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沒普通話,皇帝上朝時和滿口方言的大臣怎麼交流?

北京 78℃ 0
摘要:中國幅員遼闊,口音雜异,村村有方言,市市不相同,遠的不說,清朝的皇帝,都是滿洲的後裔,就是東北三省那一旮遝的,如果皇帝都操著一口東北腔,那大殿之上估計天天上演二人轉,想想都酸爽。但是,全國方言千百種,光學會滿、漢、蒙、藏也不管用呀,怎麼辦呢?

中國幅員遼闊,口音雜异,村村有方言,市市不相同,遠的不說,清朝的皇帝,都是滿洲的後裔,就是東北三省那一旮遝的,如果皇帝都操著一口東北腔,那大殿之上估計天天上演二人轉,想想都酸爽。

其實,我們真的想多了,這個問題,古人早就已經完美解决了。

清朝的時候,皇子皇孫們從5歲就開始接受殘酷的宮廷教育,要接受滿、漢、蒙、藏四種禦教,要掌握4種語言,而我們現在小學三年級才接觸英語,是不是有一種輸在起跑線上的感覺。

但是,全國方言千百種,光學會滿、漢、蒙、藏也不管用呀,怎麼辦呢?

很簡單,製定“官話”,相當於現在的普通話,這個事兒,從西周時期就已經開始了,從西周一直到宋朝的兩千多年間,都是以洛陽地區的語言為官方語言,(河南人眼淚汪汪的,“臥驕傲呀”)

而到了元代,經濟中心向北京一帶發展,官話的標準就由中原音逐漸改為北京音了,到了明代,標準音就有了很重的南京音北京音特點,明清時期,朝廷官話就和現在的普通話很像了。

1867年英國駐北京公使威妥瑪在《語言自邇集》中提到:“官話作為口語媒介不只是屬於官吏和知識階層,而且屬於近五分之四的帝國群眾”。

明初朝鮮人的漢語教材《老乞大》、《樸事通》以北京話為標準音編寫。

元末明初朝鮮漢語課本《老乞大》

皇帝怎麼才能聽懂大臣說的話呢?

首先,皇帝的交際圈其實是比較窄的,能經常和皇上說上話的人,就那麼幾個,要麼是和皇帝一個地方的人,方言相同,要麼是長久陪伴皇帝的人,這些人能完美的掌握官話,問題解决了。

其次,如果是新任職的官員或者是要覲見皇帝的外地官員,需要到六部之一的禮部參加演禮,主要內容就是基本的禮儀和官話培訓。

遇到大神級的皇帝,語言問題就不是個事兒。康熙就是一個牛人,《清實錄·康熙朝實錄》中有這樣的記載:十三省語音、朕悉通曉、觀人察言即可識辨。

再說了,要想在官場混下去,混的好,除了四書五經之外,必須學好官話,不然會被人小看的。

第三,最難懂的應該是南方的語音,雍正對閩廣官員帶著鄉音的官話上朝非常反感,還囙此懷疑他們的做官能力。

“朕每引見大小臣工,凡陳奏履歷之事,惟有閩廣兩省之人仍系鄉音,不可通曉……赴任他省,又安能宣讀訓諭,審判詞訟,皆歷歷清楚,使小民工曉乎?”

所以,雍正要求福建、兩廣建立正音書院,聘請官話教官,童生、秀才、舉人要在八年內學好官話,否則就不准參加考試,官話直接和烏紗帽掛鉤了,一聲令下,全國掀起了學習官話的熱潮。

清高宗乾隆帝

有人就因為方言出事兒了

清朝初期,官場上頻繁出現“冒籍”現象,用現在的說法就是“高考移民”,和我們現在的出發點是一致的,清朝時,江浙地區教育程度高,直隸地區相對差一些,朝廷就在中舉人數上對直隸地區進行照顧,當時的戶籍制度相對鬆散,有的人家就鑽“易地考試”的空子。

為了遏制這種現象,乾隆專門設立了一個“審音禦史”,一是聽參加考試的舉子的口音,杜絕“易地考試”,二是聽新晋官員的口音,杜絕回家鄉當官。

乾隆二十四年,浙江紹興府通判張廷泰走關係,得到了面見乾隆的機會,乾隆首先問張廷泰的籍貫,張廷泰說是順天府(今北京)人,乾隆臉色就變了,張廷泰的紹興口音被乾隆聽出來了,就把審音禦史叫過來“奏對履歷,為時無幾,尚能辨其語音”,意思是,幾句話我就能聽出來他是南方人,你這個審音禦史是幹什麼吃的,紹興人怎麼能當紹興通判。然後一道聖旨,將張廷泰調到福建任職,罰了審音禦史三個月的俸祿。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