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子非魚
相比於GDP這些宏觀的數據,其實上市公司的數量與市值,更能反映一個國家和一個都市的經濟競爭力。
因為企業代表著產業和資本,上市公司不僅能帶來資本還能帶來產業,是支撐區域經濟的覈心力量。
上市公司可以為都市創造稅收,創造經濟,經濟向好自然吸引人才前來,人才來了,又有產業可以提供給他們施展的平臺,他們便會給上市公司創造更大的資本,如此形成了一個良性迴圈,反之亦然。
東北地區的經濟衰弱和人口流失,就是因為產業不振,沒有好的產業,便留不住人,人口流失會進一步影響經濟。所以,要想振興東北,首先得振興東北的產業,留住人才,才能徹底振興。
正因為上市企業如此重要,所以上市企業數量和市值,很大程度上可以反映各城市競爭力和經濟後勁。
近日,證券時報旗下的數據寶統計部分城市的上市企業數量和總市值數據,本號根據數據做成了下麵的直觀圖。
這裡的各都市上市企業數量,包括在A股、港股和美股的所有上市公司。
先看上市企業數量排名。
製圖:都市財經;數據:證券時報數據寶
從上圖可以看到:
1、北京確實氣沖鬥牛,上市企業數量達到了670家,穩穩位居內地都市第一位。而且遠大幅超越了緊隨其後的上海和深圳。
北京不僅上市企業數量領跑,世界500强企業數量同樣是大幅領跑。
上半年《財富》雜誌公佈的資料顯示,北京擁有60家世界五百强企業,位居國內第一,同時也是世界第一,而且增量也是第一。
製圖:都市財經;數據:《財富》雜誌
由此可以看到,北京的經濟競爭力有多强。雖說上海是中國的經濟中心,但北京才是中國經濟資本最雄厚的都市,沒有之一。
這一點,從各都市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餘額數據中,可以體現出來。
製圖:都市財經;數據:各都市統計局
今天管理層已經公佈了北交所的開市(將於11月15日開市),這意味著北京未來的資本力量會更加雄厚。
2、上市企業數量,上海和深圳分別位居第二第三。
深圳隨著近段時間N深城交在創業板掛牌上市,數量終於登上了500大關。
有人或許會說,上海有上交所,深圳有深交所,有助於兩地企業上市。其實,證券交易所雖然設在了上海和深圳,但是歸證監會管理,管理人員任命權力都在證監會。
上海、深圳也只是得了個近水樓臺之便利,但企業過會的標準都是一樣。
換就說,上海、深圳的上市企業數量,都是硬實力的表現。
3、在上市企業數量上,廣州大幅跑輸了北上深,數量甚至不如杭州。
不僅上市企業數量,在世界五百强數量上,廣州同樣大幅跑輸了北上深,同樣也不敵杭州。
這其實就是過去十年,廣州被深圳超越,被京滬拉開,被杭州追趕的重要原因之一。
杭州這些年,一直被拿來與廣州相比,並且大有跨入一線都市的勢頭,也在於此。
4、蘇州上市企業數量緊隨廣州之後,遠多於南京,其距離廣州並不遠。
作為地級市,蘇州能够在去年邁入2萬億GDP俱樂部,且南京發力追趕了這麼多年,依舊遠低於蘇州,就在於蘇州的資本和產業雄厚,工業實力強大。
5、南京、成都、無錫、寧波、廈門上市企業數量都高於武漢。
武漢雖然是中部領頭羊,但在資本積累和新興產業方面,有所欠缺,不過武漢這今年也在惡補,並且發佈了搶奪總部企業的補貼政策。
接著看上市企業總市值。
製圖:都市財經;數據:證券時報數據寶
透過總市值數據可以看到:
1、北京上市企業數量大幅領先,市值同樣大幅領先,北京的總市值幾乎等於深圳與上海之和。
2、深圳上市企業數量率遜於上海,但總市值則遠高於上海,超過了上海與廣州之和。
此外,深圳的上市企業總市值是杭州的兩倍多,相當於7.7個蘇州、9.2個南京、11個天津、11.68個長沙、12.68個重慶。
這還是華為堅持不上市,要是華為上市,那市值規模就更大了。可見,深圳的實力有多强大。
而且,根據數據寶的統計,深圳市上市公司科技含量十足,有187家公司屬於資訊技術行業,占比超過37%。
其次深圳的工業力量也同樣不可小覷,119家公司屬於工業行業,占比近24%,凸顯了深圳强大的工業底蘊。
科技類和工業類合在一起,占比達到了61%,這意味著科技和工業是深圳立市之本,當然,還有金融。
3、杭州的上市企業市值是廣州的2.5倍。
這是阿裡助攻的結果。過去二十年,杭州和阿裡相互成就,杭州成就了阿裡,阿裡更成就了杭州,讓杭州成為了為數不多的二線反哺一線的都市。
4、遵義的上市企業總市值能位居潜力,緊隨廣州之後,完全得益於茅臺。
這種結構其實不利於都市的發展,讓一座城市過度依賴一個企業。
5、南京、成都、天津、西安、長沙、重慶、合肥相差不是很大,但與京滬深相比,只有他們的零頭,武漢甚至沒有上榜。
這意味著,這些强二線都市,在培育上市企業方面,仍需要加大力度。
一個都市,能否保持長久不衰的競爭力,關鍵看產業,而產業的覈心便是企業。所以,只有不斷培育出好的企業,才能發展好的產業,才能吸引人才,才能壯大經濟,才能提升自己的排名。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