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安徽省南京市”這一詞彙持續佔據熱搜——
因為南京當地法院在“一紙判决”中,錯將自己所在的江蘇省寫成安徽省,引來大批網友圍觀,熱評更戲稱“法官把南京判給了安徽省”。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
乍一看,這是一個技術性差錯。
當然,在“技術性差錯”橫飛的今天,見多識廣的網友們,早已見怪不怪。
譬如,之前南京防疫部門發佈公告時,“張冠李戴”將張家界所在省份寫成湖北,在網友“熱情”關注下,不得不出來走兩步,鄭重其事地將張家界“歸還”給了湖南。
然鹅,彤掌櫃仔細查了查發現,“安徽省南京市”這事兒,在判決書上屬於“慣犯”啊!
一開始,就有較真兒網友上網查找,果然“安徽省南京市”的類似錯誤說法,一抓一大把。為防止數據被改動,有人還第一時間“截圖”存證。
更有網友表示,自己查到了50多條類似錯誤,“安徽省南京市”判決書批量產生,不排除是最初的範本出現錯誤,“複製粘貼”之下,才有了後續問題。
實際上早在2018年,最高人民法院專門下發《關於全面提昇裁判文書質量切實防止低級錯誤反複發生的緊急通知》,旨在切實提升裁判文書質量。
措施中就包含,要大力推廣裁判文書智慧糾錯軟件的安裝和應用;要求各高級人民法院組織對承辦的已上網裁判文書進行全面篩查;建立完善裁判文書質量管控長效機制等。
“安徽省南京市”的法院在這個技術性差錯上“掛科”,讓人們對原本嚴肅的判決書產生了質疑,並被段子手們調侃,委實不妥。
看來,法院也得像媒體一樣,需要一支專業的“校對”力量啊!
有網友感歎,如果是外地人弄錯也就罷了,怎麼南京本地的法院還會搞錯?
難道,這就是所謂的“身在曹營心在漢”?
合肥(現如今,真正的安徽省省會)(呵呵,內心戲):你是拿我霸都(合肥戲稱)開玩笑嗎?欲取而代之,你禮貌嗎?
此言差矣。
其實,就在其他省份的網友看熱鬧之時,不少瞭解南京與安徽淵源的網友,已經開始“考古”。
原來,南京不僅是六朝古都,還是三省省會。
“安徽省南京市”背後,還藏著一個你不知道的“徽京”——
因為在歷史上,南京確確實實曾經做過安徽省的省會。
所謂的三省省會,就是指南京做過江蘇省省會、安徽省省會、江南省省會。
學者們考據顯示,“從歷史層面看,南京位於江蘇省西南端,北西南三面被安徽省包圍,從明朝時期的南直隸到清朝時期的江南省,南京均位於蘇皖之中。
康熙六年(1667年),以江南右布政使司為江蘇布政使司,駐蘇州府;以江南左布政使司為安徽布政使司,駐江寧府(今南京市),直到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安徽布政使司才移駐安慶,江蘇布政使司移駐南京。
所以從經濟、民政的角度講,南京是安徽省的省會,蘇州是江蘇省的省會毫無違和感。但是南京和蘇州靠得太近了,清朝統治者感到不放心,折開江南省為江蘇省和安徽省的本來目的就是要分離政治中心和經濟中心……”
你看這個差錯,從現在來看,是不是還得怪當年的皇帝“一拍大腿”。
也正囙此,“徽京”這個詞彙,始終暗含著一股子鄉愁,在南京這個“六朝古都”的背影之後,時不時拿來讓網友唏噓感歎一番,也在情理之中。
當年的“徽京”回不去了,現在的“徽京”又何去何從?
如今在“徽京”的百度百科裏,多了這樣幾段解讀——
“從地緣的角度來看,南京緊鄰安徽的位置决定了南京天然能够同時吸引江蘇和安徽兩省人口的流入;從國家發展的角度來看,南京擔負著帶動和輻射周邊都市的職能和責任。
2010年6月,國務院發佈《長江三角洲地區區域規劃》,國務院在規劃中明確將南京規劃定位為長三角輻射帶動中西部地區發展的重要門戶都市。
2021年2月,國家發展改革委關於同意南京都市圈發展規劃的復函發佈,這是中國第一個由國家發改委正式批復規劃的都市圈,從國家層面確定了南京跨省發展的方向。”
彤掌櫃深諳,
補完課,網友們大概率就只記得錯誤答案了
——
所以,“安徽省南京市”,你學廢了嗎?
新黃河用戶端記者:陳彤彤編輯:孫菲菲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