斬獲國家科技獎,這些威海企業憑啥?

山东 128℃ 0
摘要:11月3日,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京舉行,在這場最高規格的科技獎勵大會上,威海也交出一份閃亮答卷——威海中玻新材料技術研發有限公司等4家骨幹企業4項科技成果獲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位列全省第三。11月4日至5日,記者連線採訪了4家企業的項目參與人,聽他們講述榮獲國家科技獎背後的創新故事,感受“三鏈協同”迸發出的科技動能。

11月3日,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京舉行,在這場最高規格的科技獎勵大會上,威海也交出一份閃亮答卷——威海中玻新材料技術研發有限公司等4家骨幹企業4項科技成果獲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位列全省第三。

11月4日至5日,記者連線採訪了4家企業的項目參與人,聽他們講述榮獲國家科技獎背後的創新故事,感受“三鏈協同”迸發出的科技動能。

威海中玻新材料技術研發有限公司:

坐了二十年“熱板凳”,衝破鍍膜玻璃科技歐美封鎖

“玻璃,是最容不得瑕疵的東西,就連一個小氣泡都會特別明顯。就像我們做科研一樣,容不得一絲誤差。”威海中玻新材料技術研發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劉起英這樣形容和她打了幾十年交道的玻璃。

說起玻璃,很多人覺得和科技創新關係不大。但在劉起英所帶領的鍍膜玻璃生產科技研究團隊手中,一塊玻璃可以被覆上20多層功能薄膜,被賦予保溫、隔熱、節能、導電等功能,而厚度比頭髮絲還細上千百倍。

賦予玻璃如此“膜力”的,正是2001年就開始的“浮法線上氧化物系列功能薄膜高效製備成套技術及應用”項目。早在2008年,從中玻控股威海基地生產線上走出的鍍膜玻璃就被安裝在了北京奧運村。

一塊塊節能玻璃裏,藏著一個鍍膜玻璃研發團隊長達二十年的科研歷程。“之所以立項,就是因為歐美長期的科技封鎖,我們的企業只能花高價進口這種功能性玻璃。”劉起英說,研發團隊和浙江大學牽手走出了一條完全不同的科技路徑,研發覈心裝備,直接打破歐美壟斷,最終捧回了國家科技發明獎二等獎。

每年至少半年都在生產線上做實驗,成天面對的是上千攝氏度的玻璃窯爐……“都說坐冷板凳,我們坐的可是夏天超過50℃的‘熱板凳’。”劉起英說,最難突破的就是如何保證4米寬幅玻璃的功能薄膜的均勻性。

為此,浙大和研發公司團隊一個負責理論研究、一個負責應用實驗,終於獲得重大突破,鍍膜速度達到每秒45納米,滿足浮法玻璃線上鍍膜生產的需求。如今,運用此項科技生產的節能玻璃年產量超過2億平方米,國內同類產品的市場佔有率達60%,年可節約標煤320萬噸,中玻控股威海基地也成為此類產品的最大生產基地。

劉起英說,團隊已經著手研發具有高節能性的智慧玻璃,把更多科技力量注入威海玻璃產業,讓小小玻璃成為助力碳達峰、碳中和的重要資料。

好當家集團有限公司:

高品質、機械化海參加工生產實現從0到1的突破

7家組織參與、16年不懈攻關,構建起海參工業化加工技術體系,實現了高品質、機械化海參加工生產從0到1的突破,直接推動了我國海參產業的轉型陞級……為此,“海參功效成分解析與精深加工關鍵技術及應用”項目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作為項目參與組織的“老大哥”,我市好當家集團有限公司在整個項目研發過程中提供原材料、實驗場所、生產線,並派駐科技人員全程參與。參與項目的好當家國家級科技中心主任孫永軍說:“這個項目是我們對海參功效成分的更深層次的研究。”

早在2002年,好當家就和省科學院生物研究所合作進行由傳統向高端的海參加工管道陞級研究,並在2004年拿到國家發明專利。隨著中國海洋大學、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和其他企業的加入,“海參功效成分解析與精深加工關鍵技術及應用”項目正式立項。

解讀一隻海參的功效“密碼”,是無數科研人員用無數次的實驗換來的。現時,該技術成果已在全國多數大中型海參加工企業得到普遍應用,海參營養保持與精深加工科技體系已與部分上市公司合作,為企業帶來數百億元的增收。

眼下,作為該項目落地的第一家企業,好當家6000平方米的新工廠已落成。孫永軍說:“我們配備了海參系列產品生產線,包括海參口服液、海參膠囊等,還有一條正在調試的海參飲料生產線,我們還通過更加深入的產學研合作,將威海海參產業做大做强。”

威海百合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亞熱帶果蔬迎高值化“春天”

讓荔枝、龍眼、苦瓜、葛根等亞熱帶蔬果濃縮成汁成粉,又能最大程度保留其中的多糖、多酚、三萜等活性物質……威海百合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參與的“營養健康導向的亞熱帶果蔬設計加工關鍵技術及產業化”項目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曾經的亞熱帶果蔬,長期以鮮銷和幹制初加工為主,鮮見精深加工的高值化產品,綜合效益一直不高。”參與項目的百合生物副總裁王麗娜介紹,為解决這一問題,多年前百合生物便與廣東省農業科學院蠶業與農產品加工研究所合作,最終成功分離選取並將果蔬中的活性成分進行改性增效。

2016年,該項目從實驗室走進了工廠,百合生物為研究提供了中試生產線,經過兩個月的實驗後,產品開始上線生產,於2016年中上市,不斷提高市場佔有率。在百合生物,龍眼、荔枝變成龍眼、荔枝全粉,苦瓜變成了不苦的全粉,這些果蔬全粉還可以做成特醫、特膳食品。現時,百合生物生產的葛根提取物大豆磷脂軟膠囊、苦瓜洋參軟膠囊等保健食品已在市場上引起了不錯的反響。

相關產品上市後,百合生物又將市場反應不斷迴響給研究院,從而進行科技改進、產品升級。百合生物和研究院的“雙向選擇”讓相關產品以最快的速度產業化並投向市場,在市場檢驗下不斷進步。王麗娜說:“我們會實實在在做出好的產品,為消費者服務,未來我們將繼續深耕,不斷延長產業鏈,新增產品附加值。”

山東威高骨科資料股份有限公司:

為醫生“鑄劍”,微創便能治癒踝關節

作為全身負重最大的踝關節,一旦出現問題,後果不堪設想。剛剛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的“足踝外科精准微創治療關鍵技術體系建立與推廣應用”項目讓微創便能治癒踝關節成為現實。

“足踝外科精准微創治療關鍵技術體系建立與推廣應用”項目將踝關節作為主體進行研究,體系內包含12項前沿手術科技和配套設施。作為項目團隊中唯一的參與企業,山東威高骨科資料股份有限公司相當於“鑄劍師”的角色,參與項目的威高骨科副總經理王晗說:“要匹配這一系列前沿微創科技,相配套的工具和設備也要做到前沿。”

參與過程中,威高骨科不僅與國內知名醫院組建國家級的創新團隊,還和臨床一線深入配合,針對足踝外科精准微創手術所需的手術工具進行配套陞級,讓器械與醫生達到“人具合一”的狀態。針對植入假體的資料單一和適配度低的問題,威高骨科工程師和醫生團隊深入合作,通過3D列印科技製作出具有生物學功能的個性化假體,並於2016年成功完成了世界首例3D列印距骨植入手術。

截至目前,項目組已完成了足踝精准微創手術7800餘例,手術療效及重返運動率明顯提高,併發症、感染率大幅降低。項目內的部分科技已獲得國際認可,擁有手術指南,也就意味著已經有國內外專家開始借鑒手術管道,嘗試新的科技。

“現時我們也在進行手術機器人的相關研究攻關,致力於讓手術更加精准、更加智慧,這也是和國際接軌的項目。”王晗說,公司將繼續和臨床展開合作,用科技創新為我市醫藥醫療器械等十條優勢產業鏈賦予更多可能。

■科技創新,企業要唱主角、挑大樑

企業在科技創新中處於什麼角色?在威海市國家科技獎的“光榮簿”上,28個獎項基本都由企業摘得,其中還包括兩項科技進步獎一等獎。截至目前,威海市企業創新指數居全省第3比特……由此看來,企業完全可以在科技創新中擔起主要角色、起到主體作用。

千里海岸線,一條創新鏈,一個創業夢。威海市將科技作為產業現代化的關鍵,把企業作為產業現代化的主體,已經形成了一批鏈主型、平臺型、撒手鐧、單項冠軍、專精特新企業。我市還要繼續拿出好政策、好辦法,引導企業用創新理念武裝頭腦,建立企業研發投入遞增獎補激勵機制,根據企業需求進行“定制”培育,為企業唱主角、挑大樑鼓足勇氣、底氣。讓企業在創新中唱主角、挑大樑,不能靠“單兵作戰”,需要“抱團創新”“鏈上協同”。這需要政府搭台、企業唱戲。三年來,我市已搭建起“1+4+N”創新平臺體系,全方位打造政產學研金服用的創新生態。還要繼續優化提升“千里海岸線、一條創新鏈”生態系統,“撮合”產業鏈上的協同創新,讓企業充分發揮科技創新的主體作用,使其成為創新要素集成、科技成果轉化的生力軍。

來源:Hi威海用戶端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