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能力是都市高品質發展的必備要素。
日前,浙江省統計局、浙江省科技廳發佈《2020年度浙江省及設區市科技進步統計監測報告》(以下簡稱《報告》),詳解了全省11個設區市創新指數情况。
其中,湖州表現頗為亮眼。《報告》顯示,湖州市創新發展水准較高,且發展勢頭強勁。
湧金君發現,與2019年相比,湖州2020年創新指數提升幅度達32.4,居全省首位,創新指數達到182.2,躋身三甲。
湖州創新能力躍升的背後,是一組貫穿過去與未來的三部曲,記錄著當地從“百坦”到“奮起”再到“趕超”的創新史。
Part.未來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唐朝詩人張志和詩中的西塞山,令人神往。未來,這裡將呈現一番別樣的“風景”。
從高鐵站驅車十餘分鐘,到達湖州市吳興區妙西鎮楂樹塢村。在這個位於西塞山山坳中的坡地村,一個高能級創新中心正在崛起。
2020年,湖州正式發佈“五穀豐登”計畫,在全市範圍內推出五個“創穀”,打造創新發展新引擎。
西塞山科學穀被看做“五穀”龍頭工程。
“科學穀一期正在建設,包括23幢小型科研院所和5幢中型科研院所,預計明年五月開穀。”湖州市科技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建偉介紹道。
眼下,23幢小型科研院所已經結頂,簡潔明快的建築風格與環繞四周的綠水青山相得益彰。
這個在山間“長出”的創新綜合體,不僅有高顏值,更有硬實力。據瞭解,現時,西塞科學穀已簽約落地項目8個,其中科研院所和重點實驗室6個,合作方包括西安交大、浙江大學、中科院、中科大等院校。
其中,與西安交大合作共建的中子科學技術重點實驗室,建成後將成為全球領先的加速器中子源科學裝置。
經濟學家阿伯拉莫維茨曾從科技差距與社會能力的維度,在後發國家追上先進國家這一假說研究中給出四種組合:
科技差距大但社會能力强,則總的增長潜力最大;
科技差距大、社會能力低,則增長潜力最小;
科技差距小但社會能力强,則處於超越先發國的狀態;
科技差距小、社會能力低,則由於科技與制度的惰性,將由發達走向衰退。
湧金君認為,這同樣適用於都市。而“後發”的湖州,正處於“超越先發”的狀態。
隨著西塞科學穀的建設,當地人將耳熟能詳的詩句巧妙地修改為“西塞山前博士飛”。
科學穀吸引的優質創新資源要素,正不斷縮小著湖州與“先發地區”的科技差距。
一系列正在佈局的科技轉化路徑則彰顯著湖州的社會能力。
今年6月,湖州依託市科技局、產業集團成立全省首個科技發展集團,並與中金資本設立了30億元的科技發展基金,盤活整條科研產業鏈;同時,與中科大深度合作成立成果轉化中心,推動科技成果產業化應用。
西塞山科學穀就像窺探湖州創新發展未來的一扇視窗,窗外延伸出更加廣闊的空間——
今年4月,與杭州相鄰的德清,被納入杭州城西科創大走廊北翼中心。湖州也將以德清為楔子,謀求與這一全省創新“策源地”的深度融合,將創新能級更進一階。
Part.現在
湖州創新能力如何實現躍升,並躋身全省第一梯隊?在《報告》中能找到答案。
創新指數是衡量地區科技創新能力的綜合性指數,由科技投入、技術創新、科技產出、轉型陞級、創新環境5個領域34個名額構成。
湖州在其中三個領域的表現引起湧金君注意:
2020年,湖州科技產出指數達到251.4,比上年提升78.4個點,是對創新指數提升貢獻最大的領域;轉型陞級指數為241.9,貢獻僅次於科技產出;創新環境指數小幅提升。
科技產出或直接服務於產業發展,或以基礎研究的形式推動科技變革。這一方面,湖州下了大力氣。
前不久,第十三届中國國際航空航太博覽會上,浙江省渦輪機械與推進系統研究院的XBL100輕型運動飛機亮相,收穫不少關注與好評。
這個落戶德清的研究院,是當地圍繞主導產業和新興產業,加快引進培育的產業技術研究院之一。
從最早的產學研合作,到如今的研究院落戶,與大院名校“聯姻”已經成為湖州快速補足創新能力的一張“王牌”。
截至目前,湖州已累計引進國內外大院名校共建新型研發機構43家,財政資金投入5.04億元。
轉型陞級指數直接體現了湖州產業的“改頭換面”,尤其是製造業。
湖州製造業占GDP比重高達40%,製造業質量直接决定經濟社會發展的質量,製造業創新反映了全市的創新導向。
在製造業中,湖州基本遵循了存量提檔陞級,增量高新專精的原則。
走訪湖州企業,不僅能看到土生土長的恒林股份深耕綠色家居,實現生產科技和跨境業務上的雙提升,久立特材打造行業頂尖實驗室,在新材料領域尋求突破;還能看到譬如藍箭航太、我武生物等增量企業在高端裝備、生命健康等新興產業開疆拓土。
湖州在做好培育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省科技型中小企業這些“規定動作”的同時,還有自選動作——培育“高技術、高成長”企業。
位於南潯區的浙江睿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就是正在成長中的科技型企業,每年公司都會拿出銷售額的5%以上投入科研。
創新環境指數逆勢上揚,則印證了湖州近年創新提速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政府適時、優質的政策供給。
政策供給力,是一個區域能够持續保持創新活力的關鍵。湧金君曾撰文詳解過湖州非同一般的政策供給力:
“湖八條”“湖九條”“人才新政4.0”,近年來,湖州穩發展促創新的政策一波接著一波,打造出“低成本創業之城”。
不久前,湖州更是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出“湖十條”,構建“重大創新平臺—市場主體—人才”三位一體的全生命週期創新生態。
4月,中國工程院院士劉正東“全職入駐”久立特材,這讓公司在高端不銹鋼管、超超臨界鍋爐管等關鍵戰畧新材料上的研發按下了“快進鍵”。
久立集團副總經理施泉兵坦言,近幾年,企業引才力度加大,最大信心就是來自引才政策的利好。
圍繞人才招引,今年,湖州再次陞級“南太湖精英計畫”,聚焦數位產業、高端裝備、生命健康和新材料四大新興產業,大力招引海內外人才。
探索暢通免評審引才通道,實行薪水薪酬認定、創新創業大賽遴選認定、區縣舉薦認定等六大認定機制,讓人才能更加專注於創新研發。截至今年9月底,湖州已新增海內外高層次人才764名。
從底層科研到產業轉型到政策供給,這三個名額讓湖州的創新能級躍升有迹可循。
Part.過去
曾幾何時,在浙江經濟的創新版圖上,湖州表現不算出挑,在上世紀末期也掀起一場關於思想解放、創新發展的討論。
1994年3月27日,《湖州日報》頭版頭條,一篇名為《為了太湖“不再傾斜”》的文章刊登,一石激起千層浪。
對湖州發展中的癥結,文章犀利地寫道:
太湖的傾斜,並不僅僅是經濟數位的傾斜。觀念上的相對滯後,思想上固步自封,心理上容易知足,貪求安逸,一句話,觀念還沒有站在時代進步的前沿,思想還不够解放,是造成太湖傾斜的根本原因。
彼時的湖州,各地對創新發展出現懈怠,怕做“出頭椽子”,怕丟烏紗帽,總愛跟著別人後面轉成為常態。
但從歷史中可以發現,創新精神其實根植於湖州人骨子中。
南宋時期,“蘇湖熟,天下足”的諺語彰顯了湖州全國經濟中心的地位。
背後原因,除了得天獨厚的地緣優勢,與當地水田農具的改進、農業耕作科技的成熟,以及稻麥輪作的推廣密不可分。這些都是在農業中積極主動創新所致。
到清光緒年間,湖州南潯湧現“四象八牛”。
劉大均所作《吳興農村經濟》中提到:“南潯以絲商起家者,其家財之大小,一隨資本之多寡及經手人關係之親疏以為斷。所謂‘四象、八牛、七十二狗’者,皆資本雄厚,或自為絲通事,或有近親為絲通事者。”
一地同時出現這麼多富商巨賈,自然離不開當地人的拼搏與創新。
骨子中的創新精神,讓《為了太湖“不再傾斜”》中的湖州,看起來更像是在創新發展的大潮中“打了個盹”。
文章刊出,湖州重新審視創新發展的必要性與重要性。
隨後,便是一系列二三產聯動發展,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破題綠色協同發展的組合拳,一直延續至今……
這湖州創新三部曲的第一個樂章,不算激昂。
但隨著“未來篇”奏響,再體會這段先抑後揚的引子,讓人們對湖州創新發展的未來有了更多期待——
從“傾斜”的太湖到“五穀豐登”,湖州觸底反彈謀創新,還將劃出怎樣令人意想不到的上揚弧線?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