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一優兩高】“冷水”養出“綠產業”

青海 146℃ 0
摘要:大水面網箱養殖。鮭鱒魚養殖產量占全國的三分之一,標準化深水大型網箱面積占養殖總面積的65%,已初步形成沿黃流域冷水魚適度發展產業帶。
  ——生態健康養殖推動我省冷水魚產業高品質發展

 

大水面網箱養殖。

民澤公司水上工作平臺。王玉娟攝

民澤公司鲑鱼3D影像展示台。王玉娟攝

鲑鱼豐收。(本版照片由省漁業漁政管理局提供)

秉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我省積極推廣生態健康養殖模式,高品質發展冷水魚產業。鮭鱒魚養殖產量占全國的三分之一,標準化深水大型網箱面積占養殖總面積的65%,已初步形成沿黃流域冷水魚適度發展產業帶。2021年,圍繞水產養殖轉型陞級、水生生物疫病防治、水質監測、水產品質量安全,不斷加大工作力度,强化水產養殖和漁政監管服務體系建設,加快構建現代漁業生產經營體系,水產品供應穩定。

 生態養殖,助力綠色發展

10月的共和縣龍羊峽鎮空氣清冽,碧空如洗。

青海民澤龍羊峽生態水殖有限公司冷水魚養殖基地水上工作間,一條條鲑鱼被真空泵吸上來。魚水分離後,魚被電擊擊暈後割腮放血,再被傳送帶倒入保溫桶,不斷被冰和冷水覆蓋降溫。不到兩分鐘,1箱300公斤左右的鲑鱼便完成封箱。

這樣的生產場景,是這條現代化全冷鏈宰殺流水線日常的工作。

監控室裏,工作人員通過電腦荧幕,實时觀測往來工作的船隻及每個網箱鲑鱼的生長環境和動態。拉近距離,水面下網箱裏的一條條魚兒清晰可見。

“公司從挪威引進的深水網箱智能化控制監測系統,能實現魚類成長全程信息化監控,可追溯系統覆蓋水質、生長、病源。自動化投喂系統,可以定點定時投喂,還可以根據不同的生長階段設定投喂量,减少人工投喂的不確定因素。”公司總經理吳濟紅介紹。

氣候高寒冷凉、水域水體潔淨的青海省,具有冷水魚養殖的天然獨特優勢。冷水魚產業不僅是我省的新興產業,更是綠色生態產業。隨著全省冷水魚養殖產業的迅速發展,特別是綠色有機農畜產品示範省創建以來,在生態優先前提下,我省進一步加大冷水魚產業轉型陞級步伐,積極推進生態健康養殖模式。現時,青海沿黃鲑鱼健康生態養殖場已發展到27家,網箱養殖面積僅占水庫水域面積的0.07%,產量達到1.5萬噸,占全國鮭鱒魚養殖產量的三分之一。

作為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民澤龍羊峽公司把鲑鱼養殖加工到儲運的全產業鏈納入標準化流程,龍羊峽鲑鱼基地被農業農村部等8部委認定為國家級特色農產品優勢區。

“我們在每個網箱的底部都安裝了殘餌糞便收集器、死魚收集器等環保設施,水質非常乾淨。”望著波光蕩漾的水面,吳濟紅很自信也很自豪,“我們嚴格控制養殖密度,每立方米水體小於6公斤產量。公司每個月都要委託協力廠商進行水質監測,公司自己也要進行嚴格的監測,一年的水質檢測費就要60萬元。經過多年監測,龍羊峽現在水質相比養殖前沒有任何變化。”

在育種、養殖、生產、加工、銷售、品牌等綠色科技漁業全產業鏈上取得不菲成就的民澤公司,是我省冷水魚產業綠色健康發展的生動實踐。

作為省級龍頭企業,青海凱特威德生態漁業有限公司,依託拉西瓦庫區,養殖三倍體虹鱒52.5萬尾,養殖總產量達500噸。企業還同時供應著全省大部分冷水魚養殖企業的魚苗。

“我們嚴格按照一立方米水體產6公斤魚的規定,從孵化到養殖,再到屠宰,每個環節都實現健康養殖。”公司總經理朱仁强說。

資源水域豐富的尖紮縣,生態健康養殖初具規模。尖紮縣聯合水產集團有限公司負責人吳輝告訴記者,“現在是資訊共用,龍頭企業好的做法對我們影響很大。有政府主導和扶持,有科研單位牽頭的技術支援,還有產業聯盟的優勢,冷水魚生態健康養殖模式在不斷推進。”

今年,省農業農村廳安排中央油價補助資金315萬元,用於13個水產養殖重點縣水產推廣體系建設,加快構建基層水產科技部門水產養殖疫病防控、投入品監管、水產品質量、水質環境監測檢測速檢設備設施,常態化開展水產疫病監測預警,水產品飼料、獸藥、獸藥殘留等投入品速檢,補齊基層水產科技推廣服務能力短板,促進水產養殖健康可持續發展。

記者從省農業農村廳漁業漁政管理局瞭解到,圍繞十四五漁業發展目標,我省積極開展生態健康養殖模式推廣,嚴格按照沿黃水庫養殖容量控制指標,合理設定網箱佈局,開展集約化網箱養殖。

現時全省568畝(1畝≈0.067公頃)網箱養殖面積中,自動投餌機、自動洗網機、水質線上監測、魚糞殘餌收集裝置配套達到80%以上。通過實施魚糞收集和病死魚無害化處理等環保措施,進一步提升了節能減排水准,完善了大型網箱鮭鱒魚養殖相關科技標準。27家養殖場全部獲得農業農村部水產健康養殖示範場稱號,22家獲得綠色食品認證。標準化深水大型網箱面積占養殖總面積的65%;鮭鱒魚良種覆蓋率達到95%以上。

  “2021年,我們安排中央油補資金2623萬元支持我省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漁政執法船艇裝備維護、漁業資源養護監測監控、漁業信息化可追溯體系、水產加工流通等項目,加快推進漁業轉型陞級。安排中央預算內資金1900萬元實施省水生生物疫病監控中心和大通縣鮭鱒魚種質資源場建設項目,重點提升我省水生動物疫病防治能力和增强冷水魚供種能力,有效保障全省漁業高品質綠色發展。”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楊林介紹。

為助推綠色有機農畜產品輸出地建設,今年以來,省漁業漁政管理局緊盯網箱養殖場漁業生產安全、生態安全、疫病防控和投入品監管。

  “在2020年組織漁業漁政專家對全省27家養殖場漁業養殖生產評估的基礎上,今年6月我們成立兩個安全生產檢查督導組,再次對省內2個苗種場、19家網箱養殖企業的漁業安全監管責任落實、漁業船舶安全、養殖場評估整改落實、投入品使用管理、生態安全及疫病防控措施等方面進行了專項檢查,提出了整改任務,確保養殖生產安全、生態安全、產品安全。”漁業漁政管理局局長閻高峰對記者說。

 線上線下,構建品牌效應

10月12日,青海民澤龍羊峽與京東生鮮簽署戰略合作協定,在新零售、管道建設、產品研發、物流倉儲、品牌推廣等方面展開全方位戰略合作,實現跨界合作共贏。

“我們看到了龍羊峽水庫的絕美生態環境,純淨的水質,高度智能化自動化的養殖生產流程,這無疑保證了產品的穩定高端品質。”京東生鮮海鮮水產部總經理趙煜表示,作為青藏高原的地標特產和青字型大小品牌,龍羊峽鲑鱼是信心之選。

受疫情影響,消費者的需求、購買管道、消費行為和態度都發生了巨大改變。針對新的消費趨勢,民澤龍羊峽公司不斷調整行銷策略,適配市場消費需求變化和自身發展趨勢。

在公司董事長應米燕看來,“龍羊峽攜手京東生鮮,強強聯合,打造‘政府+龍頭企業+平臺+農戶’合作模式,以銷帶產,深度撬動當地產業帶,為市場提供高性價比的產品,進一步提升了龍羊峽鲑鱼、青海鲑鱼公共品牌影響力,推進了海南藏族自治州乃至青海省內其他優勢農產品品牌建設及大數據行銷行程。”

鲑鱼品牌是青海眾多“青字型大小”綠色農產品品牌的有機組成部分,“龍羊峽”鲑鱼不僅通過了中國綠色食品A級認證,還在今年相繼獲得了ASC國際認證和BAP國際認證,也是目前國內唯一獲准出口的鲑鱼品牌。

“打造青海品牌就是為我們企業自身的品牌創造價值空間。在品牌的市場推廣上,我們發力鲑鱼產品的網上平臺交易,擴大線上交易規模。積極融合自媒體時代短視頻、直播等模式,開創與線下貿易並駕齊驅的線上貿易,提升品牌更廣泛的知名度。”應米燕說。

公司銷售總監湯娟認為,鲑鱼的消費市場主要集中在一線都市和沿海城市,電商無疑是原產地優質農產品對接主要消費區域最便捷有效的途徑,尤其在新冠疫情深度改變了消費習慣和市場需求之後,線上經濟直線上升,宅經濟爆發,龍羊峽與京東的戰略合作恰逢其時。

“依託與國內一級電商平臺合作,青海優質農畜產品可以通過先進的通路傳遞品牌高端形象,為發達地區消費者提供更優質便捷的購物體驗,覆蓋更大範圍的消費市場,製造青海農產品的口碑效應,提升終端客戶黏度,提高消費者對‘青字型大小’品牌的忠誠度。”閻高峰認為。

2021年,隨著國內新冠疫情的有效防控,龍羊峽鲑鱼憑藉穩定的產能和具有競爭力的品質帶動外貿出口逐漸增長。

在國內終端市場方面,民澤龍羊峽公司積極佈局國內商超通路,獨家供應大潤發量販店國產魚銷售,為全國區域的商超網點供貨。隨著通路的佔領,諸多國內高端飯店、高檔自助餐店也開始接受和認可龍羊峽鲑鱼。這既為國產鲑鱼進入高端消費市場開闢了道路,也為“青字型大小”區域優質農產品積累了市場美譽度。

“2021年下半年,公司主要著力於京東生鮮店、抖音的店鋪運營,加大線上投入,深耕品牌和終端市場。並計畫建設鲑鱼產品的精深加工廠,從而帶動青海鲑鱼產業集群快速發展。”公司副總經理李建海介紹。

據瞭解,年內,全省漁業生產銷售得到較快恢復,預計2021年水產品產量銷售達到1.8萬噸,基本恢復到近年最高水准。其中鮭鱒魚產量達1.5萬噸,同比增長7%,主要銷往俄羅斯、歐盟。

“鲑鱼產品市場回暖,國內需求加大,銷售價格已經上漲到每公斤70元左右,同比增長40%,有望實現增產增效的‘雙增’目標。水產品的穩定供應,為青海打造綠色有機農畜產品輸出地提供高品質的農畜產品支撐。”閻高峰說。

“今後,我們要共建青海龍羊峽品牌,助力電商產業鏈發展,更快地將青海龍羊峽鲑鱼,乃至更多的青海農畜產品推向全國,為地方經濟發展貢獻力量。”趙煜表示。

已成為特色優質農產品亮麗名片的青海冷水魚,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畧行程中,將會在更大的舞臺上凸顯出產品優勢,在更高的發展水准上參與國際國內市場競爭,穩步走向高品質發展道路。(王玉娟)

  經濟走筆

讓品牌引領冷水魚“熱”發展

冷凉氣候和純淨無污染的水域,讓青海成為養殖冷水魚條件最好的地區之一。冷水魚產業不僅是青海省的新興產業,更是綠色生態產業。網箱養殖不僅成為了青海的特色產業,而且在農牧業現代化方面走在了前列。“中國養殖的鲑鱼每3條中,就有1條產自青海。”

青海冷水魚產業和漁業資源保護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對高原冷水魚產業和漁業生態保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為百姓提供優質、安全、綠色、生態的水產品,又還百姓清水綠岸、魚翔淺底的秀麗景色”。這也是是大美青海冷水養殖業綠色高品質發展的美好願景。

在“一優兩高”戰畧佈局下,我省將生態保護理念和科學技術推廣貫穿始終。特別是綠色有機農畜產品示範省創建以來,我省明確了以實現綠色有機發展為目標的漁業發展任務、路線圖和工作路徑,圍繞加强科學佈局、轉變養殖管道、改善養殖環境、强化生產監管、拓寬發展空間、加强政策支持及落實保障措施等方面作出全面部署。對水產養殖業的轉型陞級、綠色高品質發展都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作為冷水魚的鮭鱒魚養殖在青海得到不斷發展壯大,不僅成為全國最大的養殖基地,其養殖規模、科技和質量達到國際先進水準。

但我們也要清楚地看到,在冷水魚產業快速發展、產業化發展支撐體系初步建立的同時,也暴露出我省冷水魚品牌建設內涵不清晰及相對滯後等問題。

除去個別龍頭企業之外,我省冷水魚養殖企業規模偏小,形式單一,加工水准處於初級階段,加工工藝落後、產品同質化競爭嚴重,與高端市場需求有較大差距。隨著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宅經濟爆發,冷鏈物流能力更顯薄弱。同時,一些養殖企業抗風險能力較弱,帶動農牧民增收致富力量不强。

我們看到,疫情之下,“非接觸經濟”得以急速升溫,疫情造成水產品流通受阻、產品滯銷,讓水產行業在遭受不利影響的同時,也催生出全新的行業發展趨勢。而線上線下一體化行銷定位是以打造品牌為中心,更加注重品牌效應。

面對短板,我們要夯實產業發展基礎,加强漁業資源和水域生態環境監測、保護,建立健全養殖水域環境監測及生態保護常態化工作機制,嚴格落實網箱養殖容量控制。

要以樹立負責任漁業理念統領青海冷水魚產業可持續發展,以綠色發展為主線,大力推廣生態健康養殖模式。建立冷水魚安全追溯體系,提高從水產苗種到餐桌全過程監管能力,提升全鏈條質量安全保障水准,推進“互聯網+”監管模式。

要加大政策支持和資金投入,加强基地建設,進一步改善良種生產和供應。强化科技支撐,加快新技術、新模式、新裝備的推廣應用。扶持壯大龍頭企業,充分發揮龍頭企業帶動示範作用,培育和壯大一批新型漁業主體。

要加大合作協調溝通力度,進一步加強產學研合作,持續推進產業人才隊伍建設,培育更多人才,提升縣級水產站的服務能力。舉辦養殖技術培訓,培育掌握先進生產科技的高素質農牧民。

進一步加大品牌打造力度,加大品牌行銷推廣力度。告別單打獨鬥,依託產業聯盟,抱團闖市場,提升產業水准和市場競爭力,充分發揮青海的冷凉水體資源優勢。(王玉娟)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