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丨21世紀經濟報導(ID:jjbd21)
作者丨吳文汐何柳穎
編輯丨周上祺
圖源丨圖蟲
“春節以來中藥材漲價就特別明顯,因素是多方面的,疫情、運輸不便、天氣影響等等。就比如鄭州一場大雨,生地就直接從每千克13元漲到現在40元。”11月7日,安徽亳州中藥材市場經銷商侯小金告訴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
作為中國“四大藥都”之首,安徽亳州是眾多中藥材的集散地,也是中藥材價格市場的“晴雨錶”。據瞭解,春節過後,安徽亳州的中藥材絕大部分品種價格都出現了明顯上漲,“以馬錢子為例,春節時候最貴大概在50元/千克,最高價到過220/千克,現在我瞭解到的市場價在100元/千克左右,可以說是翻倍上漲。”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査詢中藥材天地網的中藥材綜合200指數發現,今年1月1日,這一指數值為2451.86,11月6日數值為2631.33,漲幅為7.3%。“與之前的漲價不同,這輪漲價涵蓋範圍很廣,涉及的品種非常多。”11月6日,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走訪廣州清平中藥材專業市場時,批發商小胡向記者感歎。
中藥材普漲:品種多、範圍廣、漲幅大
11月的廣州,天氣依然炎熱,週六的清平中藥材專業市場卻不如想像中熱鬧。
“從過年開始,我們的(產地)拿貨價就開始明顯上升,包括生地、當歸等品種,受價格影響,進貨量、銷售量也比春節的時候要少。”值得注意的是,受通脹和產新等因素影響,中藥材往年也會出現價格上漲的情况,但此輪漲價似乎不同於往常。上述批發商小胡向記者表示,“之前的漲價一般都是集中在部分品種,但這次是基本都在漲。”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11月7日查閱康美中藥網發現,此輪漲價潮的確呈現出品種多、範圍廣的特點。
資料顯示,江蘇產半邊蓮(規格:統)報19元/千克,月漲137.5%,年漲280%;河南產地黃(規格:統)報40元/千克,月漲幅37.93%,年漲幅247.82%;安徽產牡丹皮(規格:黑皮小統)報22元/千克,月漲29.41%,年漲120%……報價頁面基本是“一片紅中帶零星綠”,價格已然呈現出普漲之勢。
圖源:康美中藥網
此輪普漲緣何發生?
“一是疫情影響下人們的營養需求高、中藥需求較之前大;二防控狀態下部分地區采挖困難、交通不便,順帶提升物價;三是惡劣天氣影響,洪澇災害導致部分產區減產;四是國外疫情封關導致進口貨源不暢。總體而言就是需求上去了但供應减少,價格上升就自然發生了。”侯小金表示。
廣東省中醫院的李醫生亦向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疫情是其中一大影響因素。“此前由於中藥材便宜,達不到商戶期望的效益,中醫藥的市場空間常被擠壓。但疫情期間,人們對中藥材的需求開始明顯增加,但產能無法短時間內恢復,供應跟不上需求,中藥材價格隨之上漲。”
此外,今年下半年以來,北方多地遭遇洪澇災害也是一大誘因。記者注意到,汛情較為嚴重的陝西、河南、甘肅等地,正是漲幅最為明顯的地黃、牡丹皮等中藥材的主要產地。侯小金向記者感歎,“鄭州一場大雨,生地就直接從每千克13元漲到現在40元。”
除以上直接因素外,受訪專家認為市場的“擇優”也間接導致了中藥材價格的走高。
2020年對於中藥材業內人士而言,除疫情外,還有一樁值得關注的事,那就是去年12月新版《中國藥典》正式實施,對中藥飲品標準體系進行了建立與完善,相關規定更為明晰與嚴格,如全面製定飲片中重金屬及有害元素、農藥殘留的限量標準等。
“國家對中藥質量要求提高了,不符合新標準的藥材就沒有了市場價值,中藥材流通量隨之變少,這是價格上升的又一因素。”侯小金認為。
產業終端影響暫不明顯
產地價格上漲之後,商戶訂單和利潤情况受到直接影響。對於商戶來說,為了穩定銷量情况,他們並不能跟從漲價趨勢盲目提價,即使這樣,店鋪訂單和利潤仍被雙雙波及。
一名商戶向記者表示:“產地價格上漲,顧客對於是否下訂單會比較猶豫,我們也只能對應减少進貨量,利潤也被擠壓。”
而順著傳導鏈條看,醫院和零售藥店等終端市場似乎對此次漲價感知並不明顯。記者詢問多家連鎖藥店得知,近期內藥店零售的中藥材並未出現漲價情况。
李醫生亦表示,除人參的價格從1.1元每克調整到1.3元外,未注意到醫院內有其它的漲價情况,“可能也是由於醫院的定價是根據政府的市場指導價格來定的,所以市場價的波動對我們的定價影響一般不會太明顯。”
廣州荔灣區清平中藥材專業市場的店鋪門前冷落攝影:何柳穎
另一方面,李醫生介紹,隨著新一波產新期的到來,中藥材市場面臨用工高潮。“揀藥材、分揀藥材、辨藥等流程分工明細,每個環節都需要對應的專業人才。然而,過去幾年中醫藥發展空間遭受擠壓,導致了中藥材製作工人的流失,現在中藥材市場面臨著用工難的問題。懂得製作中藥材的人員很多都選擇了轉行,或是拋弃了,這種人才現時來看缺口是比較大的,用工成本的新增也可能是導致中藥材價格上漲的誘因。”李醫生對記者說。
對於中藥材價格後市情况,業內人士仍然較為看好。“在疫情聚集起的人氣,實際需求新增的拉動下,可能漲價仍會持續一段時間。且中藥材生產和製作週期長,供給上短期內是無法填補上的。”李醫生說。
“特別是冬天人們的中藥用量一般會更大一些,我認為近期繼續漲價的可能性很大。”侯小金表示。
本期編輯黎雨桐實習生王綺彤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