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城美女多是眾所周知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呢?有的說是火鍋的美顏功效,有的說是巴山夜雨的滋潤,有的說是兩江環抱的風水養人;
小編覺得這通通都不對,山城美女多靠的是基因,是基因,靠的是八次移民混血造成的優良基因!
秦漢三國第一次混血
秦代重慶的移民是隨著秦朝大一統的中央郡縣制在重慶的確立展開的。秦在重慶設立巴郡,開始向重慶大規模移民。西元前314年,秦國以張若為蜀守,“移秦民萬家實之”。秦滅六國後,秦始皇又遷六國豪富入蜀,富豪到來當然美女自來。
兩晉南北朝第二次混血
兩晉南北朝時期是我國歷史上北方民族大融合的時期,也是北方移民從北向南遷徙的一個重要時期。中原貴族的優秀基因和重慶本地土著結合,形成新的混血族群。
隋唐兩宋第三次混血
隋唐時期的外省移民進入重慶,主要借助於唐朝中期唐玄宗逃蜀和唐朝末期唐僖宗逃蜀而形成的兩次移民高潮,大量皇族拖家帶口來到重慶。北宋時期,在王全斌平蜀的過程中便有大量軍事移民進入重慶,這些軍事移民的籍貫主要是北方籍的。南宋時期,中國政治經濟重心開始南移,一方面迫於北方軍事的壓力,大量北方移民為躲避戰亂,紛紛南下到經濟條件較好的重慶。
元,明,清朝時期內遷第4次混血
元末明初,由於連年戰亂,重慶人口下降嚴重,大量的東南地區的移民開始以各種形式遷入到四川重慶等地區,明朝形成了歷史上第一次“湖廣填四川”運動。
清朝湖廣填川第5次混血,明末清初,由於歷經戰亂,清政府據此實行移民墾荒。湖北、湖南、廣東、廣西等十餘個省的大量移民從川江水路進入川東,形成了歷史上第二次“湖廣填四川”運動。
據重慶海關統計,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重慶都市人口約為30萬人,都市人口規模已超過作為四川政治中心的成都,成為西南第一大都市。
抗日戰爭第6次混血
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後,戰區的高等院校、學術文化機构和人們紛紛內遷到重慶,這次移民來的都是中華民族的精英人群;有權有錢的,才有可能買到一張“諾亞方舟”船票,來到重慶。
首先是戰時北平、上海、天津、南京等地的高等院校紛紛內遷,建立抗戰教育基地。其次是伴隨著抗戰的行程,戰區的許多學術文化機构及文化名人也紛紛內遷到重慶。再次是戰區的人們為躲避戰亂,攜家帶口遠赴重慶。
隨著源源不斷的戰區移民的湧入,重慶的人口急劇增長。1946年重慶人口新增到124.5萬人,為有史以來重慶人口的頂峰,其中移民人數達80萬人以上。
重慶作為陪都,當時全中國大江南北的社會名流全部集中到了重慶,比如軍政要員的姨太太,某資本家的小老婆,從遺傳學來說,也為重慶留下了良好的基因,還有就是和越遠地方的人結合的後代會更聰明、更漂亮、更健康,從此,重慶的美女也就越來越多了。
中蘇冷戰時期,三線建設第7次混血
20世紀60年代,因中蘇冷戰;為防止遭遇核戰,開始的三線建設,是一場以戰備為指導思想的大規模國防、科技、工業和交通基本設施建設。
當時除了工廠外,還遷了許多研究所來重慶,如現在的重慶煤炭設計研究院、59所、62所、機械部第三設計院、中國科學技術情報所重慶分所等。重慶現在有影響的大企業、科研院所基本上都是那時奠定的基礎。據統計,三線建設時期內遷移民主要有來自北京、上海、遼寧、廣東等12個省市約50萬人。
三峽大壩建設,百萬大移民第8次混血
在經過長達40年的論證後,1994年,舉世矚目的長江三峽工程正式開工建設。與之伴隨的百萬大移民成為三峽工程成敗的關鍵,堪稱“世界級難題”,任務十分艱巨。原測算整個三峽工程涉及113萬移民搬遷,其中六分之五在重慶(約94萬)。
截至2009年底,重慶市實際累計搬遷安置113.8萬人,跨越兩世紀、持續18年的三峽工程大移民宣告結束,曾經橫亙在中國政府和三峽建設者面前的“世界級難題”終告破解。
結語
吉林大學孫正聿教授在課堂上公開講到:“重慶美女多,靠的就是多次移民的混血!”確實,改良基因的最佳方法就是混血,重慶作為中華民族永遠的大後方,每逢戰亂都要迎來一大批躲避戰爭的精英。唐宋動亂,北方貴族遷入;抗戰動亂,民國貴族遷入。
東南西北四面八方的人都來到這裡,加之這裡氣候宜人,很少有地震、洪澇災害,讓定居在這裡的人內心踏實、愉悅,來了就再也不想走了;魚米之鄉自給自足,想不出產美女都很難;歡迎大家來重慶打望,來重慶定居。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