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平:董事長回鄉當起村支書

河北 101℃ 0
摘要:在安陸市王義貞鎮朱橋村,有這麼一比特能人,他不在公司當董事長,毅然回鄉任村支部書記,放弃百萬的年收入,只為一件事:把家鄉建設好。王建平1969年出生朱橋村,1987年,高中畢業的王建平和許多創業者一樣離開了家鄉,去往廣州等地工作。懷着這樣的情操,2010年王建平毅然决定回到村裡並當選村支部書記。

王建平:董事長回鄉當起村支書

在安陸市王義貞鎮朱橋村,有這麼一比特能人,他不在公司當董事長,毅然回鄉任村支部書記,放弃百萬的年收入,只為一件事:把家鄉建設好。

王建平1969年出生朱橋村,1987年,高中畢業的王建平和許多創業者一樣離開了家鄉,去往廣州等地工作。跑過工地,進過工廠,在外打拼多年後,2007年,他在荊門創辦了湖北好潔日用品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生產日用家居品。

在他的努力經營下,公司效益持續上升,公司年產值達4000多萬元,實現就業130多人,每年繳納稅收50多萬元。

在外創業成功的王建平,事業蒸蒸日上,但他從來沒忘記自己的家鄉。每年回鄉過春節,看到村裡全是泥巴路,一下雨到處泥濘,詢問村民得知村裡常年因為窮沒有錢修路、挖塘,他心裡十分心酸。

想起村裡老書記跟他說的話:“建平,你是從村裡走出去的,現在富了,可村裡各方面的條件都很差,你是一名共產黨員,希望你能回村幫幫鄉親們,改善一下村裡的面貌。”

“是啊,人生的價值不是在財富的體現,而是你在這個世界上留下了什麼。如果我通過努力,能够讓家鄉鄉親們生活得更好,那便是價值。”懷着這樣的情操,2010年王建平毅然决定回到村裡並當選村支部書記。

當選村支部書記後,王建平第一件事就是著手清理村級財務。“讓羣衆明白,給幹部清白”。他發揮自己在外的財務專業知識優勢,迅速清理村級債務債權,在較短時間內就收回了村裡多年在外的債權40多萬,一次性還清了村裡多年欠村民的債務10多萬,村裡多年來的債務債權問題得到了解决,財務自此有了一本明白賬。

“要想富、先修路。”財務理清後,王建平深知基礎設施建設是村裡最為急切的要務,為此他多方籌措資金、甚至自己墊錢,在2010年至2015年的五年間,朱橋村新修公路14公里,開挖塘堰18口、開水渠3500米、建泵站6座,解决羣衆當時所盼、所想的最大困難。

朱橋村是一個“四荒”較多的村,鄉親們祖祖輩輩都是面朝黃土背朝天,年復一年守著貧瘠的土地勉强度日。“村集體沒有錢就辦不成事,村民們沒有錢就過不上好日子。”王建平心想一,定要帶領村集體和村民闖出一條路,讓大家過上好日子。

剛回鄉的他投資成立長生堂公司,將朱橋的“四荒”地流轉過來,變廢為寶,發展生態農業。公司成立之初,王建平擔心經營前景不明朗,决定先自己獨自承擔風險,10年到13年公司虧損了50多萬,但村民通過流轉土地增了收。

到2014年長生堂經營穩定開始盈利了,他立即按照“公司+集體+農戶”的形式運作,由長生堂公司、村集體、村民三方共同入股,成立神庵府糧油合作社,長生堂公司以資金和資產入股合作社、村集體以資源入股,農戶以土地、現金、勞動力、荒山、舊房屋折算入股到合作社,合作社具體經營由長生堂公司負責,年底依據經營情況根據股份分紅,對於貧困戶等困難群體,還和他們簽訂保底入股協定。

“公司困難的時候王書記自己承擔損失還給我們流轉費,公司經營好了主動成立合作社讓我們用那些以前沒人要的荒山、舊房入股分紅,王書記真是好人啊,我們一定要好好幹把朱橋建設好!”朱橋村一名村民感慨地說道。

現時,合作社已形成了集5000畝牡丹花觀賞加工、2300畝有機梗米種植、千萬產值古曲酒釀造的三大產業,朱橋村還通過這些綠色產業每年吸引20多萬人次的遊客到村裡觀光旅遊發展農家樂。產業逐步發展,效益也逐步增加。合作社分紅金額達到60多萬元,帶動村集體每年增收8萬餘元,入社農戶年增收1萬元以上,全村46戶133名貧困戶囙此脫貧致富。

合作社成功了,村集體和村民變富了,但離王建平心中“老有所養、幼有所托、居有所樂,人人能分紅”的理想,朱橋還有很長的一段路。憧憬未來,他牽頭製定了《朱橋村休閑旅遊發展規劃》,計畫在未來再花五年的時間在村內建成10000畝牡丹園,2000畝十香果園,500畝四季花卉園,並配套建設養老院、幼儿園,發展農家樂20家以上,將朱橋牡丹園申報3A景區,力爭把朱橋村帶入到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在談到10多年返鄉創業的感想時,王建平說:“這些年在村裡工作還是感覺農村人才少,希望更多在外的才俊回鄉發展或者為家鄉做貢獻;另外一個就是農業產業波動大,希望政府和銀行能更多的支持農業企業發展。“

來源:通訊員劉壯

編輯:何淩晴

稽核:吳焱

終審:葉亞玲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