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10月,剛去世不久的丁光明即將迎來自己生命的“特殊延續”,她將成為重慶醫科大學迎來了今年第200比特“大體老師”(醫學界對於遺體捐獻者的尊稱)。在丁光明去世後,10月25日,她的女兒劉星聯系了重慶醫科大學,捐獻了母親的遺體。
▲進入手術室前,樂觀的丁老師對著鏡頭比“yeah”
女兒完成母親遺願
“各位親友,我與父親王世勳决定遵照母親意願,實行遺體捐獻,不設靈堂,不搞葬禮。”重慶市九龍坡區保利愛尚裏社區,39歲的劉星向親朋好友發去了母親的訃告,並告知了母親丁光明遺體已經捐獻的事實。
10月25日清晨6點50分,因患舌癌在九龍坡區人民醫院治療的丁光明,在睡夢中去世。這位65歲的退休女教師走完了一生,卻還有最後的遺願沒有完成,生前,她曾經告訴家人,“等我去世就把遺體捐獻了,人走了只是一具白骨,不如捐獻給醫療事業卻做研究,救更多的人。”確認母親去世後,悲痛的劉星第一時間聯系了重慶市紅十字會,很快,重慶醫科大學前來接走了母親的遺體。
“我們一家三口有個約定,誰去世了留下的人就要幫他捐獻遺體。”劉星回憶,把遺體捐獻出去,是2016年父親王世勳先提出來的,那時老兩口身體都很好,王世勳的建議很快得到了女兒和妻子的支持,“我爸媽都是老師,思想一直比較開明。”2020年,丁光明查出患上是舌癌,當初的約定再一次被提起,她告訴家人,自己的心意仍未改變,“我希望能救更多的人。”
▲丁老師的捐獻證書
曾給學生墊學費
丁光明剛參加工作時是宜賓市長寧縣雙河鎮上西小學的一比特老師。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上西小學的學生大多都是附近村裡農民的孩子,家庭條件並不好,美麗善良的丁老師成了許多學生的依靠。
那些年,丁光明時常用一部分收入來填補學生的學費,讓交不起學費的孩子不輟學。
在另一所小學教書時,夏天放學後,丁光明總是很晚才回家,她在學校附近的河道邊上來回巡查,“去抓下河游泳的學生,她怕娃兒在河裡游泳出事兒,一定要確認河溝裏不會有娃兒了才回家。”
丁光明50歲左右為了照顧家庭提前退休,但她的學生這些年來仍舊每次過年都相約一起到家裡來看她。在學生們眼裡,愛穿旗袍的丁老師仍舊那樣美麗,她總是挺直了腰背走路,對誰都有說有笑。
丁光明不讓學生和親戚們在她去世後去看她,劉星覺得,好强了一輩子的母親,是希望只讓大家記得自己美好的樣子,“她不希望大家因為她太過悲痛。”
▲生活中的丁老師
“她去繼續當‘老師’了”
“光明隕落天陰暗,君失親友我失伴。互敬互愛二十載,而今永別隔遙遠。”王世勳給自己和妻子的老友發去了一首悼亡詩,詩的開頭是妻子的名字,這些天,他總會回憶起妻子生前的情景。
在王世勳的相册裏,丁光明總是穿一身顏色鮮豔的旗袍,竪着一絲不苟的髮髻,抬頭挺胸對著鏡頭微笑。即使最後的日子被病痛折磨,原本豐盈的身體骨瘦如柴,但丁光明仍舊很少說疼,反而常常和王世勳笑鬧,進手術室前,還會對著鏡頭比“yeah”。
“她很堅強,也很勇敢,她並沒有走,而是去了另一個地方繼續守護我們。”知道了妻子的遺體會被稱為“大體老師”,王世勳心裡的安慰更多了一些,“她這輩子都閑不下來,現在又去繼續當老師了。”
丁光明的捐獻證書被他和女兒珍藏起來,偶爾拿出來看一看,父女倆和丁光明的約定更加堅定,王世勳已經開始著手準備,回到宜賓後在家族裏文宣遺體捐獻的相關事項,“留下一方墓碑毫無意義,但捐獻遺體卻能幫助更多人,能為醫學研究做貢獻,我們希望丁老師的捐獻能讓更多人知道遺體捐獻不僅不可怕,還是生命的延續。”
丁光明是重慶醫科大學迎來的第200比特遺體捐獻者,隨著觀念的轉變,近年來,中國的遺體捐獻志願者也多了起來。
在重慶醫科大學,過去五年的遺體捐獻逐年遞增,1980-1995年的15年間,該校僅實現遺體捐獻數16例,而2020年,該校當年接受的遺體捐獻為181例。截止2020年底,該校已有5322人辦理了遺體捐獻的相關登記手續。
遺體捐獻者是偉大的,遺體使用也有嚴格的規範制度,以重慶醫科大學為例,該校嚴格規定了遺體使用的範圍、各項流程以及規範,並規定對遺體(器官)捐獻相關資訊和資料保密,未經同意,不得公開,保護捐獻者及家屬的隱私。另外,老師會在屍體解剖前帶領學生舉行簡樸的默哀儀式,以及每年清明節舉辦師生對捐獻者的祭奠表達對遺體捐獻者的崇敬之情。
上游新聞記者石亨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