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花了三萬在鶴崗買房,過上了想要的生活

黑龙江 54℃ 0
摘要:田丹丹是鶴崗本地人,嫁到外縣後,育有一兒一女。成為騎手後,田丹丹和丈夫花了三個月薪水,約三萬元在鶴崗老城區買了一棟50多平兩居室,附近不僅有量販店和公車站,還有公立學校。田丹丹是眾多鶴崗“圓夢”人的一個縮影,因房子“白菜價”走紅後,鶴崗吸引了全國人民的關注,一些人來了又走了,但也有很多人留了下來。在“鶴崗小串”代言人張學楓看來,“鶴崗式幸福”並不止於低房價,在這裡可以用自己的雙手創造想要的生活。

雷達財經出品文|蘇紅編|深海

“這都是把孩子給扔壞了。”35歲的田丹丹每次想起女兒之前過的日子,總是忍不住想掉眼淚。

田丹丹是鶴崗本地人,嫁到外縣後,育有一兒一女。未曾想到,前些年生意失敗,連婚房都被賣掉抵債。為了還債,田丹丹和丈夫早出晚歸趕集賣貨,近十歲的女兒獨自在家,饑一頓飽一頓的飲食,讓女兒身材像一個剛剛被吹起的氣球,成績也一落千丈。

2019年深秋,田丹丹帶著丈夫和女兒回到鶴崗母親家,看到街上招聘騎手的啟事,給出的待遇讓她驀地心動了。

成為騎手後,田丹丹和丈夫花了三個月薪水,約三萬元在鶴崗老城區買了一棟50多平兩居室,附近不僅有量販店和公車站,還有公立學校。騎手彈性的工作時間,讓田丹丹有更多時間陪伴孩子,她覺得現在就是自己想要的生活。

田丹丹是眾多鶴崗“圓夢”人的一個縮影,因房子“白菜價”走紅後,鶴崗吸引了全國人民的關注,一些人來了又走了,但也有很多人留了下來。

支撐他們留下的,是在鶴崗找到了用武之地。近年來,鶴崗出現了外賣、電商、直播等新業態,新經濟正在深刻改變這座昔日的“煤城”。

花三五萬買房並不是夢想

“我從未想過自己可以用三個月的薪水。就買下一套心儀的房子。”田丹丹感慨。

在田丹丹兒時,因煤而興的鶴崗曾一度輝煌。

作為國務院批復確定的黑龍江省東北部地區中心都市之一、重要的能源工業都市,鶴崗是一座有著“煤城”別稱的地級市。

據鶴崗市政府網站介紹,鶴崗已累計為國家生產原煤10億噸,是全國優質化工煤和動力煤之鄉。此外,鶴崗石墨礦石儲量17.3億噸,礦物量1.7億噸,居亞洲第一,平均品位10.2%,可直接露天開採,物理浮選可直接生產含碳量95%—98%的石墨精粉。

“在巔峰期,周圍不少人在礦上上班。”田丹丹回憶。

從2012年開始,隨著煤炭行業進入“凜冬”,以煤炭為支柱產業的鶴崗,也遭遇了陣痛,出現了人口流出。留下來的人,主要就業管道為公務員、餐飲行業以及個體工商戶。

隨著人口减少,鶴崗房價失去支撐。2019年11月,一篇名為《流浪到鶴崗,我五萬塊買了套房》廣為傳播,海員李海漂泊多年後,一直想要有個家,但自己積蓄不多,聽說鶴崗房價不高,遂到鶴崗買房。最終在看房的第八天,簽下了購房合同,總價五萬八,兩室一廳。

“房子還可以這麼便宜?”李海的經歷讓無數網友羡慕。有網友發現,當地最便宜的房子甚至報價只有一萬多,三五萬的房子並不少見。一時間,到鶴崗去買房,成為一個熱門話題。

在李海買房的2019年,田丹丹一度覺得自己的人生很灰暗,為了還債,田丹丹賣掉了自己的婚房。

“嫁到蘿北後,和丈夫一起搞農業,貸款幾十萬租地、蓋大棚,結果折騰了好幾年,不僅沒賺錢,反而倒賠了不少錢。”田丹丹回憶。

為了還債,田丹丹和丈夫一起趕大集,丈夫支攤兒賣廉價的老人衫,自己則現烤現賣桃酥和無水蛋糕,兩歲的兒子帶在身邊,冬天臉凍得紅撲撲的,大女兒被扔在家裡,不僅營養不良,學習也是一落千丈。

2019年11月,田丹丹和丈夫、孩子一起回鶴崗老家,晚餐時弟弟點外賣,不一會兒就送到了。閒聊時,弟弟一句“不行你倆都去送外賣唄?”這給了田丹丹就業靈感。

“一個月能掙五千不?”第二天,田丹丹便和丈夫一起去美團配送站應聘,得到一句“那太能掙上了”的回應。隨後,田丹丹和丈夫正式入職美團外賣,成為站裡第一對夫妻騎手。

田丹丹發現,外賣騎手一個月掙五六千完全不是問題,好的時候甚至能够上萬。工作了數月後,田丹丹和丈夫决定把家安在鶴崗。

“真的是白菜價,兩三萬就能買一套房子。”最終,田丹丹花三萬在老城區買了一套兩居室,兩個臥室的朝向和採光都不錯。

住進新房時,田丹丹還有些不大相信,在此之前,田丹丹從未想過自己可以用三個月的薪水就買下一套心儀的房子。

日子平穩地一天天過去。丈夫在每天五點的時候定時出門接單。田丹丹則可以多睡一個小時,在把孩子們送到學校之後,再開始新一天的工作。晚上接孩子們回家,一家人吃一頓熱乎乎的晚飯,再看著孩子們完成課業的複習和預習。田丹丹成為外賣騎手後,多出了陪伴孩子們長大的時間,她覺得現在就是自己想要的生活。

“鶴崗式幸福”不止於低房價

在“鶴崗小串”代言人張學楓看來,“鶴崗式幸福”並不止於低房價,在這裡可以用自己的雙手創造想要的生活。

張學楓出生於1996年,在自己幼年時,父親就支棱起一個燒烤小店,最開始屋內僅有六張桌子。從小,張學楓就在父親的小店裏幫忙,耳濡目染之下,張學楓也學會了燒烤店的經營門道。

畢業後,張學楓進入醫院成為一名護士。工作一段時間後,因母親身體不好,張學楓辭去工作,從父親手上接過燒烤店。

接過這家小店後,張學楓起早貪黑。每天淩晨五點半,張學楓前往菜市場挑選燒烤食材,晚上一般要忙到十點,如果碰上食客聚會,則會忙到淩晨兩三點。

辛苦付出的張學楓,也得到了豐厚的回報。據張學楓介紹,現時燒烤店一年純收入超過百萬。

“在鶴崗用自己的雙手創造想要的生活,我覺得特別舒適、幸福,也很自豪。希望有更多年輕人回來建設美好的鶴崗。”張學楓表示。

王季和張學楓一樣,也是“串二代”。王季母親在二十多年前,以“一隻烤爐+一根扁擔”起家,王季接棒後,發展成兩家超過兩百平米的“王記燒烤”連鎖店。

2019年鶴崗火了後,許多外地人前往鶴崗打卡,王季趁機將門店搬上互聯網平臺,沒想到,這一舉動幫助王季拓展了新客源。

“疫情期間美團外賣每天賣出幾百單,客單價比疫情前翻了1倍,利潤比疫情前還要好。”據王季介紹。

王季和張學楓只是鶴崗投身燒烤行業年輕人的一個縮影。在行業從業者的努力下,小串已經成為鶴崗“城市之光”。

“小串在鶴崗人心中的地位是很高的。”據張學楓介紹,鶴崗雖然是座小城市,但大大小小的串店加起來有幾百家,許多地段幾十米就有一家。

“這兩年吃小串的人越來越多,鶴崗的烤串店也明顯多了,很多本地人還把店開到了北京、上海,也有不少外地人過來學燒烤科技,回去開加盟店。”鶴崗市商務局副局長嶽子軍表示。

美團資料顯示,鶴崗當地接入平臺的燒烤商戶接近600家,2021年1-9月,“鶴崗小串”的相關搜索量相比2019年同期上漲了335%。

紅火的小串,也帶動了從業者收入的提高。據瞭解,鶴崗本地的烤串師傅每月收入能達到6000到8000元,服務人員在旺季的月收入也有4000元以上,接近二線都市同行業的水准。

新經濟改變鶴崗

小串、外賣、騎手……這些都是鶴崗本地新經濟的一個縮影。近年來,鶴崗出現了電商、直播、電銷等諸多新業態,無數人到鶴崗淘金,短視頻平臺上出現多個鶴崗題材10萬+。

27歲的袁全是鶴崗新業態從業者之一。袁全是鶴崗本地人,就讀於河南信陽師範學院的播音主持專業,畢業後,在大慶的一家客服銷售公司工作,三年間升至首長,管理團隊近百人。

疫情發生後,袁全感覺事業遇到瓶頸,他覺得自己想要突破,要麼去北上廣,要麼自主創業。

最終,鶴崗的低成本,讓袁全心中的天平偏向於自主創業。

說幹就幹的袁全,在鶴崗開設了一家客服公司,服務中國電信、京東等公司,月收入比較高時,可以打到十萬元。

“在小地方不一定賺不到錢,關鍵是要看選擇和眼光。”袁全說,自己在鶴崗創業後,不用焦慮生活和擔憂未來,過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

據鶴崗市政府介紹,客服、運營、倉管、打包、售後、以及帶貨主播成為新業態下沉的就業新選擇,多數收入也高於本地平均工資。

以外賣騎手為例,冬季是配送旺季,部分騎手月收入超1W。全年來看,月平均工資可達6000至7000元。整體騎手對於這份工作的評估為:具有連續性、收入客觀、較為穩定。

鶴崗市政府也充分意識到了新經濟的價值。近年來,該地多次組織了“鶴崗小串大比拼”活動。前不久,由鶴崗市工商聯首長的“鶴崗市小串燒烤餐飲商會”正式成立,旨在將鶴崗小串打造成為有知名度、有美譽度的好品牌。

為了更好的運用好互聯網平臺。11月4日下午,鶴崗市副市長李萬軍一行到訪美團上海總部。

“美團可促進鶴崗第三產業發展,提升經濟活力。”在到訪期間,李萬軍透露,近幾年鶴崗發展轉型迅速,鶴崗市今年上半年電子商務交易額15.9億元,同比增長15.4%。

接下來,鶴崗市計畫和美團開展產銷對接、品牌合作等活動,助力鶴崗完善產銷地對接的供應鏈體系,拓寬優質農產品及區域特色產業銷售管道,推動鶴崗區域特色品牌向全國。

“鶴崗的案例,充分說明了互聯網大廠是助力共同富裕積極力量。”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認為,中國幅員遼闊,北上廣深只占中國人口很小比例,只有廣大三四五六線都市的人民都富裕了,才能實現全國人民的共同富裕。

宋清輝指出,互聯網不受時間、地域的限制,可以减小三四五六線都市和一二線城市之間的差距,實現區域協同發展。

“許多互聯網大廠,將稽核、客服等部門,放在了三四線都市,既帶動了當地的就業,也幫自身降低了成本,這是協同發展的一個小側面。”宋清輝還表示,現時已出現電商助農帶貨等諸多案例。

宋清輝認為,鶴崗與美團的合作具有典型意義,未來,不排除更多互聯網大廠和三四五六線都市開展包括產銷對接、品牌合作、產業協同等更多合作,助力共同富裕。

注:本文是雷達財經(ID:leidacj)原創。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