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壇教父“啃老本”丟人?

娛樂明星 103℃ 0
摘要:羅大佑,一個響徹華語樂壇的名字。他所創作的歌曲影響了幾代人,其中的經典曲目至今還廣為流傳,被無數“後輩”歌手所翻唱。憑閱歷、憑功力、憑資歷以及創作力,羅大佑在方方面面也確實堪當“華語歌壇教父”之名。沒錯,對於一大批聽眾而言,羅大佑的作品不僅僅是歌曲那麼簡單,更多的是在譜寫生命與生活,隨著“光陰”的流逝,逐漸已經成為我們腦海中共同的美好的憧憬。換句話說,人家至少還有“老本兒”可吃。

“港臺歌手分兩種,一種是羅大佑,一種不是羅大佑。”

羅大佑,一個響徹華語樂壇的名字。他所創作的歌曲影響了幾代人,其中的經典曲目至今還廣為流傳,被無數“後輩”歌手所翻唱。

憑閱歷、憑功力、憑資歷以及創作力,羅大佑在方方面面也確實堪當“華語歌壇教父”之名。如果他自詡為第二,恐怕無人敢爭首位。

時間無法泯滅經典;經典也無法繞過時間。

《童年》《戀曲1980》《戀曲1990》《東方之珠》《光陰的故事》《故鄉》《你的樣子》《明天會更好》……太多我們耳熟能詳的歌曲都早已被傳唱為經典。

沒錯,對於一大批聽眾而言,羅大佑的作品不僅僅是歌曲那麼簡單,更多的是在譜寫生命與生活,隨著“光陰”的流逝,逐漸已經成為我們腦海中共同的美好的憧憬。

每當我們三五好友相聚,唱著他寫的歌,回憶著各自的青春,在歡笑和唏噓中,感悟著“光陰的故事”。

但是,對於新生代崛起的一波年輕人來說,羅大佑這樣的名字似乎也變得沒那麼的重要了。如今的年輕人都已經開始接受著新一波流行音樂的洗禮。

從《小蘋果》《最炫民族風》開始,速食文化般的網路歌曲愈發火爆,而現在各大短視頻平臺不知道啥時候就火一把的各種光怪陸離的神曲也層出不窮。

人們的審美貌似已發生著重大的改變,青年人的品味也已然愈發讓“老年人”看不懂了。

同是華語樂壇中流砥柱的另一比特大咖李宗盛,近些年來也時常在媒體平臺“抱怨”當下的音樂審美問題。

最著名的莫過於老李提出來的“猪食論”:你喂聽眾猪食,他就會變成猪。你喂他品味很差的歌,他就永遠品味差!

越是那些頂級的音樂人,嘔心瀝血有感而發的用心創作作品,卻越是無人問津。而越是那些“5分鐘能寫出10首”的神曲,卻越來越流行。

無論是從旋律、編曲,還是歌詞的深意內涵,都與過去的作品無法同日而語,但卻會迎合當下越來越多聽眾的喜好。

那些張口閉口離不開“愛了愛了”的口水歌,整個市場的接受度卻極高。試問,是時下所有事情都流行簡單粗暴了嗎?

無論李宗盛也好,還是羅大佑也罷,也許大家都想不明白,本來那個年代的流行音樂就被人稱為“速食文化”。

經過一大波諸如羅大佑這樣用心良苦、兢兢業業的藝人的不斷努力,而今,流行音樂卻已然發展成為“速食中的戰鬥餐”了!

眾所周知,羅大佑有一闕戀曲系列——《戀曲1980》《戀曲1990》和《戀曲2000》,前面兩首流傳甚廣,旋律出來幾乎人人都能跟著哼幾句。

大膽假設一下:羅大佑的戀曲系列如果一直寫到今天,變成《戀曲2020》將會怎樣?

很難想像它將怎樣呈現時下的流行律動以及直白到極點的歌詞。恐怕連羅大佑自己也不敢去設想吧。

前些年,羅大佑、李宗盛、周華健和張震嶽攢了一個“縱貫線”樂團,別問為什麼,問深了都是淚。

對於越來越難懂的音樂市場,幾比特樂壇巨匠都“最近比較煩”了,總覺得“鈔票一天比一天難賺”。一個人不好幹啊,票賣不動,開始組團“忽悠”人吧。

花一張票錢,讓你一下看四個人,這比看“獨角戲”可超值多了!這下該滿意了吧!

NO,市場給出了一個否定的答案。

雖然大家看到縱貫線巡演有著較高的上座率,但對於現在的年輕人而言,恐怕去看去聽縱貫線的還是“大爺欧巴桑”比較多。

眾所周知,縱貫線裏有一個看似“充數”的小張--張震嶽,許多人也鬧不明白,為啥小張會跟一群老頭搭幫?但是人家組合前期肯定是經過深思熟慮和市場分析的。

如果完全是四個“老頭子”的表演,恐怕就真的會失去年輕一代聽眾了,雖然這個比重也確實不大。

故此,老羅、老李兩位教父加上流行天王華健的陣容還不够,還得把小張拉入夥,除了情誼上的價值以外,更多考慮的是另一方面更實際的價值。

總而言之,無論縱貫線再怎麼賣力演出,無論哥幾個再怎樣吹拉彈唱無所不用其極,從觀眾年齡層比重以及品宣公知力度來說,他們的影響力,卻還是只停留在上世紀那些年代。可歎再美妙的旋律,也無法逾越“光陰”的鴻溝。

近年,隨著音樂真人秀綜藝類節目的迅速火爆,那個以前只是流行音樂精神層面的教父羅大佑,也開啟了現實中的娛樂節目導師模式。

坐在那些像王者一樣榮耀的轉椅上,西服革履地開始對後生小鮮肉們品頭論足。沒辦法,流行文化本身就是一種妥協,無論過去還是現在,無論生活還是音樂。

還好,我們的教父羅大佑接受節目邀請前期肯定是下了功夫,對節目也有著較為嚴格的要求。故此,呈現給我們的節目,還是保持著水準。

無論是原創還是翻唱,無論導師還是選手,大家對音樂的態度還是認真的,起碼比那些網絡上流行的洗腦神曲要强得多得多。

說到底,我們誰也逃不過“光陰的故事”,流行文化也受到時間更迭的不斷演化。如果說時間是環行,那麼我們這個世界所有的一切也都會是周而復始不斷輪回的。

流行的文化也一樣,任何事物發展到一個階段,一定是要“九九歸一”。我們周邊有很多元素都繞不過復古風潮,如服飾、美食、建築等等。而音樂更是逃不脫這樣的復古輪回。

所以,我們不用擔心那些我們所喜愛的歌手或者歌曲能否長久流傳下去,更不用擔心新生代缺少好音樂、好藝人。

經典的作品依舊會繼續傳承下去,亦或被“復古”後得以重生;諸如羅大佑這樣優秀的音樂人,也一定會放射光芒,脫穎而出的!

而如同羅大佑這樣的音樂人,即便開始向娛樂妥協,即便開始不停“吃老本兒”,也請不要指指點點。畢竟他帶給至少兩代人難以言錶的精神享受以及內心啟迪。

換句話說,人家至少還有“老本兒”可吃。到了這個年歲,任何的選擇都無可厚非,至少人家輝煌過!

無論我們,還是藝人本身,都不要太多的杞人憂天,讓一切順其自然就好。做我們喜歡做的事,聽自己愛聽的歌。音樂正如結交的摯友一樣,一生找到那麼幾個,不離不棄,常伴左右,幸矣,足矣!

感謝羅大佑等諸多優秀的音樂人給予我們的那些美好!用句流行的網路語言——對於事業,幹就完了;對於好音樂,聽就完了!

“童年”裏“你的樣子”依然美麗,我們都會在“光陰的故事”中成長與老去,但只要心底長存“戀曲”,一定使得“明天會更好”!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