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天涯發出聲音為改革開放建言
——寫在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成立30周年之際
海南日報記者王培琳羅霞
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以下簡稱中改院)入口處,一塊大石頭上鐫刻的“中國改革智庫”六個大字格外醒目。
1991年11月1日,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中,在全國最大的經濟特區海南,中改院揭牌成立。
30年來,中改院服務改革,以建言改革為己任,以“學術重鎮”能量輻射全國,成為中國改革研究重要基地。
30年來,中改院情系天涯,為海南發展提供決策參考和動力支持,逐夢自由貿易港,走出了社會智庫發展新路子。
30年來,中改院放眼世界,不斷從海南發出聲音,遠揚四海,影響八方。
立足海南,面向全國,走向世界——這是而立之年的中改院走過的激揚歲月,矢志不渝,執著奉獻,始終與改革同行。
把握全域建言改革
智庫,作為重要的智力生產機构,是反映社會需求,促進國家戰畧與政策科學化的重要平臺。作為改革智庫,中改院從建院開始,便沒有離開過“改革”二字。
21世紀初甘肅一個村子的“村民公約”,讓中改院院長遲福林至今記憶猶新。
“村民公約”這樣約定:一個人患病,如果治療費用超過2萬元,家屬就可以把病人抬回家,中斷治療。因為在這樣的貧困地區,2萬元的醫療費用會使至少5個家庭同時陷入貧困。此情此景,深深觸動了中改院調研團隊的心。調研團隊隨後又去西北地方的其他省份以及海南等地調研。
基於調研所瞭解的中國農村百姓現狀,不久後,在參加國務院有關座談會時,遲福林建議儘快建立農村最低救濟制度,為農民提供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產品,解决農民最低生活保障問題。
不到3個月,中央出臺决定,在全國擴大農村低保工作,這比“十一五”規劃中提出“有條件地區建立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提前了5年。“至少我們反映了情况,提出了建議。”遲福林說。
中改院以“建言”推動改革發展,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
建院30年來,以建言改革為己任的中改院,不遺餘力為改革發展建言獻策,不斷從海南發出聲音。統計數字顯示,這些年來,中改院先後向中央有關部委提交了300餘份政策建議報告,公開發表了2300多篇改革研究論文,其中包括不少“首倡”。
中改院出版我國第一部市場經濟叢書《走向市場經濟的中國》、開辦全國第一個國有企業股份制改革培訓班,提出“賦予農民長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權”“建設公共服務型政府”“惠及13億人的基本公共服務”“以發展管道轉變為主線推進‘十二五’改革”“以經濟轉型為主線的結構性改革”……建言中,有的直接為中央決策採納,有的被用作制定政策和法規的重要參攷,獲得了包括“五個一工程獎”“孫冶方經濟科學獎”“中國發展研究獎”等在內的多個國家級獎項。
“以問題導向的改革行動研究,始終是中改院的顯著特點。我們在把握全域、把握問題的前提下,給出行動性建議。”遲福林說。
基於對全域和問題的把握,中改院很多建言引起廣泛影響,從多方面有效推動我國改革發展。
20世紀90年代中期,我國出現了圍繞農村土地承包期限問題的爭論。經過走訪調研,中改院率先提出“賦予農民長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權”這一建議。
1998年,呈報該建議時正值黨的十五届三中全會《中共中央關於農業和農村工作若幹重大問題的决定》起草。隨後,黨的十五届三中全會作出的《决定》直接採納了“賦予農民長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權”這一提法。
“國企改革:從國有企業轉向國有資本”“從生存型階段向發展型階段轉變”“民富優先”“從基礎領域到結構性領域改革”“二次改革與二次轉型”“消費主導”“人民健康至上的治理理念”……一項項高品質、有價值、可操作的思想產品和研究成果的產生,影響改革決策,形成改革共識,對我國改革發展產生了積極影響。
“中改院為改革開放的建言獻策做了非常突出的貢獻,展現了非常廣泛的影響力。”中國社會科學院秘書長、黨組成員趙奇說。
放眼國際探索開放
“中改院為什麼要設立在海南?”1993年,遲福林前往德國考察時聽到的這個問題,是30年來他多次被問到的問題。
“在海南辦院,是中改院成功的重要條件。”再次回答這一問題時,遲福林給出了這一答案。
1991年,中改院在海南經濟特區的熱土之中孕育而生。籌備建院時,根據“立足海南、面向全國、走向世界”的辦院宗旨,遲福林設計了中改院的院徽:深藍色圓球,襯著三條有力的線條,其中,深藍圓球代表海南島,三條線寓錶立足海南、面向全國、走向世界。
建院第一天,中改院便召開了“海南對外開放戰略研討會”,這次研討會的重要貢獻在於進一步明確了海南的唯一選擇就是加快改革開放的步伐,堅定不移地實行“大開放”的方針。
“30年來,中改院從未忘記‘立足海南’這個辦院宗旨,也從未放弃對海南改革開放事業的追求與探索。”遲福林說。
建院以來,中改院圍繞海南改革開放和發展進行了大量前瞻性、戰略性和儲備性的政策研究。無論是在建院之初形成的《建立海南特別關稅區可行性研究報告》,還是世紀之交前後提出的“以產業開放拉動產業升級”“建設海南國際旅遊島”,再到提出“以更大開放辦好最大經濟特區”,以及為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言,都在服務海南開放發展中發揮了積極作用。
在推進海南自貿港建設中,為了抓住這一重大歷史機遇,省政府批復同意由中改院牽頭成立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研究院。深感責任重大的中改院人,全身心投入到建言獻策等工作中,力爭為海南自貿港建設作出更大貢獻。
2018年以來,中改院先後形成海南問題研究成果106份,其中政策建議64份、研究報告37份、出版品5本,舉辦學術活動30餘次,有效推動了海南自貿港高品質發展。
“建設自由貿易港、走向‘大開放’,這是海南的希望與出路,也是中改院立足海南30年一直追求的事情。”遲福林說,中改院將繼續從國際化等多方面著手,全力為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提供智力支撐。
家國情懷公益導向
“中改院創立30年,成為承傳改革精神的一個陣地和象徵。”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學術委員會主席宋曉梧表示。
專家稱之為“改革研究基地”;媒體將他們的經驗評估為“中改院現象”;社會認可其為“重要改革智庫”。來自各方的積極評價,承載的是中改院改革辦院30年的成果,也是對中改院精神的認可。
作為社會智庫,中改院之所以成為“學術重鎮”和中國改革研究的重要基地,30年來始終保持改革研究的激情,歸根結底來自中改院人的家國情懷和執著精神。
向中央有關部委提交300餘份政策建議報告,發表改革研究論文2300多篇,出版改革研究專編著360餘部,舉辦各類國際學術研討會數百次……這些成果,離不開中改院“小機构、大網絡”的運行機制,也離不開服務改革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建院以來,中改院就宣導“四種精神”:刻苦工作的敬業精神、團結協作的團隊精神、腳踏實地的務實精神,鍥而不捨的創新精神,而且說幹就幹、幹就幹好,在中改院推進各項工作中形成了强大的推動力和引導力。
公益性一直是中改院始終堅持和不斷強化的基本導向。中改院密切跟踪研究改革行程中的重大課題,主動為決策部門提交研究報告和政策建議報告,為改革培養高素質研究和實踐人才。
自2012年起,中改院開展改革開放史研究,以建設中國改革開放大資料庫為重點,逐步形成中國改革開放史研究的獨特特點。建設全國首個中國改革開放資料庫,自籌經費、開展搶救性“口述改革歷史”人物訪談,留存珍貴歷史資料,開展改革開放實物資料收集,建設中國改革開放史料展,拍攝系列紀錄片。
中改院積極開展改革國際交流與改革培訓。例如,建院以來,舉辦了87次中國改革國際論壇;舉辦各類培訓班237期,培訓改革人才2萬多人次。有多個研討會和培訓班在全國是第一次舉辦。
“改革開放是决定當代中國前途命運的關鍵一招,我們更加看到在這裡所從事的工作具有崇高的價值,這種付出具有社會價值、時代價值、歷史價值。”遲福林說。
在建院30周年之際,遲福林動情地總結中改院30年:“海南是中改院的‘根’,堅持‘以改革的辦法辦院’是中改院的‘本’,家國情懷、執著精神是中改院的‘魂’。”
這種精神和情懷,鼓舞著中改院人筆耕不輟,積極為中國改革開放和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言獻策。
這種精神和情懷,激勵著中改院人對標一流,持續打造高水准智庫,滿懷激情邁入新的征程。
(海南日報海口10月31日訊)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