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辦公廳發佈
《關於開展第一批城市更新試點工作的通知》
决定在全國21個都市(區)
開展第一批都市更新試點工作
銀川市位列其中
試點工作自2021年11月開始
為期2年
作為首批試點城市,銀川市以都市體檢結果為導向,以改善人居環境、補齊都市短板、提升都市品質、治理“都市病”為覈心,對症下藥,主動開“藥方”,提前出臺《銀川市都市更新三年行動實施方案(2021-2023年)》,著眼於讓人民群眾在都市中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01
要把握內涵走好更新路
對於都市更新如何“更”又該怎麼“新”,記者從牽頭部門銀川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瞭解到,都市更新將以改善居住品質、完善城市功能為主要目標,優化並提升城區功能性。
主要圍繞老城區更新做文章,因地制宜開展科學規劃引領、都市動脈暢通、基礎設施攻堅、人居環境提升、生態功能修復、精細管理突破、歷史文化保護、醫療資源提質、教育資源優化九大專項行動,加快補齊各類市政基礎設施短板,注重生態環境保護及藍綠空間提升。結合歷史文化保護,積極推進特色街區及完整社區建設,優化教育及醫療資源,真正踐行“人民都市人民建,人民都市為人民”重要理念,回應羣衆期盼,解决補齊城市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等突出問題和短板,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體人民。
通過老舊社區的改造,銀川市也打造出了一批以興慶區天成社區為代表的改造典範,原本過去功能不全的“老破小”,如今蛻變成了設施完善、擁有智能化設備的全新社區,基礎設施功能得到完善和提升。
除了老舊社區內部的陞級,通過都市更新還將對老城區周邊的配套進行提升,新規劃的項目用地上就有幼儿園、小學、商業等公共項目,也是持續提升城市功能和豐富群眾生活的必要舉措。
02
要留住都市特色深挖記憶
為更好地加强對都市空間立體性、平面協調性、風貌整體性、文脈延續性等方面的規劃和管控,留住都市特有的地域環境、文化特色、建築風格等“基因”,銀川市在實施都市更新中注重歷史文化的挖掘、歷史建築的保護和利用,以及特有的地域環境和歷史元素,留住都市記憶,打造具有銀川歷史文化內涵的唐徠記憶興仁巷、鼓樓片區等特色街區,不斷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和美譽度,實現對都市歷史的保護與傳承。
同時,銀川市製定了都市更新(含海綿城市建設)績效考評細則,圍繞都市更新九大專項行動,全面梳理、謀劃建立了都市更新三年行動項目庫,並實施動態更新調整,確保實施的可持續性。
截至目前,2021年都市更新工作中——
金波街、後海路、團結路等28條市政道路已基本完成,路網結構及出行環境進一步提升;
治理完成道路交通組織、標誌標線192處不規範問題,實行綠波協調主次幹道42條,民族街賀蘭山路等15處路口微改造,道路交通水准進一步提升;
完成瀋陽路高架橋下、文化城西側、公交公司後院等4處停車場建設,新增停車泊位1666個,公共服務能力不斷提升;
積極申請到位老舊社區改造中央和自治區補助資金共26305萬元,高標準、高品質開工建設75個、改造面積151萬平方米老舊社區,人居環境不斷改善;
《銀川市海綿城市建設管理辦法》《銀川市市容市貌秩序規範》《銀川市戶外廣告設施設置管理規範》等檔案相繼出臺,都市精細化管理水准邁上臺階。
,,03
探索都市更新市場化運作
此次銀川都市更新,將通過先行先試,根據對各縣(市)區範圍內綜合基礎條件、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等因素,確定條件相對成熟的項目作為都市更新示範專案。
下一步,銀川市將儘快啟動都市更新規劃編制工作,積極出臺都市更新項目配套政策,加快完善頂層規劃、健全制度保障體系。同時,積極探索市場化運作,由轄區政府先行開展與國家政策性銀行的合作,以條件成熟的片區重點專案為抓手,推動形成整體打包、項目統籌、綜合平衡的都市更新市場化運作模式,總結並推廣可複製、可推廣、永續的工作經驗。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