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調查學生自殺傾向,結果成了學校“自殺式”調查

上海 71℃ 0
摘要:上海長寧區做了一份中小學心理健康的調查問卷,其中不少題目和自殺相關,比如問“為了自殺,你的準備行動完成的怎麼樣?”甚至,還毫不避諱地向未成年人展示各種可能的自殺管道…小學部的家長在看到這個調查之後,立刻以書面形式,向長寧區教育投訴。如果點贊家長身在長寧區,調查到自己小孩頭上,讓本來天真無邪的娃想到“自殺”,那別說點贊了,簡直要拼命!學校對孩子做自殺傾向的調查問卷,變成了責任心差評的“自殺式”問卷。

圖| unsplash

文| miki粥

下午,大家都被一條消息刷屏了吧。

01

上海長寧區做了一份中小學心理健康的調查問卷,其中不少題目和自殺相關,比如問“為了自殺,你的準備行動完成的怎麼樣?”

甚至,還毫不避諱地向未成年人(上海家長迴響,參與此次調查問卷的多位4、5年級的小學生)展示各種可能的自殺管道

在看到這份調查之後,家長震驚了,在群裏掀起了各種討論,以及如何就此事維權。

要說論行動力强,長寧區頂流私校包玉剛家委會真是第一名。小學部的家長在看到這個調查之後,立刻以書面形式,向長寧區教育投訴。

投訴內容針對問卷的合理性、隱私性和前續及後續跟進工作提出了自己的質疑,寫得有理有據有邏輯、克制,還表現出了專業性。

比如,關於問卷合理性的質疑:

第四部分(第58-67題必答題)和第五部分(第68-95題選答題)完全引用了Beck⾃殺意念量表。

問卷滿屏討論自殺念頭,反復强化想不想死、想怎麼死、什麼時候想死、還有什麼阻⽌你死、遺書寫沒寫、有沒有瞞著別⼈死。

國外權威的線上⼼理學字典對“Beck⾃殺意念量表”的定義是:”The Beck Scale for Suicide Ideation(BSS)is a 21-item screening test recommended for patients who are at risk of committing suicide.”Beck問卷的⽬標⼈群為有⾃殺⻛險的病⼈,今天竟然⽤到了四五年級的普通學生身上。

至此,糊弄差事的教育“磚家”完敗給了家長,包校家委會徹底出圈了,雖然並不是家長希望的管道。

據說這次的調查,跟教育部答覆政協提出的《關於進一步落實青少年抑鬱症防治措施的提案》有關。在教育部的回應中,提到“明確將抑鬱症篩查納入學生健康體檢內容”,建心理檔案,評估心理健康狀況,對异常結果重點關注。

官媒發了一條新聞,有1.6萬人對文章點贊。

這說明,很多人認為現在小孩心理有問題,應該做點什麼。做個調查表篩查一下,看起來也很科學——知道了誰有問題才能重點關注啊,這對孩子好。

對孩子好?

這些點贊的人,恐怕從來沒想過,他們支持的數據調查,在進入學校的時候居然這樣的駭人。

如果點贊家長身在長寧區,調查到自己小孩頭上,讓本來天真無邪的娃想到“自殺”,那別說點贊了,簡直要拼命!不打爆12345投訴就不錯了。

很多人都習慣想當然,以為事情跟自己想像的一樣完美。但實際上真操作起來,如鯁在喉。

就像之前家長想躺平,每天都在喊減負。減負之後才發現損失的是自己口袋裏的錢,以後小孩還要全歸自己管。不卷了,但爹媽的日子也並沒有多好過。

教育的一小步,關係到幾億家庭,不想清楚就搞起來,不思考就覺得挺好挺對,大概率是要挖坑自己跳。

據說,今天上海的熱線就被家長暴打了。

02

現在的家長不好糊弄,搞教育沒責任心、沒水准,就會被家長掀翻在地。

有家長覺得,這次事件的覈心問題,在於拿了錯誤年齡段的量表。

有個媽媽在群裏分享了學校家長的研究:

明確一下,這是個大範圍的心理醫療事故。讓孩子填的巨大問卷,由多個國外的心理測試粗糙堆砌而成。比如其中的58-95題,一字不改地來源於“Beck自殺意念量表”。

問題是,這個錶本來不是用來給11-12歲的孩子自己填的,而是要心理醫生給17歲以上的病人做的。教育局的“專家”、學校的領導層、學校的心理老師,至今似乎都沒意識到,這無異於把成人藥給孩子。這可以算malpractice瀆職行為了吧?

還有人覺得,這次事件的問題在於問卷題目,是拼凑了多個國外的心理調查問卷。

調查問卷本身應該是個整體,問題的先後次序都是需要科學設計的。斷章取義的摘抄缺乏科學性,誘導小學生思考“自殺”問題,引起家長大面積的不適。

還有人覺得,此次調查的問題在於“普遍”調查,而內容其實是局限的。所以應該針對那些明顯有心理問題的小孩,發表格去做針對性調查。

大家說得都很有道理。

但我覺得,問題的關鍵是為什麼要去做調查表?真正有抑鬱症或者有自殺傾向的小孩,能用調查篩查出來嗎?

北大空心病出圈的精神科醫生徐凱文說,調查數據本來就存在各種的問題,測評本來就是很難很科學的事情。

就算大人做調查,也有很多模糊不清、理解不了、沒有合理選項而導致隨便選的問題發生。

比如有媽媽說,自己小孩寫了“曾經想過自殺”,她嚇壞了,瞭解過才知道他只是有一次站在樓上朝下看的時候,在想跳下去會怎麼樣。

我家小孩有時候吵架,急了就吼叫說要離家出走。但實際上還是很理性地沖回自己房間,因為她不傻啊,知道外面天氣冷,會感冒(通常給我會鼓勵她做了正確的選擇,比如說你發脾氣不對但沒離家出走很聰明)。

可如果是在一份調查數據中,她也會變成有離家出走傾向的分母。我會成為問題家長。

那些真正有心理問題的人,反而會隱藏自己的內心情况,拒絕面對現實。

調查數據對於改善兒童心理狀況,一點用都沒有。只能成為媒體反復引用的合作數據,管理部門工作成果的直觀體現。

所以每個學校都在管理部門的安排下,做大量的調查表。從防疫到憲法知識,如今又搞心理健康調查。好像凡事只要一經過調查,就都解决了。

因為大多數的時候小孩理解不了題目,只能家長去完成。

系統還賊難用。有一次做一個表格,我掉出20多次系統…花了一下午的時間才完成。

之前大家都是默默在忍受。如果你不填寫,就會被班級群裏@,成為班級扯後腿的典型。但這次因為是心理問題,暗示了自殺問題,把家長嚇到了,所以才會反彈。

有媽媽問,這份心理調查的資料,家長怎麼能看到?

就因為調查多了,學校不在意,隨手丟到家委群裏也是很有可能。畢竟在今天晚上熱搜前,他們也不知道原本只是想走走形式的東西,會捅了全體家長的馬蜂窩。

學校對孩子做自殺傾向的調查問卷,變成了責任心差評的“自殺式”問卷。

03

解决兒童問題,尤其是心理問題,根本不可能一刀切。多是點對點的面談,給孩子提供幫助。

有一次我去新加坡參觀學校,發現每個小學裡面都配寘心理輔導教室,非常溫馨減壓。

孩子們平時喜歡過來訴訴苦,就像成年人的樹洞一樣。老師會傾聽,觀察他們,以便在需要的時候為他們提供幫助。

一年級還會開設心理健康課,讓小孩能學習並掌握有關心理健康的技巧。

雖然精英教育、密集的考試和升學給新加坡的小孩帶來的很大的心理壓力,但從沒聽說過他們會使用這樣簡單粗暴的量表,去大面積調查兒童心理健康問題。

兒童問題的調查,也需要技巧,國外的甚至不能直接引用,還需要做本土化改造。

點對點的心理輔導,換到國內也存在風險。

李雪琴說過,自己當年因為抑鬱症諮詢過北大心理輔導老師,但結果還是被捅到了輔導員那裡,大家不是當她異類就是過度關心,導致她對北大喪失了信心。

連學生隱私都保護不了,你做什麼心理專家?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