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灑滿鄉村振興路——清潔能源為高品質發展添動力②

青海 63℃ 0
摘要:深秋,高原大地的陽光透過樹木凋零的枝幹,一縷縷地灑滿了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蘭縣察汗烏蘇鎮西河灘下村的農家院,村民楊老漢在院內來回悠閒的踱步,感受著陽光照耀在身上的溫暖。

  紅彤彤的枸杞點亮了鄉親們的致富夢。王震鵬馬秀鵬攝

深秋,高原大地的陽光透過樹木凋零的枝幹,一縷縷地灑滿了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蘭縣察汗烏蘇鎮西河灘下村的農家院,村民楊老漢在院內來回悠閒的踱步,感受著陽光照耀在身上的溫暖。

“曬曬太陽就能掙錢,沒想到這種好事能落到了我們村,如今村裡有了光伏產業,一想到陽光也能換錢,每天曬太陽時心裡感覺特別熱乎。”楊老漢拿出了自家空置的土地,作為光伏發電項目的建設用地。在這之前,楊老漢怎麼也想像不到,靠高原天吃上了“陽光飯”。

西河灘下村是一個純農業村,沒有任何集體產業,是個名副其實的“空殼村”。2018年7月,國網海西供電公司與西河灘下村結成幫扶對子,建立常態扶貧溝通機制。為了進一步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穩步推進鄉村振興工作,今年九月,國網海西供電公司與青海油田聯合實施西河灘下村分佈式光伏發電項目,總裝機容量129.15千瓦。

光伏發電作為清潔能源發展的“風向標”,與鄉村振興息息相關,是改變鄉村生態環境和人居環境的重要力量。西河灘下村分佈式光伏發電項目是海西地區首個作為村集體收益的光伏電站,採用單晶矽電池組件,分散逆變、自發自用餘額上網方案,預計年平均上網電量約20.02萬千瓦時,利用小時數1650小時。

海西供電公司行銷部農電管理專責董睿說:“這個項目建成投運後,將為西河灘下村帶來持續性20年收益,不僅解决了村裡的用電問題,還進一步發展了村集體經濟,形成持久創效的產業鏈,對新增就業崗位,響應清潔能源發展,都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也為都蘭縣構建安全、清潔、高效的綠色能源體系作出了積極貢獻。”

同時,太陽能發電等新能源在煤改電項目中的應用也越加廣泛,在距離西河灘下村200多公里外的諾木洪鄉,村民們享受到了“煤改電”帶來的“綠色紅利”,隨著電動隧道烘乾機的普遍使用,這裡走上了“以電代煤”促進枸杞產業發展的“致富通道”。

枸杞制幹,放在以前是件頭疼事。諾木洪枸杞烘乾廠負責人鄭顯民說:“傳統煤爐烘乾爐體溫度不好把控,溫度過高,果實乾癟甚至果皮發黑,溫度過低,果實易發黴。煤爐燃燒每天耗煤110千克,烘乾枸杞約60至70千克,效率低,還需要人工不停倒換,煤炭燃燒也污染了環境。”

如今,採用電烘乾更能節約時間和成本。電烘乾枸杞只需27小時,應不同客戶要求可使枸杞水分含量减少為7%—12%,煤烘乾必需進行兩次烘乾而且水分含量最低極限只能到12%,每烘乾一斤枸杞,電烘乾比煤烘乾節約成本0.5元。

“現在枸杞使用電烘乾以後,我們不用擔心天氣,只要枸杞成熟,就能隨時採摘、隨時烘乾,而且枸杞制幹環境更好、質量更佳,價格自然也就上漲了。”鄭顯民說。

“以電代煤”不僅做到了清潔能源,還能為當地鄉村振興創造更大的價值。“紅枸杞品質好,銷路不成問題,我家每畝地能收入兩千多元呢。”枸杞種植讓都蘭縣樂盛村的枸杞種植戶徐英慶嘗到了甜頭,帶領村民成立金盆樂緣種植專業合作社,發展枸杞種植業。經過幾年的發展,樂盛村枸杞種植面積133.33公頃,藜麥533.33公頃,成為了帶動村民脫貧致富的新引擎。

從2013年開始,國網海西供電公司搶抓機遇,在枸杞採摘烘乾季節,大力走訪枸杞烘乾廠房,文宣介紹“以電代煤”項目的優勢,同時優化改造網架。今年,國網海西都蘭縣供電公司投資2327萬元改造陞級電網,新建及改造10千伏線路55.01千米、0.4千伏線路6.65千米,新增變壓器11臺容量共2860千伏安,滿足了枸杞烘乾用電需求。還提出10餘項服務措施,推行業擴服務,為重點枸杞加工用電項目開通綠色通道。

如今,打造綠色迴圈的鄉村振興能源體系,積極探索綠色能源與鄉村振興的融合發展,不僅能够實現發電收益和農作物的優良生長,還節約成本、節能減排,達成綠色能源產業發展和鄉村振興雙贏,讓鄉村振興在陽光下匯聚成龐大的力量,點亮了每一戶村民的致富夢。(王菲菲王震鵬馬秀鵬)

标签: 能源 清潔能源 新能源 三農

評論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