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生自然灾害往往沒有地域限制。雖然通過模型預測以及監測手段等管道,人們可以採取一些預防措施。但建築物這樣的固定物體,卻沒法避免不受到破壞。
地震形成的條件
在多種自然灾害中,地震的破壞力算得上排名靠前。地震的危害不僅在於引起地面劇烈搖晃,導致建築物結構損壞倒塌,而且還會伴隨其他危害。比如說可能引發火山爆發,或者引發海嘯,從而給受灾地區造成多次衝擊。
全球每年都會發生很多次地震,其中大部分都位於海底,而且地震等級不高,不會導致陸地上的都市受到破壞。地震的形成跟地殼運動有關,在主要地殼板塊相鄰處,地質運動較活躍,容易導致地震火山等自然灾害的發生。
中國因為沒有處於主要板塊交界處,所以發生地震頻率較低。除了主要板塊活動導致容易發生火山地震,一塊完整板塊內部,也可能出現擠壓斷裂的情况,由此也會引發一些小規模地震。
江蘇鹽城發生5級地震是大地震的前兆嗎?
據中國地震台網消息,近日,江蘇附近海域產生了一場地震,深度17千米。從地震發生的位置來看,這一區域發生地震很罕見,多是一些無震感的地震。這次地震給周邊地區帶來了一些影響,但沒有達到導致大量建築物損毀的程度。
震源深度17千米說明地震發生的地方較淺,淺源性地震影響範圍有限,而且成因更多。如果是深源性地震,原因跟板塊活躍有關,後續還有發生地震的可能。
地震影響到了數十公里外的都市。距離震源中心76千米的大豐市,居民感覺到了强烈震感,很多人紛紛跑出辦公樓避險。震感只是達到了人體感知的程度,並未導致建築物結構受損。地震中心在海底,如果是大型地震,還可能引發海嘯。
這次地震等級較低,沒有達到引發海嘯的條件。有人擔心,江蘇所在地區多年未發生過地震,這次地震是否意味著要發生更强地震。
從地震形成的條件來看,影響更大破壞更大的地震,多是構造地震。這種類型地震是由於地殼運動導致岩層斷裂錯位,斷裂帶一般很長,影響範圍很大。這樣的地震多發生在板塊交界處,比如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發生的地震主要是構造地震。
位於斷層帶上不代表就會發生大地震
中國大陸沒有位於地震帶上,境內還是有很多斷裂帶。這些斷裂帶雖不及主要板塊交界處那麼活躍,但也發生過等級較高的地震。這次地震發生的地方沒有位於地震帶上,而是位於斷層帶上。
處於斷層帶上不代表有發生大地震的風險,斷層帶分佈較長,江蘇鹽城的外海並不處於那條斷層帶的中心區域。歷史上江蘇發生過的地震,震級都不高,最高的一次發生在17世紀六十年代,地震等級達到了六級。
六級地震沒有太大破壞力,其餘小於六級的地震,造成的影響就更小了。總的來看,這次地震更多是一次偶發性的地質活動導致的,並不意味著地殼內部很活躍,發生大地震的可能性很小。
如果不是位於主要的斷裂帶或者板塊交界處,一般沒必要擔心會發生大地震。歷史上發生過的大地震,每次都造成了大量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人們對於地震自然感到恐慌。但沒必要的擔心無疑是多餘的,曾經很少發生過地震的地方,自然也不會輕易發生大地震。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