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發現唐鄭乹意及夫人柳氏墓
《收藏界》2012年07期關林
2012年5月27日,西安市文物保護考古研究院在長安區郭杜產業園進行發掘時,發現一座葬於唐貞觀十四年(西元640年)間的夫婦合葬墓,該墓出土了具有典型時代特徵的陶俑、銅鏡、銅錢等器物百餘件。
此墓為長斜坡墓道單室土洞墓,平面呈“甲”字形,坐南朝北,由墓道、3個天井、3個過洞、甬道、封門、墓室組成(圖1)。
墓室平面呈方形,四角攢頂(穹窿頂),南北水准長300釐米,東西長328釐米,殘高160釐米。墓室西半部埋葬墓主人夫婦,仰身直肢葬,骨架已朽成黃色粉末,僅殘存頭骨,夫人頭骨可見有銅簪裝潢。東半部則陪葬有大量的隨葬品(圖2)。隨葬品有:灰陶罐、黃釉陶罐、鼓吹騎馬儀仗俑、武士俑、文官俑、風帽俑、小冠俑、胡人俑、侍女俑、銅鏡、銅錢、陶串珠、水晶串珠、銅簪花、青石墓誌等(圖3-1,3-2)。
彩繪騎馬俑:俑頭戴卷沿平頂帽,兩側下垂蔽耳,內著窄袖戎衣,雙手原持有物,已佚。
彩繪騎甲馬俑:形制獨特。俑頭戴尖頂盔帽,僅露臉部。上身肩甲戎衣,下著戰裙,長靴踏蹬,左手作牽?狀,右手置於腹前。馬亦披甲,背部設鞍(圖4)。
幞頭俑:幞頭頂部寬扁,兩角系於腦後,另兩角反結於頭頂上,上著對襟長衫,下穿褶,腰系帶。
籠冠俑:籠冠寬扁,小帽低斜,穿交領寬袖衫,下著裳,右手置於胸前,左手下垂,長袖貼身後拋(圖5)。
侍女俑:身材修長,秀眉鳳目,高髻平闊、高聳如冠,身著長裙,裙腰高齊胸口,姿容嫺靜端莊。高髻是當時極為流行的一種髮式,且樣式變化無窮。如萬楚詩句“托花向高髻”。其中更有盧微君的“城中皆一尺,非妾髻鬟高”等,都生動、形象地描繪出了高髻、高鬟的風采(圖6)。
三段式神獸鏡:圓形,鏡面稍凸,寬邊緣飾有雙線三角紋、卷雲紋及小連珠紋,半圓鈕,圓鈕座。鈕座外橫向兩道凸棱鏡面分為上、中、下三區。上區為高浮雕端坐的東王公與西王母,有兩瑞獸分列兩邊;中區鈕座兩邊分別列坐東王公及西王母,身邊各有一侍者;下區中間部位為手執杖的東王公與一羽人,兩旁分別環列瑞獸。之外為一隸體的銘文帶,首尾以小連珠紋相隔。再外一周短分隔號紋。銘文曰:“惟漢始興,世有九長,東夫西母,九子顯章幽,凍銅錫耳,金精,保守福祿,比特父宜兄,男尊女貴,□(死)內璜璜”。直徑15.7釐米(圖7)。
墓誌一合。由蓋、志兩部分組成,青石志。蓋為方形盝頂,頂面拋光,素淨無銘。刹面較窄,陰線刻朱雀、玄武、青龍、白虎四神,周圍飾山石、草木、雲氣紋。志方形,志文楷書,27行,滿行26字,共667字(圖8)。
據墓誌記載,墓主人鄭乹意,字恭禮,滎陽人。官銜為鷹揚郎將(隋大業三年,即西元607年,改府兵制的軍府名稱,以驃騎府為鷹揚府,主官驃騎將軍,改稱鷹揚郎將,正五品),是系漢晋以來的名門之後。祖父鄭偉,歷任魏通直散騎侍郎、襄城郡開國公(食邑兩千戶)、北徐州刺史、內軍將軍、滎陽太守、周儀同三司、內史大將軍、江陵等十五州總管,(宜)、華二州刺史,少府贈大將軍大都督、司豫洛相翼五州諸軍事、司州刺史,諡肅公;父鄭大士,曾任周儀同三司、襄城郡開國公、驃騎將軍、隋開府儀同三司、渠州諸軍事、渠州刺史。墓主人於隋大業八年(西元612年)四月十七日薨於府舍,享年五十二歲;夫人柳氏,隋昌州刺史之女,以大唐武德六年(西元623年)十月七日卒於私第,享年五十七歲。大唐貞觀十四年(西元640年)正月廿三日合葬於雍州長安縣高陽之原。
該墓葬帶有明顯的隋唐時代墓葬的形制特點。隋代高等級墓葬,多流行長斜坡式墓道土洞墓,且設有天井、過洞,天井一般口大底小,呈漏斗狀,過洞均有收分。
北魏以來的喪葬文化及文物制度,經隋代沿襲、變革至唐代,在北方地區呈主流趨勢。尤其在隋唐時期,它是中國封建社會發展行程中的鼎盛時期,其政治、經濟、文化等諸多方面均達到盛况空前的程度。由於人們物質生活水准提高,不但生時注重享受,“視死如生”的觀念更為强烈,死後也要有大量的隨葬品。因而在隋、唐時國力强盛時期,無論是帝王陵、貴族墓,抑或是平民百姓墓,隨葬品種類很多,陶俑成為其大宗,突出表現墓主人的出行儀仗,騎馬儀仗俑群成為流行元素。初唐時期陶俑體態較為清瘦,質地多為紅陶,依然保留了北朝以來陶俑的一些特點。隨著社會生產力的大力發展,物質條件的提高,逐漸在隨葬品中呈現出積極向上、繁榮昌盛的社會風尚。隨葬品的雕塑,通過具體的形象刻畫,表現了封建社會興盛時期廣闊的生活景象。
唐初國家較為安定,經濟也逐漸恢復,人們開始注重精神文化的需求,將視線轉向文化藝術領域。出土的銅飾及飾品,就反映了當時人們安居樂業的穩定生活。囙此該墓的出土為研究隋唐時期考古學文化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