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深入貫徹落實黨的民族政策,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積極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

海南 98℃ 0
摘要:萬山之間,一條條新建的道路連接城鄉,一幢幢具有民族特色的新房鱗次櫛比,一所所現代化學校傳出琅琅書聲,一座座設施齊備的嶄新醫院,為廣大民族地區羣衆解除病痛……這些美麗的畫卷,展現著海南自貿港建設的蓬勃朝氣,也凝聚著海南各族群眾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的精神和力量。海南作為多民族聚居省份,生活著漢族、黎族、苗族、回族等56個民族。

我省深入貫徹落實黨的民族政策,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積極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
和衷共濟謀幸福團結奮進促發展

海南日報記者劉操

萬山之間,一條條新建的道路連接城鄉,一幢幢具有民族特色的新房鱗次櫛比,一所所現代化學校傳出琅琅書聲,一座座設施齊備的嶄新醫院,為廣大民族地區羣衆解除病痛……這些美麗的畫卷,展現著海南自貿港建設的蓬勃朝氣,也凝聚著海南各族群眾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的精神和力量。

海南作為多民族聚居省份,生活著漢族、黎族、苗族、回族等56個民族。現有6個民族自治縣,適用民族自治地方規定的五指山市、東方市,享受民族自治地方政策的三亞市,以及享受民族鄉待遇的10個少數民族聚居鎮,少數民族人口158.3萬,占全省總人口的15.7%,少數民族地區陸地面積占全省陸地面積的48.8%。

黨的十九大以來,我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民族政策,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積極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全力推動全省民族工作高品質發展。

民族團結事業不斷鞏固發展

黨的十九大以來,我省緊緊圍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這條主線,深入開展民族團結進步文宣教育和創建工作,命名了一批示範區示範組織,讓“三個離不開”“五個認同”思想在各族幹部群眾心中深深紮根。

我省出臺《海南省貫徹落實〈關於全面深入持久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意見〉的實施方案》,召開全省民族團結進步迎春座談會、全省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等會議,對海南自貿港建設背景下民族工作進行全面部署。健全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領導小組,細化縣(市)、鄉(鎮)、創建組織三級組織工作職責,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有人抓、層層抓落實的創建工作機制。以“七進”為抓手,大力培樹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教材”,擴大社會覆蓋面,營造各族幹部群眾同心同向同行的濃厚氛圍。

如今,“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過上好日子”已經成為海南各民族共同的理想信念。黨的十九大以來,五指山市人民政府、海南省瓊中女足管理中心等12家組織被評選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賴小靈、楊瑩等12名衕誌被評選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個人”,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陵水黎族自治縣等10個地區(組織)被命名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示範組織”;儋州市和慶鎮歃血結盟紀念園被命名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基地”。

2020年4月,省政府對2015年以來全省各地區、各行業湧現出的認真貫徹落實黨的民族政策、為全省民族團結進步事業作出重大貢獻的模範集體和模範個人進行表彰,授予海口市民族事務局等50個集體“海南省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榮譽稱號,授予何春鳳等99名個人“海南省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個人”榮譽稱號。

省委宣傳部、省委統戰部、省民宗委於2020年9月底聯合印發决定,命名三亞市吉陽區博後村委會等30家組織為“全省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示範組織”,並在三亞市吉陽區博後村委會、海南家園生態農業綜合開發有限公司等組織舉辦了揭牌儀式,進一步擴大了工作的影響力。

近年來,省委宣傳部、省民宗委每年都聯合下發《關於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月活動的通知》,要求結合海南黎族苗族節日——“三月三”,開展民族團結進步文宣月活動。各市縣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充分利用羣衆文化體育活動平臺,如保亭“嬉水節”、三亞市“古爾邦節”、瓊海會山苗族傳統文化節等,開展趣味體育競技、技藝展演、民歌對唱等豐富多彩的活動,弘揚和傳承海南黎族苗族優秀傳統文化,引導各族群眾樹立“三個離不開”“五個認同”思想,築牢民族團結共同思想基礎。

中華民族是一個大家庭,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是各民族的最高利益,也是各族人民的共同願望。海南民族團結進步事業在黨的領導下,面向基層、面向羣衆,充分發揮機關、企業、學校、社區、村莊、軍(警)營、宗教活動場所的主陣地、主管道作用,廣泛引導各族群眾積極參與創建活動,形成“人人瞭解、人人關心、人人參與”的良好氛圍,引導構築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促進各族群眾和諧共生、守望相助。

民族地區經濟發展全面提速

近年來,我省努力推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一步夯實中華民族共同體的物質基礎。

2016年至2018年,海南省確定整村推進貧困村300個,其中民族地方少數民族村莊197個,占全省整村推進貧困村總數的65.67%。截至2020年底,全省民族地區所有貧困戶脫貧、貧困村出列、貧困縣摘帽。

產業支撐力進一步提升,民族地區發展活力明顯增强。我省在民族地區鼓勵困難群眾利用房前屋後空閒地,發展庭院經濟“五個一”,即一塊林地,一片果園、一塊菜地、一群畜禽、一門科技,創建庭院經濟扶貧示範村;積極扶持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做大做强農業農村“三棵樹”(椰子樹、橡膠樹、檳榔樹)種植產業。民族地區農產品電商發展迅猛。

全省各市縣圍繞海南自貿港建設要求,注重將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與旅遊產業有機結合,推動國際旅遊消費中心建設。涵蓋三亞市、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陵水黎族自治縣、樂東黎族自治縣的“大三亞”旅遊經濟圈建設加快發展,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和昌江黎族自治縣旅遊知名度不斷提升。

現時,我省基本完成每個鄉鎮建成1個至2個美麗鄉村示範村,每個市縣建成20個美麗鄉村示範村的建設目標,美麗鄉村建設取得顯著成效。依託民族地區獨特的旅遊資源,各市縣還深入挖掘民族文化內涵,積極推動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建設,帶動少數民族羣衆發展民族風情旅遊產業。我省命名了25個省級少數民族特色村寨,23個少數民族村莊被國家民委評為“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極大地帶動了鄉村旅遊產業發展,拓寬羣衆增收通路。

民族文化教育事業繁榮發展

豐富多彩的海南少數民族文化,是全省各族人民深刻交融、合力建設美好海南的歷史見證。

多年來,海南各民族創作了曲風多樣、種類豐富的民歌,湧現出一批熱愛海南民族語言文化的原生態歌手,他們用獨具特色的海南少數民族語言,將海南本土文化傳遍島內外。

省民宗委2020年面向全國啟動“七個一”海南民族文化作品徵稿。以海南“民族團結一家親”為主題,面向全國徵集“一部長篇小說、一個劇本、一篇報告文學、一首詩歌、一篇散文、一張相片、一首歌曲”等優秀的海南少數民族文化作品。活動共收到各類稿件800多篇,評選各類優秀作品66件。

2020年,省民宗委完成了龍被製作技藝複製項目,通過專業公司將龍被的製作技藝以錄影和圖文的形式全程記錄下來,完成了龍被有史以來的第一次完整記錄。

值得一提的是,22集紀錄片《織錦上的黎族》已通過專家評審。這部紀錄片以每集一個專題、介紹一個黎錦符號、講述一個故事的形式,配以傳承人製作黎錦、專家解說、現場介紹、動畫等,內容十分豐富。

據悉,第十二届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將於2023年在海南舉辦。海南將緊緊圍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高度重視、扎實推進籌備工作,切實把運動會辦成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盛會。

除了引進人才,加快本地少數民族人才的培養,對助力自由貿易港建設也有重要意義。

近年來,我省堅持辦好省級重點中學的少數民族特招班,積極擴大國內高校的“海南少數民族特招班”招生規模,加快發展少數民族職業教育,試行中高職“3+2”連讀、中職與普通本科“3+4”分段培養等改革項目,進一步厚植少數民族學生愛國、愛家鄉的情懷。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本土人才培養工作,堅持培養和引進“雙輪驅動”,積極開展“南海系列”育才計畫申報評選工作。其中,評選“南海工匠”旨在選拔培養一批具有高超技藝、富有創新能力、帶動作用突出的科技技能人才,為在黎錦、椰雕、貝雕、石刻、制茶等民族民間技藝方面有公認絕技絕活的優秀技能人才提供了成長發展的空間。

為了鼓勵人才服務少數民族和貧困地區發展,2017年,省委、省政府設立了“海南省少數民族和貧困地區人才貢獻獎”,對14名長期在海南少數民族和貧困地區工作並作出突出貢獻的人才進行獎勵。

(海南日報海口11月3日訊)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