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天確診1327人後,我們都欠這座城市一個熱搜!

湖北 81℃ 0
摘要:自10月17日發現首例確診以來,本輪疫情,已經波及到了21個省份,累計確診1327人。武漢並不是沒有暴露在病毒的攻擊之下。10月21日,甘肅一名確診病例流調公開。顯示其有過長達4日的武漢旅居史。10月26日,山東巨野縣公佈一密接者,曾到武漢參加會議。參會人員,超過300人。但武漢,卻是這次疫情中,為數不多的,沒有一例確診的大城市。8月2日下午2點,武漢經開區通報了首例確診。

這次疫情反彈,已經整整一個月了。

自10月17日發現首例確診以來,本輪疫情,已經波及到了21個省份,累計確診1327人。

從內蒙古,到北京,再到最遙遠的東北,接連破防。

天氣越來越冷,新冠病毒也進入了活躍期。

這個冬天,註定無法風平浪靜。

然而,當很多地方正在為疫情的反復頭疼時。

我發現有一個都市,卻保持了出奇的牢固與淡定。

它,就是武漢

武漢並不是沒有暴露在病毒的攻擊之下。

10月21日,甘肅一名確診病例流調公開。

顯示其有過長達4日的武漢旅居史。

其密接者,曾多次出入過社區、商超等人流密集的地方。

10月26日,山東巨野縣公佈一密接者,曾到武漢參加會議。

參會人員,超過300人。

這幾次的流調,對任何一個都市來說,都是無比嚴峻的防疫壓力。

但武漢,卻是這次疫情中,為數不多的,沒有一例確診的大城市。

武漢,是怎麼做到的?

不久前,微博上,有一個女孩描述了她親身經歷過的武漢防疫。

她去的地方,並不是中高風險區。

但她說,所有從北京返漢的人,當時就馬上在火車站做完了核酸檢測。

拿到結果後,她就按要求進行了返漢人員申報。

很快社區的工作人員就打來了電話,每日監測她的體溫。

大晚上,社區的工作人員還穿著厚厚的防護服,跑上跑下。

接下來,她還要再做三次核酸。

她說,武漢的防疫,做得真好。

所有人都嚴陣以待,容不得一丁點差錯。

有人曾抱怨過,說武漢的防疫政策,太嚴格了。

即便是從疫情同省低風險地區回來的人,也要上報社區,每日健康監測。

這是不是過於緊張了?

然而,別忘了,也正是因為如此。

武漢這次,才能將自己隔離在風波之外。

疫情前,當很多人都開始習慣了不戴口罩出入人流密集處的時候。

在武漢,所有公共場所還堅持著嚴格的測溫,掃碼,查口罩。

當很多人認為出遊已經不成問題的時候。

在武漢,開個大型會議甚至都要求提供每個人的核酸報告。

就在前不久,武漢市疾控專家還專門發出提醒。

收快遞、拆包裹一定要注意以下細節:

比如,出門收取快遞包裹時,有條件的佩戴一次性手套,需要當面簽收時建議自帶簽字筆。

比如,盡可能採取無接觸配送方式,請快遞小哥將包裹放在家門口、社區大門口指定地點,或暫存在快遞櫃或驛站,再自行取回。

再比如,取件後,要查看物流資訊,關注快遞包裹的原發地和集散地,看是否來自中高風險區域。

就算是來自國內低風險地區的包裹,回家前也要把外包裝拆開,按生活垃圾分類丟棄,儘量不要將外包裝帶回家。

這是一個真正做到,從細節處對病毒嚴防死守的都市。

它不是小題大做,而是太熟練也太懂事了。

它曾經承受過疫情中最大的傷痛。

也迸發過疫情中最大的勇氣。

而這些力量,至今還在支撐著這裡的人們。

武漢這次的突出表現,是因為這座英雄城市背後的所有人都在努力。

哪裡有什麼完美無瑕,哪裡有什麼滴水不漏。

不過是那些留下來的人,都用一種不可思議的凝聚力,拼了命地保護著這裡。

三個月前,武漢經歷過一次疫情重來。

我們不妨來看看它當時的反應速度。

8月2日下午2點,武漢經開區通報了首例確診。

2點半,湖北省和武漢市政府召開緊急工作會議。

晚上9點半,召開發佈會,公開了確診病例的所有流調資訊。

時間甚至精確到了分鐘。

隨後,經開區展開全員核酸檢測。

3日清晨6點,武漢宣佈部分街道劃定為中風險地區。

上午十點,政府下發通知,全市A級景區必須縮減至少50%的遊客承載量。

所有演藝活動中止。

11點,通報全市核酸檢測。

3天后,全市1100萬人口核酸檢測結束。

要知道,當時的確診病例,不過6人。

這麼大的動作,足以見得武漢市政府對疫情的重視程度。

而這也成了武漢在這次疫情中能够不受波及的關鍵之一。

如果你曾去過疫情後的武漢,你一定不難發現:

這裡的基層工作人員,簡直就是細節狂魔。

大到社區管理,公告欄上永遠張貼著最新的中高風險區的名單。

小到家家戶戶,不管是經過還是出差。

只要從有疫情的省份回來,不出一天,社區的工作人員一定會打電話來記錄。

並提醒你做好健康監測。

疫情多發期間,一個社區人員一天至少要打上百個電話。

工作量可想而知。

但即便如此,他們還是能用最短時間,最大限度地排除風險。

所謂的安穩生活,不過是因為有這些人,始終堅定地站在前面。

認真地摳著每一個細節,果斷地執行著每一個政策。

沒有政府的嚴格管控,沒有一線防疫工作者的嚴防死守。

被疫情包圍的武漢,又談什麼歲月靜好?

疫情平穩以來,我有個感覺越來越强烈:

武漢人,可能是全國防疫意識最强的一群人。

每一個武漢人的日常,幾乎都是防疫教科書般的存在。

我的一個武漢朋友曾和我說過,在武漢,不戴口罩就像在裸奔。

雖是玩笑話,但我想也說出了一些武漢人的心聲。

不少武漢人,在去年的疫情結束後,都悄悄地變了。

隨時戴口罩已經成了基本操作。

他們開始隨身攜帶酒精。

家裡人一進門,必須全身上下都被酒精噴過才算完。

曾經叫著要斷舍離的那群人,也開始有了囤貨的習慣。

84消毒水,家庭常用藥,基本糧油米麵……

都學會了幾十斤幾十斤的往家裡搬。

一旦發現疫情,他們比任何人都要更快進入狀態。

8月2日的那次確診,一夜之間幾乎清空了武漢的所有街道。

當天下午,甚至在政府下發通知之前。

武漢市最繁華的商圈,平日裏人最多的地鐵線。

就已經基本看不到什麼人了。

這樣的行動力和統一,在別人眼裡,或許是恐慌。

但只有武漢人自己心裡清楚,只有管好自己,才能不給國家添亂。

才能讓自己和家人真正過上風平浪靜的生活。

那個盡是哀哭的冬天,他們不願想起。

但有些自覺和原則,已經深深地刻在了骨子裡。

有人曾問,武漢人的防護能做到什麼地步?

網上一個很火的視頻,回答過這個問題。

一個最普通的計程車司機,在接客的時候,一路小跑繞到後排。

他拿著酒精,將上車的乘客,從頭到腳一通噴。

連脚底都沒有放過。

看起來又好笑,又讓人心疼。

而那位乘客,全程也沒有表現出絲毫的不理解與不耐煩。

這似乎已經成了所有武漢人一種心照不宣的默契。

無論老少,無論大小。

甚至連尚未懂事的孩子,也知道防疫的重要。

本輪疫情之初,一所小學的3名小學生,被確認為確診病例的密接者。

當晚,全校師生及家長共2100多人就地核酸。

大部分,都是懵懂無知的孩子。

但卻沒有一個人哭鬧,他們只是靜靜地等待著結果。

雖然年幼,但他們何嘗又不是像大人一樣,早早地學會了與疫情交手。

我們敬佩武漢的防疫,感歎他們的果斷。

別忘了背後是所有武漢人的守護。

他們無法心存僥倖,他們不敢有所懈怠。

所以才能高高地築起圍牆,將病毒隔絕在生活之外。

這幾次疫情反復,雖然武漢稍受波及,但都一路無恙地走過。

對於疫情,武漢已經有足够强大的應對機制、心理應對能力、日常細緻的應對舉措。

足以支撐他們走過難關。

他們曾是新冠病毒前的第一條防線。

如今,也是我們最堅韌的防線。

那個冬天的故事永遠也不會過去。

有人留在那裡,有人邁了過來。

只是,大家都不會再刻意提及當時的傷痛。

也不會再反復回想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悲傷或是感動。

所有的故事,或喜或悲,或圓滿或離合。

最終都成了武漢人心裡的一股勁兒:

好好活。

更真誠地、更勇敢地、更用力地活。

所以才能更好的保護自己的都市,保護自己所愛之人。

有人說現在的武漢,已經變成了一種精神:

縱然萬仞千山,仍敢赴湯蹈火。

英雄的都市裏,英雄的武漢人一直都在。

即便下一個冬天,註定要與疫情共存。

相信他們也一定可以笑對風雲。

因為他們都有一口打不垮的氣。

叫做武漢。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