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坊成了山東最大的驚喜

山东 76℃ 0
摘要:濰坊之自信,起碼是有“數位”支撐的。前三季度,濰坊GDP首次突破5000億大關,增速高達11.3%。在已經公佈數據的山東12個地市中,增長幅度位居第一位。其實,今年上半年濰坊的GDP增幅就是山東首位。如果說上半年的數據還缺乏說服力的話,那麼前三季度的亮眼成績單,已經值得外界重新審視濰坊的變化與在山東的地位。不過,以今年至今濰坊的勢頭論,這一目標甚至可能提前完成。

深圳為什麼選擇了濰坊?

10月20日,濰坊當地媒體以上述頗耐人尋味的文字做標題,刊發了深圳(濰坊)科技工業園系列報導的第二篇。

短短10個字,欲說還休的字裡行間,隱隱傳遞出濰坊的自信,以及蘊含其間的底氣。

濰坊之自信,起碼是有“數位”支撐的。

前三季度,濰坊GDP首次突破5000億大關,增速高達11.3%。在已經公佈數據的山東12個地市中,增長幅度位居第一位。

其實,今年上半年濰坊的GDP增幅就是山東首位。如果說上半年的數據還缺乏說服力的話,那麼前三季度的亮眼成績單,已經值得外界重新審視濰坊的變化與在山東的地位。

過往,媒體看山東,眼光往往聚焦於濟青烟三城,經濟體量稍遜一籌的濰坊並不是關注的熱點。而現在,濰坊已經悄然靠近舞臺中央。

今年9月14日,濰坊市長劉運表示,計畫用5-6年時間,實現GDP過萬億、進軍國內二線都市、衝刺全國大中城市綜合實力30强。

此話一出,引發不少議論。不過,以今年至今濰坊的勢頭論,這一目標甚至可能提前完成。

01

人們對一座城市的認知,通常不是冷冰冰的數位。感性而又有溫度的印象,往往更容易刻在腦海之中。

正如提起濰坊,人們自然而然想起風箏一樣。翱翔於天際的風箏,帶飛了濰坊的知名度。可單薄的風箏,顯然無法承載這座城市更大的夢想。

濰坊需要風箏之外的新“人設”。都市受人喜愛,“友好度”是相當大的加分項。友好度的直接體現,便是民生。

改善民生,成為濰坊改革突破的邏輯起點之一。

今年濰坊推出公共場所免費停車制度,是最具有代表性的舉措。從市級機關大院做起,延展到機關事業單位、商超、企業及城市道路,現時已開放52萬多個免費停車位,經驗在全省推廣。其中,288家公立醫院33539個車位全部免費開放,屬全國首舉。

無論是市級機關大院敞開大門,還是城市道路上免費停車,本質都是讓利於民,讓生活在這座城市的人,有更多獲得感與幸福感。

放眼全國,濰坊這種以民生為切入點,提升都市品質,進而改善幹部作風、營商環境,最終落脚到城市競爭力的做法,並不算新鮮。追溯合肥、濟南等都市的蛻變原點,無一不是民生打頭陣。

事實已經多次證明,這是一種行之有效的策略。

這種做法蘊含的道理樸素又簡單,通過一項項民生事的解决,一方面理順市民的心氣,另一方面整頓幹部隊伍的作風。

濰坊企業的新代表:歌爾

02

民生方面的雷厲風行,同樣出現在經濟領域。

濰坊市委書記田慶盈曾表示,濰坊經濟有三强:實體經濟、製造業和民營經濟。

但是,“三强”背後,存在傳統產業占比高、高耗能行業占比高、結構偏重等一系列突出問題。

為了改善濰坊產業結構,當地政府展現了極具魄力的手腕。這其中,最典型的就是痛下决心、頂住壓力搬遷中心城區6家重污染企業,其中5家是上市公司,產業規模過百億元、稅收近5億元、職工過萬人。

為此,濰坊建立專班推進機制,“一企一策”出臺政策。濰坊媒體對此的評估是“雖然付出了很大代價,但為高品質發展騰出了新空間”。

從“三强”身上,可以清晰透視濰坊經濟的一體兩面。濰坊之所以敢下重手,還是基於“三强”的底蘊。即使對“大塊頭”動手,也會有“後浪”頂上。這一點,山東其他地市很難做到。

這從幾組數據中便能得到印證——

濰坊的國家製造業單項冠軍和“小巨人”企業分別達13家、27家;

省級單項冠軍和“隱形冠軍”企業分別達到57家、64家,數量均居全省第1;

省級瞪羚企業71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303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002家。

福田汽車

除此之外,濰坊民營經濟發達。在山東民營經濟整體偏弱的大局下,濰坊完全算得上“異類”。去年,濰坊發佈民營企業百强名單,入門門檻由前一年的營收4.54億元提高到7.81億元。由此可見,濰坊民營經濟的實力。

由此來看,濰坊前三季度GDP過5000億,並不令人意外。

另外一點也不得不提,濰坊區域發展相對均衡,這一點與煙臺有些類似。

濰坊下轄的壽光、諸城、青州、高密等地區,均有自己拿的出手,甚至全國聞名的產業,比如壽光的蔬菜,諸城的汽車製造,青州的花卉產業等等。不但各有優勢,且規避了產業重疊。

通過全國百強縣名單可以得出一個簡單的結論,凡是縣域經濟强的地區,所在市的整體實力都不弱。

03

2019年3月,濰坊上一任主政者一篇南方考察歸來的萬字講話長文曾刷屏網絡。

講話中提到,濰坊與南方五市有5點主要差距:發展水准上的差距、思想觀念上的差距、工作作風上的差距、營商環境上的差距、工作推進上的差距。

在很多人看來,這些差距不只是濰坊存在,而是山東多地的共性問題。

扭轉日積月累的弊病,很難在朝夕之間奏功,需要久久為功的决心。時至今日,5點差距依然是濰坊需要攻克的“大山”。

比如營商環境,今年6月份,濰坊主政者在批示中直接表示“舉全市之力加以重點突破。”

當然,積極的因素也在積累。

像為支持中糧集團投資2.5億元的濰坊港糧食物流項目,濱海區籌集3000萬元配套資金,不到半年時間建成高標準配套設施。

再比如,最能檢驗營商環境成色的民間投資,1-8月份增長21.6%,占比達76%、居全省第1比特。

這些都是濰坊在變的投射與驗證。

04

濰坊的異軍突起,對山東來說頗有點意外的味道。

過去幾年,山東的大規劃中,要麼是濟青烟,要麼是三大經濟圈所重點提及的濟南、青島、臨沂,主要角色難見濰坊身影。

囙此,濰坊的起勢尤其難能可貴,可謂“無心插柳柳成蔭”。

而且在不經意間,濰坊的交通優勢開始顯現。在今年2月印發的《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中,6條主軸中的“京津冀—長三角”主軸,7條走廊中的“京藏走廊”,無論在哪個線路上,濰坊都是貫通南北、橫亙東西的國家級通道上的關鍵節點。

濰坊透露,十四五期間,每天1億元投向交通領域,夯實立體交通網絡——

京滬高鐵二通道、濰烟高鐵建成通車,“一縱四橫”高速鐵路網全面形成,至京津冀1.5小時、長三角3小時通達,力爭實現“縣縣通高鐵”。

便利的交通,將平添濰坊前行的砝碼。

對於正在推進一體化的膠東而言,濰坊或許能發揮“鯰魚效應”。膠東一體化,青島是帶頭大哥,而濰坊則是最為積極的一個。

10月21日,濰坊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通過《關於推動和保障膠東經濟圈一體化發展的决定》,強勢推動一體化。

此前一個月,濰坊發佈推進膠東一體化2021年工作要點,梳理了131個重點專案,總投資5120億元,涉及交通、產業等多個方面。

濰坊還印發專門通知,支持諸城與融入青島,並具體分析了可承載的青島轉移的製造業項目。當然,還有依託膠東國際機場,打造臨空經濟區的高密。

在向青島靠攏方面,濰坊明顯做得更深、更細,走得更近。

膠東一體化推進,需要打破諸多壁壘,還牽涉到重合產業的洗牌,每一項都關乎地區切身利益。如果濰坊能與青島聯手打造融合模範,既發揮青島的輻射作用,又能與濰坊產業互補,無疑將加速膠東一體化的總體行程。

今年山東GDP有望突破8萬億,而青島與濰坊有可能超過2萬億,占山東的25%。無論在膠東,還是在山東,都舉足輕重……

文章右下角

您點贊+在看

提醒更多人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