在量子資訊科學(量子通信,量子計算,量子量測等領域)上的投入將持續新增,並將大力支持相關企業的發展。在此背景下,量子科技賽道急速躥紅。

據研究機構統計,2021年前10個月全球量子科技公司共計完成34筆融資,金額達28億美元(合計人民幣178億),是2020年10億美元融資的2.8倍,其中量子計算公司融資近20億美元。

這一年,關注量子科技賽道的投資人忙壞了:創業者剛剛成立公司,投資人就開始馬不停蹄看項目。包括紅杉中國、高瓴創投、君聯資本、鼎暉投資、中科創星、聯想之星等在內的數十家VC/PE,都將目光投向這個科學“無人區”。

正如你所見,很多公司都在今年完成了多輪融資。今年11月,國內首家光量子計算公司圖靈量子宣佈完成數億元Pre-A輪融資,由君聯資本領投,中芯聚源、琥珀資本、交大菡源基金等資方跟投。該輪融資是圖靈量子今年以來獲得的第二筆融資,早在今年5月初,圖靈量子已宣佈獲得近億元的天使輪融資。

作為量子計算領域藝員項目,玻色量子接連兩個月官宣兩筆融資——6月,完成天使輪投資,由點亮伯恩資本領投;7月,完成了天使+輪融資,由元和資本領投,多家機构跟投。

不僅如此,還有量子科技公司開始IPO征程。今年2月,量子科技產業化應用服務商“中創為量子”接受國泰君安證券的上市輔導,擬到科創板上市。如果一切順利,該公司有望成為繼國盾量子之後,第二家在科創板上市的量子科技股。

這是一片廣闊的藍海。根據最新發佈的《2021量子計算技術創新與趨勢展望》報告顯示,量子計算有望在10-15年內實現商用,預計量子計算的商用元年在2030年左右。預計2030年全球量子計算市場規模將達到140.1億美元,並以30%左右的增速平緩上漲,至2035年預計會達到489.7億美元的量子計算市場規模。

高瓴創投軟件與硬科技負責人黃立明曾直言,“以‘第二次量子革命’為代表的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興起;君聯資本董事總經理範奇暉此前也談到:“量子計算未來將會對眾多行業產生深遠影響,甚至帶來顛覆性的變革。在全球範圍內已有多家創業公司以及大公司相繼入場,隨著市場化公司的參與度越來越高,將加快量子計算從實驗室到市場應用的行程。”

更為關鍵的是,量子科技具有重要的戰畧地位。“這是一項對傳統計算體系產生衝擊、進行重構的重大顛覆性技術創新,是關係到國家戰畧的關鍵性科技,也是各國必爭之地。”一比特關注前沿科技的北京VC投資人透露,團隊調研發現我國量子資訊領域儲備了一批世界級的選手。

但毫無疑問,這是一場持久戰。正如郭國平教授所感歎:“現時只是萬里長征走了一小步,還有很多問題有待突破和解决,我們能做的就是踏實耕耘,莫問前程,努力推進量子科技領域的科技研發。”科學家攜手投資人,踏上這一趟未知的旅程。

- END -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