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城花做媒,四海友城雲端同台

贵州 99℃ 0
摘要:11月15日晚,由廣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廣州市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廣州粵劇院承辦的“花舞四海情”——廣州國際友城文化交流演出,及廣州非物質文化遺產選萃展在廣州舉行。廣州素有“花城”之美稱,晚會以花為主題,以嶺南文化為紐帶,以廣東藝術為載體,以互聯網為通路,連接各友城,展現出異彩紛呈、交相輝映的世界人文風采。

11月15日晚,由廣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廣州市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廣州粵劇院承辦的“花舞四海情”——廣州國際友城文化交流演出,及廣州非物質文化遺產選萃展在廣州舉行。

廣州素有“花城”之美稱,晚會以花為主題,以嶺南文化為紐帶,以廣東藝術為載體,以互聯網為通路,連接各友城,展現出異彩紛呈、交相輝映的世界人文風采。

以花為媒

雲端連接友城

文化是都市的“根”與“魂”,文化也是友城交流合作的紐帶。

廣州是一座具有2200多年歷史的文化名城,自古就是各種文化的交匯碰撞之地。自1979年以來,廣州與64個國家的98個都市建立了友好關係。

為傳播嶺南文化,共建中外友誼之路,廣州市委外辦與市文化廣電旅遊局於2017年共同組建了廣州國際友城文化藝術團。

組建以來,廣州藝術家的足迹遍及印尼泗水、瑞典林雪平、紐西蘭奧克蘭、德國法蘭克福、法國里昂、日本福岡等國際友好城市和友好合作交流都市。

藝術團通過舉辦有影響力的文化交流活動,不僅塑造了廣州開放包容的城市文化魅力,促進了中外人民情相連、心相通,也成為廣州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的對外文化交流品牌。

當前,對外文化交流工作因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受到前所未有的衝擊,廣州國際友城文化藝術團的交流演出也深受影響。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為繼續營造友城間繽紛多彩的多元文化交流盛况,展現各國人民對“美”的追求的共同情懷,表達各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期許。

“花舞四海情”——廣州國際友城文化交流演出採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通過網絡向國際友好城市、友好合作交流都市同步直播。

晚會上播放的廣州國際友城文化交流宣傳片《花開四海雲端比鄰》,便是以花為媒,在雲端連接友城,共賞各地友城魅力。

此外,晚會上,各友城的觀眾還借助多媒體科技共同欣賞了來自韓國光州、印尼泗水、哥倫比亞波哥大等友城的藝術表演。

以花為題

競放廣州城市文化交融魅力

廣州是一座文化薈萃的都市,“花舞四海情”——廣州國際友城文化交流演出以花為主題,以嶺南文化為紐帶,融匯了粵劇、廣東音樂、雜技、木偶、芭蕾、爵士樂、歌舞等多個不同門類的艺文節目。

其中,多個將傳統藝術與現代表演有機結合的節目,不僅盡展廣州文化交融的魅力,更體現了廣州的文化聚集地優勢。

廣東音樂是獨具嶺南特色的音樂形式,擁有多元性與開放性,它常常打破傳統與西洋樂器間的界限,融貫中西。

其中,《月圓曲》以鋼琴、高胡、笛子、揚琴聯合演奏,借用了西方圓舞曲表現中式曲調及情感意境,為聽眾帶來極美的享受。晚會上,外國演奏家博複生Renaat Beheydt與廣東音樂曲藝團的演奏家黃麗萍、麥毅、李志成合奏了此曲。

除了《月圓曲》,《彩雲追月》也是觀眾耳熟能詳的廣東音樂名曲之一,它旋律清新舒展,風格優美抒情,營造出引人入勝的月夜美景。

當晚,由廣州芭蕾文化藝術有限公司表演的芭蕾舞《彩雲追月》將芭蕾與廣東音樂有機結合,抒情地描繪出人民輕鬆寫意的生活場景。

雜技“肩上芭蕾”因完美結合了西方古典芭蕾和中國傳統雜技,開創了雜技表演藝術的新流派,並以“優雅的雜技,驚險的芭蕾”而享譽全球。

當晚,廣州市雜技藝術劇與廣州歌舞劇院歌手萬乘齊合作的雜技與歌曲《you raise me up》,將驚險優美的“肩上芭蕾”與鼓舞人心的英文歌曲《you raise me up》相結合,傳遞出花城廣州奮發向上、自强不息的精神。

眾所周知,貝多芬是歐洲古典樂派代表人物之一,而爵士樂則興起於20世紀20年代美國的流行音樂類型。

廣州節奏樂團演奏的爵士樂《Roll over Beethoven搖滾貝多芬》,將貝多芬的奏鳴曲和爵士音樂結合,碰撞出瑰麗的藝術火花。

立足中國文化

講好廣州故事

在當下共築“中國夢”“講好中國故事”的文化脉络下,“花舞四海情”——廣州國際友城文化交流演出立足中國傳統文化,圍繞非遺傳承,以廣東藝術為載體,引領廣州與友城的觀眾們進行了一場追尋中華文化“根”與“魂”的奇妙之旅。

“有海水的地方就有粵劇”。粵劇發源於廣東、可追溯至明朝中葉,是最早走出國門,流行海外的戲曲劇種之一。

由廣州粵劇院演出的《相遇嶺南》陣容龐大、氣勢恢宏、獨領風騷,展現了粵劇作為嶺南地區唯一進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所獨有的傳統魅力。

木偶戲是我國最古老的表演藝術之一,素有“源於漢,興於唐”的說法。來自廣東木偶藝術劇院的著名木偶表演藝術家崔克勤和他的一眾學生演出了杖頭木偶長綢舞《人偶情》。節目不僅集中展現了杖頭木偶舞動紅綢的婀娜舞姿,更表現了藝術家與木偶的人偶深情。

“落雨大,水浸街……”《落雨大》是一首經典的廣州方言童謠,它傳唱於街頭巷尾,歌曲輕快活潑、朗朗上口。由廣東音樂曲藝團、廣州歌舞劇院呈現的粵曲表演唱《落雨大》,展示了富有南國詩意的生活情調。此外,廣東音樂曲藝團演奏的《嶺南金秋》和《嶺南荔枝紅》,則分別表現了嶺南的醒獅文化和“食荔枝”的人文風情。

與晚會同時進行的,還有蘊含深厚中國文化底蘊的“花舞四海情”——廣州非物質文化遺產選萃展覽,現場展出了粵劇、古琴、廣繡、醒獅等多個非遺展品。當日的晚會與展覽成為了廣州向友城展示中國文化、講好廣州故事的一扇“廣州之窗”。

【南方+記者】鄭慧梓

【通訊員】穗文廣旅穗外事

【作者】鄭慧梓

【來源】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用戶端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