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雲夢出土“第一長文木觚”藏著兩千多年前一個秦人小官無聲的歎息

河北 88℃ 0
摘要:1975年,湖北雲夢睡虎地十一號墓中發現了大量的秦簡,也就是後來著名的雲夢秦簡。時隔46年後,如今雲夢再現極為珍貴罕有的簡牘類文物:11月16日,湖北雲夢鄭家湖墓地聯合考古隊正式對外披露,該墓地發掘出土一枚戰國晚期的木觚,觚上以秦隸字體書寫約700字。這枚木觚以及書寫其上的文字,是迄今我國考古出土的年代最早、篇幅最長的,囙此被譽為中華“第一長文觚”,對考古人員進一步研究戰國晚期的社會歷史,具有重要價值。

1975年,湖北雲夢睡虎地十一號墓中發現了大量的秦簡,也就是後來著名的雲夢秦簡。其中秦阿兵哥黑夫與驚的家書《黑夫木牘》是迄今為止我國發現最早的家信實物。

時隔46年後,如今雲夢再現極為珍貴罕有的簡牘類文物:11月16日,湖北雲夢鄭家湖墓地聯合考古隊正式對外披露,該墓地發掘出土一枚戰國晚期的木觚,觚上以秦隸字體書寫約700字。

這枚木觚以及書寫其上的文字,是迄今我國考古出土的年代最早、篇幅最長的,囙此被譽為中華“第一長文觚”,對考古人員進一步研究戰國晚期的社會歷史,具有重要價值。

這篇長約700字的文章,大致講了個什麼故事呢?

700字長文,講了一個遊說故事

該考古專案負責人、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長羅運兵告訴紅星新聞記者,此次對鄭家湖墓地的發掘,主要是為配合雲夢縣市政建設,從今年9月至今,共清理100餘座戰國秦漢時期墓葬,出土珍貴文物800餘件(套)。

“其中最重要的發現,就是M274(編號為274號的墓葬)出土的一枚木觚。這枚木觚由一截圓木縱向中剖而成,長34釐米、寬3.5釐米。半圓形木面修削成七個棱面,每個棱面寬約0.5至0.6釐米,均書寫文字;平整剖面亦分七行,其中六行書寫文字,一行留白。全文約700字。”

珍貴的長文木觚

據專家考證,觚文記載了一比特名叫筡的謀士,前去遊說秦王的故事。這一事件應該發生在戰國末期,當時秦國勢頭強勁,東方五國結盟抗秦,取得暫時勝利,謀求與秦休戰。筡引經據典,又以自己所見所聞,勸說秦王止兵,使民安居樂業。最後,筡還細述了一番秦國地廣、兵强、人眾、物豐的優勢,希望秦王能滿足於自己已經擁有的這些資源,不要再四處征戰了。

很遺憾,這位謀士的勸說顯然沒有奏效。

一個背井離鄉的秦人,暗暗厭倦了戰爭

羅運兵告訴記者,從M274的墓葬規模、棺椁結構、隨葬品組合、殉牲習俗來看,可確定是中小型的秦文化墓葬,墓主人很可能是西元前278年秦軍佔領安陸後、派駐留守當地的一個秦國低級文官。

這個墓主人的名字並未在出土資料中有顯示,但羅運兵認為,這篇可能是墓主人抄寫在木觚上的謀士遊說文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這位小官吏對戰爭的厭倦和對故鄉的懷念。

“在這個墓葬中,我們還發現了用來磨墨的石硯等物,說明這個小官吏是個比較有文化的秦人。”羅運兵說,“通過這篇觚文,也可以看出墓主人的一個思想傾向,就是比較認同那位謀士勸秦王不要四處征戰的說法。”

羅運兵認為,雖然戰國末期的秦國勢頭強勁,四處征戰,但戰爭對財富和人力消耗極大,秦國的平民百姓負擔無疑大大加重。“幾乎每個男性都要為國家服兵役,還要自己準備很多物資,更不用說戰爭造成的傷亡,總之是很殘酷的。”

這位不知名的官吏,隨著大部隊來到被秦國征服的土地上,受命駐留,從此或許一生都未能回到自己的家鄉。

那位謀士想勸說的,是哪位秦王?

據羅運兵回憶,這枚木觚是在9月23日被發現的。“雲夢這裡地下水位比較高,所以墓葬多為飽水墓葬。尤其是青膏泥的包裹,使得其中一些墓葬的封閉性極好,造就了一個恒溫恒濕的小環境。同期出土的一大批漆木器,都是色澤鮮亮,圖案栩栩如生。”

值得一提的是:在墓葬坑中填充青膏泥,在春秋戰國時期的楚墓以及受楚墓影響的漢墓中比較常見。這種特殊的泥土質地細膩、黏性大,具有很强的封閉防腐效果,用來密封墓葬,可以隔絕空氣和水分。著名的馬王堆漢墓中,辛追夫人的棺椁四周就填滿了木炭和青膏泥。

但羅運兵也告訴記者,這種保存狀態完好的飽水墓葬可遇不可求,而在這些數量本就不多的飽水墓葬中,能發現文字資料的更是難得。“不是每座墓葬中都能找到文字,更不是每個有文字資料的墓葬都能完好保存至今。”囙此,這枚木觚以及和它一同留存至今的文字,更是珍品中的珍品。

那麼,這位名叫筡的謀士,極力遊說的是哪位秦王呢?戰國末期最著名的兩位秦國君主,除了秦始皇,便是他的曾祖父秦昭襄王。嬴政的祖父秦孝文王、嬴政的父親秦莊襄王,兩任國君在位時間加起來僅三年多,期間未及對鄰國造成較大威脅。羅運兵表示,自己比較傾向於是秦始皇本人。

紅星新聞記者|喬雪陽圖|據受訪者

編輯|李學莉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