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市“錢包”
財政收入體現了一個都市的錢包厚度,是財力的最佳體現。
前三季度各地市財政收入數據都已經發佈了,今天篩選了一下地級市的排名情况,看看前十强的情况。
整體上,並沒有太大的意外。
十强中,江蘇四席、浙江三席、廣東兩席、山東一席。
全部被GDP的前四各省包圓了。
數量和質量上,江蘇都拔得頭籌。
數量上最多,質量上蘇州和無錫分居第一、第二名,且蘇州的財政收入高達近2000億元,是第三名東莞的三倍還要多。
浙江數量上比廣東多一席,這也不意外:
浙江均富,地市之間實力相差不大;
而廣東除了雙核深圳、廣州之外,唯二的腰部就是本次上榜的東莞和佛山,再無其他實力還行的地市了。
絕對領先的蘇錫沒有常
蘇州的第一完全沒有意外,畢竟作為“宇宙最强地級市”別說和同類型地級市相比了,就是和省會城市相比也有超强實力。
有人說蘇州的企業多是低端、代加工,這裡給兩個數據:
截至上半年,科創板上市企業中,江蘇有56家,這裡面蘇州貢獻了31家,占江蘇一半還多;
北交所首批81企業中,江蘇12家與北京並列第一,比廣東還多2家,這其中蘇州就有4家,與廣州並列第一,比上海還多1家,更是比很多省份都多。
顯然蘇州的錢包不是靠人頭和代工堆出來的。
無錫的表現也不錯,繼續緊跟大哥蘇州之後位列第二名。
對第三名的領先優勢也從去年同期的250億擴大到了今年的300多億元。
逆襲的東莞
增速上,東莞的表現最惹眼。
同年同期,東莞的499.1億元排在了佛山、嘉興、溫州、南通之後,而到了今年,東莞一路過關斬將連超四市,直接坐上了第三名的位子。
這還不是最誇張的,如果是參照上半年的數據,彼時的東莞僅位列第十名,一個季度反超了七市。
東莞的高光源自於第二產業的恢復良好。
在已經公佈的數據中,前三季度東莞第二產業增加值為4205.05億元,同比增長11.4%,兩年平均增長4.4%。
具體看,東莞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3585.14億元,同比增長11.3%,兩年平均增長3.8%。行業恢復態勢良好,34個大類行業中,30個行業增加值兩年平均增速正增長。
而這,才是東莞逆襲的根本。
題外話
可能有人已經注意到了,十强中只有廣東的東莞和佛山是三級財政,而其他地市都是二級財政。
簡單說下,三級財政說白了就是除了要上繳zy之外,還有上繳省裡一部分,而二級財政則沒有後一個步驟。
也就是說,三級財政相比二級財政會導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較低,這客觀上對東莞和佛山與其他幾市來說可能並不公平。
當然也會有人說,三級財政會有回撥,但從實際情況看,東莞和佛山估計拿到的可以忽略不計了。
——————————————————————————————
讀後點贊、月入百萬!
我是@財經朱八戒,歡迎關注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