搖滾樂歌手臧天朔、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師勝傑,都在同一天因為這個病而離開了人世。無數聽過他們聲音的人,如今只能在音像資料中緬懷他們的音容笑貌了。
他們離開的原因,竟然都因為一個中國特有的大病——肝癌;
也都因為一個很多中國男人特有的愛好——喝酒。
臧天朔,最有名的代表作便是《朋友》,那句“如果你有了新的彼岸,請你離開我”,把真摯的友誼上升到了一種無私無求的新高度。人如歌名,他為人特別仗義、講義氣,生前極愛喝酒。但卻沒想到,這個愛好在無形之中埋下了禍根。
師勝傑的經典作品之一是《醉酒歌》,而他晚年患上胰腺癌肝轉移,也可能與年輕時嗜酒如命有很大關係。當年,他在北大荒當知青時在酒廠工作,其中的一項工作就是要品嘗酒有沒有燒好,够不够度數。久而久之,酒量就練出來了,愛酒愛到一天不喝酒就渾身難受,在相聲界被封為“酒仙”。有傳言說,侯寶林大師生前就曾多次勸說師勝傑戒酒,但最終沒能戒掉。
為什麼愛喝酒和肝癌密切相關?
大家都知道“喝酒傷肝”,因為90%~98%的酒精都是依靠肝臟進行代謝的。研究發現,酒與肝癌的發生發展是有一定關係的,尤其是長期飲酒。
01長期飲酒是什麼概念呢?是幾十年如一日天天飲酒嗎?
其實不然。只要飲酒時間超過5年,折合酒精飲用量男性不小於40 g/d,女性不小於20 g/d,就是長期飲酒了[1]。
每天40g酒精啥概念?對男性而言,這個量相當於兩瓶啤酒(1000ml)、兩杯紅酒(500ml),或是二兩白酒(100 ml)。
流行病學研究發現,飲用混合酒或烈性酒者,患肝癌的危險度分別是不飲酒者的7.4倍和6.5倍;習慣性飲酒者(每週飲酒不小於3天,持續5年以上)較非習慣性飲酒者,發生肝癌的危險性新增3.1倍[2]。
02從習慣性飲酒到肝癌發生,是毫無預兆的嗎?
並非如此。長期過量飲酒的人,一般是先患上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再到酒精性肝硬化,最後一步才是肝癌。研究發現,長期飲酒的人發展成為肝硬化的比例達29.6%,發展成肝癌的比例約9.2%[1]。
而在肝硬化患者中,酒精的作用也不可小覷。喝酒的患者有25.3%發展成肝癌,而不喝酒的患者只有13.5%發展成肝癌[2]。
此外,慢性乙肝和C型肝炎患者本身就是肝癌高危人群,如果再加上長期飲酒,更是加速了“肝病三步曲”的行程。
適量飲酒對身體沒有好處,紅酒也一樣
每一個愛喝酒的人身邊,總有一群家人苦口婆心地勸告,但最後總是不了了之。
他們甚至可能對你說:“每天適量喝一點酒對身體有好處,我這是保健呢。”
適量飲酒真的有好處嗎?是時候祭出這篇研究了。
2018年初,劍橋大學的研究團隊在頂尖的《自然》雜誌發表了一篇研究,發現酒精的代謝物乙醛會直接破壞DNA結構,誘發基因突變,甚至引起嚴重的染色體重排。這種突變累積起來,不僅患癌風險升高,造血幹細胞也會大量突變,引發免疫細胞功能下降,甚至直接導致白血病等血液疾病[3]。
而且,這種DNA的傷害是永久的,不可逆的。
很遺憾,剛好乙醛脫氫酶(ALDH2)缺乏在中國、日本、韓國等東亞國家中非常常見,大概每5個人裡面就有2個。缺乏這種酶的人,難以迅速代謝掉堆積在肝臟的乙醛,導致DNA突變的的風險更高。
就算不缺乏這種酶的人,也不是萬無一失,因為人體代謝酒精和DNA修復的功能並沒有那麼無懈可擊。
2018年8月23日,柳葉刀線上發佈的全球疾病負擔研究(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GBD)最新分析資料顯示,0個標準飲酒量/天,總體健康結局的相對危險度最低,隨著每日飲酒量的新增,相對危險度在新增[4]。
也就是說,完全不喝酒最健康。儘管適度飲酒可能對缺血性心臟病有保護作用,同時卻新增了癌症的風險,這一保護作用也會被抵消。
所以,還是建議大家儘量少喝酒。原本不喝酒的人,也不必為了所謂的“心血管益處”去飲酒。
早期發現肝癌,很難嗎?
不難。平時體檢的腹部超聲、CT掃描、甲胎蛋白等檢查項目,都是篩查肝癌的有效手段。
其中,甲胎蛋白(AFP)需要抽血檢查,算是肝癌裡面最有個性的腫瘤標誌物了。不過,其他癌症和特殊情况(包括懷孕、肝炎等)也可能導致AFP升高,需要結合其他檢查結果靈活判斷。
另外,當身體出現一些變化和不適的時候,一定要要引起重視。
肝癌早期症狀不太明顯,晚期可能出現上腹部痛、噁心想吐、乏力、消瘦、皮膚和尿色發黃(黃疸)等,又很容易被忽略或誤認為是其他疾病。殊不知,這些都極有可能是肝癌發生的徵兆,拖著不去醫院,往往就耽誤了治療的最佳時機。
而預防肝癌的方法也真的很樸實——除了打乙肝疫苗、不吃黴變食物,最重要的就是遠離烟酒。
總之,中國文化賦予了酒精太多的精神層面的嚮往,“借酒消愁”“喝酒壯膽”“酒助詩興”“對酒當歌”,其實只是給自己找一個繼續喝酒的理由。
有報導稱,師勝傑在患病治療期間,多年的“酒仙”也終於戒酒了,可惜已為時已晚。我想,大師最想告訴大家的,也是這句話:少喝酒,小心“肝”。
*本文內容為健康知識科普,不能作為具體的診療建議使用,亦不能替代執業醫師面診,僅供參考。
*本文版權歸騰訊醫典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媒體轉載,違規轉載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歡迎個人轉發至朋友圈。
*歡迎微信蒐索並關注公眾號“騰訊醫典”,獲取更多健康科普知識。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