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牢山4名地質調查員不幸遇難,如何避免在野外失聯?

云南 81℃ 0
摘要:中國地質調查局昆明自然資源綜合調查中心4名地質調查員在雲南哀牢山開展野外作業失聯一事牽動各方關注。11月22日午間,羊城晚報記者從雲南省鎮沅縣有關部門獲悉,經全力搜救,4人已全部找到,均已不幸遇難。現時,地質調查員遇難原因還在深入調查中。11月21日18時33分,搜救指揮部接到搜救人員報告,在哀牢山玉溪市新平縣水塘鎮,調查樣地東南方向直線距離1.85公里處發現3名失聯人員,已無生命體征。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李妹妍

中國地質調查局昆明自然資源綜合調查中心4名地質調查員在雲南哀牢山開展野外作業失聯一事牽動各方關注。11月22日午間,羊城晚報記者從雲南省鎮沅縣有關部門獲悉,經全力搜救,4人已全部找到,均已不幸遇難。

現時,地質調查員遇難原因還在深入調查中。除了此次專業人員遇難的悲劇之外,近年來見諸報端的驢友遇險新聞也給我們敲響了戶外安全的警鐘。對此,廣東佛山鳳梨救援隊隊長王治勇提醒,不管是野外專業工作還是戶外運動,都要提前做好“功課”,尤其是線路安排和物資準備,時刻緊繃安全這根弦。

搜救人員/受訪者提供

進山為開展森林資源調查

11月21日18時33分,搜救指揮部接到搜救人員報告,在哀牢山玉溪市新平縣水塘鎮,調查樣地東南方向直線距離1.85公里處發現3名失聯人員,已無生命體征。指揮部接報後,立即安排在附近搜救的救援隊伍6支56人進行接應,並在距發現失聯人員地點直線距離3.58公里的老鷹塘設定接應點。

首批救援隊於11月22日0時32分到達發現地點,迅速將3名失聯人員遺體向接應點轉移。同時,以發現地點為中心向四周對第4名失聯人員開展地毯式蒐索,11月22日8時32分,發現第4名失聯人員,已無生命體征。據在現場的國家山嶽救援昆明大隊隊員描述,根據目測,4名遇難者衣冠較為完整,也沒有被野獸侵害的迹象。相關原因正在深入調查中。

現時公開的資訊顯示,這4名人員為中國地質調查局昆明自然資源綜合調查中心地質調查員,此次進山為開展森林資源調查。11月13日,4名地質調查員從普洱市鎮沅縣者東鎮樟盆村徒步進入哀牢山腹地,按照計畫,他們將翻過山脈到達玉溪市新平縣完成預定任務,並於13日下午或14日上午下山。

但這4人並未在計畫時間內下山。據瞭解,他們最後一次跟外界聯系是在11月13日12時59分,沒有跟隨幾人進山的司機等到11月15日,仍未見到幾人下山,於是向有關部門報告了4人失聯的情况。

據雲南哀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鎮沅管護局局長王鴻東介紹,4名地質調查員最大的32歲,最小的25歲,都曾在部隊服役。失聯時4人穿著衝鋒衣,攜帶一次性雨衣、定位設備、測繪工具、工兵鏟以及約一天半的口糧。

值得注意的是,為對森林樣地進行測算統計,4人還各自攜帶了一臺RTK(實时差分定位)設備。一名救援人員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介紹,RTK是一種能在野外實时得到釐米級定位精度的測量方法。只要按下設備上的按鈕,救援人員就能够根據衛星系統傳回的數據找到4人所在的位置。但從11月14日開始直至找到他們的遺體,這4人從未打開過RTK設備,囙此救援人員難以迅速找到他們的準確定位。

累計投入救援人員8000餘人次

由於失聯地帶毗鄰玉溪市新平縣,接到失聯報告後,普洱市和玉溪市分別成立救援指揮部,組織專業救援力量和當地幹部群眾全力搜救。據瞭解,8天的搜救過程累計投入專業救援人員和當地幹部群眾8000餘人次,分別在哀牢山普洱鎮沅縣一側片區、玉溪市新平縣一側片區、楚雄州雙柏縣一側片區和哀牢山山脊線區域開展拉網式、地毯式蒐索。

鎮沅縣常務副縣長、搜救指揮部常務副指揮長張兆輝表示,失聯的4名地質調查員在哀牢山腹地覈心區域,山陡林密,還有山崖、溝壑,地形複雜;此外搜救路線距離較遠,從山脚前往蒐索區域需爬山約4小時,搜救人員往返駐地耗時較長,行進補給困難。

救援面臨的難題還不止於此。普洱市森林消防支隊滅火救援指揮部副部長陳鵬介紹,當地晝夜溫差較大,白天溫度能達二十攝氏度左右,夜間只有七八攝氏度。即使不下雨,樹上的植被也會滴水,行進過程中全身都會濕透,“林中能見度15米左右,還會與狗熊等野生動物近距離相遇。”

在救援的前幾天,搜救人員主要圍繞失聯人員遺落的巧克力、飲料等證據線索進行搜尋,但是並沒有效果。11月19日,指揮部調整了救援方案,重點搜尋懸崖峭壁、涵洞等區域。

11月20日,3支重裝穿越救援組共24人攜帶5天的補給和裝備,翻越哀牢山向新平縣方向蒐索前進。當天,在對失聯隊員簡易宿營窩棚的下游方向進行地毯式蒐索後,搜救人員發現了失聯人員排泄的糞便和雨衣碎片。經過比對和失聯組織的駕駛員進行確認,確認這件雨衣就是由失聯人員攜帶的物資。

根據這一發現,11月21日,搜救人員加强發現雨衣碎片地區周邊的蒐索力度。

最新發現在21日晚間傳來。18時33分,一支救援突擊隊在2號補給點附近發現3人線索,隨後在空中無人機熱成像下發現了報告座標處疑似3名失聯人員的影像。24時,在熱成像定位下,最後1名失聯人員在前面3人周邊的一個陡坎下方發現。指揮部最終確認,4人均已不幸遇難。

如何避免在野外失聯?

救援專家:前進的時候就要想好撤離的路線

4名地質調查員究竟是怎麼遇難的?相關原因仍正在深入調查中,但有山地救援專家分析認為,如果失聯人員遺體沒有外傷,可能面臨的最危險的情况是失溫與脫水。

“失溫是指在比較極端的天氣情況下,如潮濕寒冷大風天氣下,身體產熱的速度趕不上熱量遺失的速度,導致覈心的體溫下降。”廣東佛山鳳梨救援隊隊長王治勇曾有多次山地救援經驗,他告訴羊城晚報記者,失溫初期會覺得很冷,如手脚不自主抖動,中期會出現意識不清楚,動作不協調,後期可能造成意識喪失,昏迷甚至死亡。

王治勇表示,避免在野外失聯,最重要的是做足準備,尤其是線路安排和物資準備,“出發之前先看天氣,帶好各種防護用具和應急物資,比如藥品、手電筒、指南針等,如果晝夜溫差大還要帶上禦寒的衣物”。

他向記者介紹以往森林火灾的救援經驗:在小組搜尋的時候,隊伍要專門安排一個人沿路在關鍵位置做記號,比如在每一個路口系上紅色塑胶袋等,一旦發生意外情况需要緊急撤離,他們就能沿著紅色塑胶袋的方向迅速離開,“前進的時候就要想好撤離的路線”。

在野外遇到險情需要求救時應該怎麼辦呢?王治勇建議,團隊出行時不能走散是基本原則,應第一時間撥打119、110或其他救援電話尋求幫助,同時可以利用指南針、GPS接收器等進行定位,讓救援人員更易發現。

“考慮到體能消耗,野外帶太多裝備也不現實,這個時候建議大家可以帶一些氣球。”王治勇提醒,一旦在野外迷路,可以在顯眼位置系上氣球,方便搜救人員搜尋到具體位置,“不是那麼寒冷的情况下,也可以把衣服撕爛作為繩子留下標記;或者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生火冒煙發出求救訊號”。

他特別提醒,在野外遇到險情,一定不要盲目呼救,要注意保存體力,“在地震救援中,判斷底下有沒有被困者有一個通常的做法,就是貼近水泥地面敲擊三下,下麵如果有人就會回敲。在山地救援中,如果遇險者體能消耗很厲害,話都說不出來,可以來回晃動身邊的植物,救援人員一下子就可以發現你”。(更多新聞資訊,請關注羊城派pai.ycwb.com)

來源|羊城晚報•羊城派

責編|梁澤銘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