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都包鸞鎮飛仙洞有一處古墓,墓主疑為成吉思汗後裔!

重庆 100℃ 0
摘要:包鸞鎮銅礦山位於包鸞鎮飛仙洞村,山脈蜿蜒,與兩鎮一鄉交界,山上孤峰屢見,山脊呈“一山三嶺兩槽”形態。總長15公里,主峰雞石尖海拔1319.3米,槽底海拔520米。包鸞鎮銅礦山,幾千年來從未修改過它的名字,從有人在這裡活動開始,它便被稱為銅礦山。2006年,一次偶然的機會,人們在包鸞鎮飛仙洞村發現了成吉思汗後裔的6座古墓。

以下是正文

包鸞鎮銅礦山位於包鸞鎮飛仙洞村,山脈蜿蜒,與兩鎮一鄉交界,山上孤峰屢見,山脊呈“一山三嶺兩槽”形態。總長15公里,主峰雞石尖海拔1319.3米,槽底海拔520米。

千百年來,獨特的地形孕育了銅礦山豐富的人文歷史,鬼斧神工的猿家洞、獨特的鍋圈遺址、被歷史銘記的雞石尖紅色文化、史書上留下筆墨的鐵木真後裔墓葬群……

包鸞鎮銅礦山,幾千年來從未修改過它的名字,從有人在這裡活動開始,它便被稱為銅礦山。它歷經千年的演變,給我們後人留下了豐富多彩的人文歷史。我們首先從山上的石洞說起。

猿家洞位於包鸞鎮的西南方向,也是銅礦山歷史最為悠久的洞穴之一,相傳,這深不可測的山洞中,有古猿人棲息時留下的痕迹,這個洞,也囙此而得名。

“很早以前就有這個洞了,最早追溯到張獻忠入川的時候,人都在這個洞裏生活,因為它有個天井眼,隔一裡路裡面有個天井眼,可以從這裡把東西吊下去。那些人就在裡面生活,傳說以前裡面是有猿人。”包鸞鎮飛仙洞村老黨員張茂凡說。

從洞口開始往裏延伸,一層一層的石階有序地排列在一起,石頭堆砌成的門框,很難想像,在銅礦山這樣一座大山裏,竟然隱藏著一個令人心潮澎湃的地下世界。猿家洞內鬼斧神工般的世界,令人震撼。

天星眼、四王殿、千丘榜、八陣圖等,怪石依壁而生,玉柱頂天立地,層層疊起的小石田,在燈光的照射下斑斕耀眼,美不勝收。

猿家洞的地下洞穴之大,在豐都堪稱罕見。地下世界裏的一塊石頭,一條河流仿佛讓這裡變成了與世隔絕的靜謐之地。

1992年,猿家洞隱秘的地下宮殿被當地政府發現,基於旅遊開發的目的,猿家洞被完好地保存了下來,也為我們留下了一筆寶貴的財富。說到銅礦山獨特的地理發展歷史,還有一個有代表性的地方,鍋圈。

這個地方,下麵叫大鍋圈,這裡叫中鍋圈,再下去轉一個彎才是小鍋圈,因為這裡就像打的一個灶,完全像一個灶,還有灶孔,所以說叫鍋圈,歷史上我所知道的就是叫鍋圈。”張茂凡說,大鍋圈裡面主要是熬硝的。

據說在解放前,那外面有三間鋪子,天天用五匹馬,馱到貴州,硝就銷往貴州,原來是用人背,把硝泥背出來,後來弄了機械化,把水接到裡面,就在裡面和泥,裡面修了三個硝塘,硝塘裡面就是把泥巴放在裡面,把水放置一段時間,把硝水弄出來熬,這就減輕了一些勞力。

硝在古代最早是被用來當做藥物,用來治病,硝石是火藥的重要原材料,在我國工業尚不發達的年代,人們通常都是在這樣的山洞中挖掘硝石,熬制硝粉,從地質學角度推斷,鍋圈是天然形成的,硝就“藏”在土層中,古人發現後將其開採出來,經過浸泡熬制出來的硝呈晶狀。

鍋圈裡面,熬硝的遺址現在都還能看見,浸泡硝泥的水池,泛白的硝泥,見證著當年這裡人們熬硝的盛况。鍋圈的地形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是大自然神奇的作品。

銅礦山上除了大自然鬼斧神工創造出的獨特的地理環境,最具人文氣息的是雞石尖紅色文化。相傳1930年春,中共四川省委委員、省軍委書記李鳴珂按省委訓示,到涪陵組織領導軍事運動。

在這樣的背景下,四川紅軍第二路遊擊隊成立了,成立的地方位於銅礦山上的雞石尖。1930年4月7日,四川紅軍第二路遊擊隊在這裡宣誓成立。二路紅軍遊擊隊成立後,按照省委訓示轉移到武隆、豐都南岸山區,開展土地革命鬥爭,建立以栗子寨為中心的革命根據地。

“二路紅軍成立後,首先到了武隆、涪陵、豐都三個區縣的邊界,後面就發展到武隆、彭水、石柱、墊江,他們連夜走,邊走邊組織,願意參加紅軍的都跟著走了,這就是二路紅軍的起源。”張茂凡說。

2006年,一次偶然的機會,人們在包鸞鎮飛仙洞村發現了成吉思汗後裔的6座古墓。在這幾座古墓的周圍萋萋荒草,三山環抱,如果不注意是很難被發現的。千百年來,它們被人們所遺忘,在這荒蕪淒涼的幽僻樹林裏沉寂。

經過百年來風雨的洗禮,很多事物都已不復存在,但這幾個古墓卻還依然伫立在那兒,而且在古墓的墓碑上還能清楚地看到有“皇親”字樣,其中有一塊修於清咸豐十一(1861)年間的古墓對這段家族歷史乃至元末明初的歷史作了詳盡記載。

根據墓碑記述:“我祖鐵木健,封王爵取妻張氏洪氏,一生五子一生四子,一婿姓金作為侍郎,十人由科各中進士,赫赫稱極盛焉,不意紅巾賊亂,又被奸臣誹謗,我祖鐵木健雖屬勳舊,亦將奈之何哉!於是懼禍竊負而逃四川。”

張茂凡說:“這裡是鐵木健後代墓葬群,鐵木健是鐵木真的後代,是他的玄孫,是第四輩人了。這裡葬的是鐵木健,皇帝是鐵木真,他這一脈也是皇帝的後代,因為他一代一代傳下來,鐵木健到這裡來的原因是,在他的碑上刻了一首詩。”

關於鐵木家族逃亡事件的經過,有一首詩記述得很詳盡。詩中是這樣描寫的:“本是元朝宰相家,紅巾趕散入西涯。瀘涯岸上分攜手,鳳錦橋邊插柳椏。否泰是天皆是命,傷悲思我又思他,餘字原無三兩姓,千朵桃花共樹發

十人誓願歸何處,如夢雲遊浪卷沙。”在這首詩中可以看出,鐵木族人從一個地位顯赫的帝王家族淪落到弃國逃亡的命運,後來他們各自分散,亡命天涯,其中有一支族人逃往豐都縣包鸞鎮。一個曾經擁有帝王血統的家族,就這樣藏於深山之中,不為人知。

在中國的歷史長河中,元代因為起源於草原遊牧部落,對文化的重視成度相對不高,流傳下來的史料相對較少,史學界對元代歷史研究缺乏真實史料,囙此這些古墓的發現對元史的研究具有極其重要的價值。

時過境遷,銅礦山依然存在。它見證了猿家洞的變化,見證了四川紅軍二路遊擊隊的成長,也見證了顯赫的帝王家族後裔在這裡隱姓埋名的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時代在變,但銅礦山依然沒變。

▌文章來源:豐都縣融媒體中心記者:何韻婷

▌聲明:除原創內容及特別說明之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圖片均來自網絡及各大主流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對內容有抗告,請聯繫我們删除。為此深表歉意。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