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黴長毛!吃出蟲卵!知名網紅零食被投訴,很多龍江人買過……

黑龙江 120℃ 0
摘要:有網友在微博發文,“薇婭直播間買的三只松鼠每日堅果變質發黴”。又有網友發文稱,天猫量販店買的三只松鼠手撕麵包“居然發黴”,照片顯示深灰色塊狀黴斑清晰可見。關於產品客訴具體由客服部門溝通,原因暫時不明。公司會內部調查,給消費者一個交代。具體來看,此次檢查為“抽檢”,抽樣單位名稱為“天猫量販店”,樣品名稱是“開心果”,不合格項目為“黴菌”。

“雙11”剛落幕

“網紅食品第一股”

三只松鼠的投訴就接踵而至

11月12日

有網友在微博發文,“薇婭直播間買的三只松鼠每日堅果變質發黴”。

11月13日

又有網友發文稱,天猫量販店買的三只松鼠手撕麵包“居然發黴”,照片顯示深灰色塊狀黴斑清晰可見。

對此

三只松鼠方面回應

關於產品客訴具體由客服部門溝通,原因暫時不明。公司會內部調查,給消費者一個交代。

實際上

僅10月以來

三只松鼠在多個平臺的食品問題

投訴就達數十起

與居高不下的投訴伴隨曝光的

還有三只松鼠營收下滑的消息

這個知名網紅零食品牌

到底怎麼了?

板栗牛肉粒發黴

水果罐頭巴旦木吃出蟲子

11月13日,網友“菲比喵嗚悅”在微博投訴:“天猫量販店買的三只松鼠手撕麵包居然是發黴成這樣的…包裝都沒有打開哦,按照食品安全法不得賠1000???”

並配上了兩張麵包圖片,黴點和大塊黴斑清晰可見。

11月12日,網友“三千天真”投訴,“薇婭直播間買的三只松鼠每日堅果變質發黴”,且“商家死不承認”“說我已開袋的變質堅果無法作為證據,不能按照食品安全法進行賠償”。

11月6日,網友“咪嘞個咻”投訴,“買了個三只松鼠的牛肉粒,打開第一包就發黴了”

從其配發圖片看,牛肉粒大面積發黴長毛。

黑猫投訴平臺上的投訴也涉及產品發黴變質、長毛、“水果罐頭吃出蟲子”,巴旦木產品“吃出蟲卵”等問題:

多次被食安部門通報

部分名額超標340%

記者進一步査詢發現,早在2017年,三只松鼠就曾因食品安全問題登上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現已合併到市場監管總局)的“黑名單”。

2017年8月15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發佈3批次食品不合格情况,其中就包括三只松鼠開心果,而不合格的原因為黴菌超標。

具體來看,此次檢查為“抽檢”,抽樣單位名稱為“天猫量販店”,樣品名稱是“開心果”不合格項目為“黴菌”。黴菌檢查結果為“70CFU/克”,而標準值上限是“25CFU/克”,三只松鼠該批次開心果黴菌超過標準值上限180%。

除此之外,天眼查資料顯示,三只松鼠2020年5月23日生產的“開口松子”,在重慶某量販店被抽查出不合格。具體名額是“過氧化值”,標準值是每100克不超0.5克,但該批次抽查樣品達到每100克2.2克,超標340%。

因為產品責任糾紛問題,三只松鼠屢屢與消費者發生訴訟,天眼查資料顯示,三只松鼠的各類司法和行政風險達到四百多條。

行銷費用持續高增

營業收入卻下滑

三只松鼠是一家典型的靠行銷驅動的公司。2012年6月,三只松鼠上線,此後7年踩中風口的三只松鼠“飛起來了”,總是以刷屏姿態出現在電視劇植入廣告中及行銷號推廣,2020年與薇婭的直播合作就超過50場……

在電商平臺的流量加持下,該品牌從一個初創小品牌逐漸成長為年營收破100億的超級網紅。與此同時,“推廣費及平臺服務費”持續高燒不退。

據統計,三只松鼠的“推廣費及平臺服務費”在2017年到2020年間分別是2.87億元、3.93億元、6.60億元、9.61億元,同比漲幅依次為36.93%、67.94%、45.61%。而今年上半年,“推廣費及平臺服務費”已達到7.21億元,相比去年同期的3.98億元,激增81%。

但持續的行銷費用投入,對銷售額的拉動卻出現了明顯的遞減。

資料顯示,2018年、2019年,三只松鼠的營業收入分別為70.01億元、101.73億元,同比分別增長了26.05%、45.30%。然而,到了2020年,儘管“推廣及平臺服務費”增長45%,但全年營業收入僅錄得97.94億元,較2019年下降了3.72%,這也是其成立以來首次出現營收下滑的情况。

據今年8月報導,三只松鼠半年報資料顯示,今年上半年,該公司實現營業收入52.61億元,與上年同期持平。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為2.64億元,雖然大幅增長72.10%,但與2019年同期相比,僅增長236.47萬元。這意味著,近3年公司主營業務淨利潤原地踏步,與休閒食品整體市場增幅差距拉大。

與持續燒錢做行銷相比,三只松鼠在產品上一直是外包,其實歸根到底是靠著電商流量在做一門“貼牌生意”:由多家供應商共同供貨,然後統一貼上“三只松鼠”的品牌標籤對外銷售。

但這樣的“貼牌模式”模式,天然决定了其沒有能力深入到加工過程的每一個細節中,加之品類繁雜,品質管制難保不出現漏洞,這導致三只松鼠多次因產品品質問題而被用戶投訴、被有關部門處罰。消費者不會關心究竟是哪家代工廠惹的禍,既然貼上了三只松鼠的品牌,那就得三只松鼠負責。其結果就是三只松鼠品牌知名度難以轉化為品牌美譽度和忠誠度。

來源:上觀新聞、中國基金報、經濟日報、廣州日報、新聞晨報

編輯:馮子時

稽核:薑明

統籌:林青

這些內容你可能也感興趣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