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新鄭為什麼會有黃帝故里?看似荒唐實則有理,看看地名就知道

河南 69℃ 0
摘要:我們知道黃帝族起源於隴西,一步步沿著渭水東遷至黃河中游的肥沃平原。這一帶有多處新石器時代仰紹文化遺存,應是黃帝族所留下的文化遺跡。大敗蚩尤後,有一支黃帝族定居於冀北。今新鄭縣西北有軒轅丘,此皆黃帝居地之證。則黃帝族從渭水東下進入河南境內的閿鄉荊山、鑄鼎原,經鞏縣黃水、黃亭、盧氏熊耳山、襄城湘山、臨汝崆峒山、密縣大隗山而定居於新鄭熊山,稱有熊之墟,以熊為圖騰。

我們知道黃帝族起源於隴西,一步步沿著渭水東遷至黃河中游的肥沃平原。

從考古中已發現:

這一帶有多處新石器時代仰紹文化遺存,應是黃帝族所留下的文化遺跡。

如靠近軒轅穀的甘肅秦安大地灣、武山石嶺下、陝西寶雞北首嶺、邠縣下孟村、西安半坡、渭南史家、華縣泉護村、元君廟、華陰橫陣村、河南靈寶南萬村、澠池仰韶村、不召寨、三門峽廟底溝、陝縣三裏橋、洛陽王村、潤西孫旗屯、鞏縣塌坡、鄭州陳溝、青臺、秦王寨、大河村、池溝寨,偃師東蔡莊、山西夏縣西陰村、藥城東村莊、西王村、河南浚縣大賚店、劉莊、安陽後崗、侯家莊高井臺子、同樂寨、大正集、大司空村、淅川下王崗、下集,南召二郎崗、南陽黃山、鎮平趙灣、湖北鄖縣青龍泉大寺、河北磁縣下潘汪、界段營、正定南楊莊、曲陽釣魚臺、蔚縣三關等,以甘肅東部的渭水遊為起點,經渭水中下游,沿豫晋交界的黃河中游兩岸向東發展。

到達鄭州以後,使分成南北二線,南線由南用盆地進入鄂西北,北線由豫北向北經冀南、冀中而達冀北。當年黃帝曾在鄭州與神農氏結合,北行至涿鹿、阪泉,與九黎酋長蚩尤相遇。大敗蚩尤後,有一支黃帝族定居於冀北。

這個遷徙路線和範圍,考古資料與文獻資料是相契合的。且豫北、河北的仰紹文化遺物要比豫中的晚一些,而豫中的比豫西的要晚一些,豫西的又要比關中的晚一些。這就明顯地指出了一條自西向東再分轉南北的黃帝族遷徙路線。

寶雞鬥雞臺曾發現龍山文化時期的居住窑洞,大約是白灰面,在那裡還殘存著高一公尺的立壁,上面塗有極薄的灰皮,約長四公尺。浚縣“大賚店南門外的一條南北路溝裏就見到了十多面的豎穴底部的殘跡。假定這是當時村落的中心地帶,則東西方自然也會有相當數目。

於此我們推測當時這樣的小土屋大約會有八十乃至百座左右。這樣的遺跡在河南北部的龍山文化中是常見的現象,浚縣的鹿臺、湯陰城的附近都見到過了。安陽石崗的兩次發掘中曾見到九面,且所發掘的也只是遺址的一小部分”,這種窑洞穴居和半穴居的習俗,正是起源於西北黃土高原的黃帝族的居住特點,是因地制宜的智慧結晶。

黃帝族東遷後是以新鄭為中心而分向東南西三方發展的,所以在新鄭一帶遺留有黃帝族的許多遺跡。

《史記集解》“徐廣曰:‘黃帝號有熊。’皇甫謐曰:‘有熊,今河南新鄭是也。’”

《元和郡縣志》:“鄭州新鄭縣,本有熊之墟。”《讀史方輿紀要》卷四十七開封府新鄭縣:“古有熊地,黃帝都焉,周封黃帝後於此,為鄶國。”今新鄭縣西北有軒轅丘,此皆黃帝居地之證。《清一統志》卷一百四十九開封府:“黃水在新鄭縣西北,源出自然山,經縣城北,東南流入於洧。

《左傳》襄公二十八年:“公如楚過鄭,伯有廷勞於黃崖。’注:‘滎陽宛陵縣西有黃水。’《水經注》;‘黃水出太山南黃泉,東南流逕華城西。”至鄭城東北與黃溝合,注於洧水。

錢穆說:“疑黃帝之名與黃水、黃溝有關。太山即自然山,在新鄭縣西黃水所源。疑自然乃有熊字訛。然則古代黃帝部落之居地,應在今河南新鄭,斷無疑矣。”又陳留東北有小黃城,戰國魏邑。

《史記》載黃歇說秦昭王日:“王取首垣以臨平邱、小黃”,即指此。漢置小黃縣,《水經注》:濟水逕小黃縣故城北。杞縣東有外黃。《左傳》魯惠公季年,“敗宋師於黃。”杜預曰:“外黃縣東有黃城。”《春秋》哀公十三年,“公會晋侯及吳子於黃池。”杜預注:“封邱縣南有黃亭,近濟水。”又漢置內黃縣,臨漳縣西南十五裏有黃戔穀,皆為與黃帝族有關的地望。

黃帝的活動地區,多在新鄭附近。《莊子》:黃帝見大騩於具茨之山。《漢書·地理志》:密縣有大騩山。《水經注》:大騩即具茨山也。《明一統志》:大騩山在新鄭縣西南四十裏,今禹縣北境。《莊子》又言,黃帝登崆峒,問道子廣成子。按崆峒山在今臨汝縣西南六十裏,臨汝西四十裏有廣成澤水。《水經注》:廣成澤水出狼皋山北澤中是也。黃帝既登崆峒,遂遊襄城。襄城故城在今襄城西。大騩、崆峒、襄城地望皆相接,莊子言黃帝遊蹤,確指今河南境無疑。《史記》又言黃帝采首山之鍋,鑄鼎荊山之陽。首山在今襄城縣南五跟。

又鞏縣有黃亭。《後漢書·郡國志》:“鞏……有黃亭,有湟水。”劉昭補注:“《左傳》昭公二十二年,王子猛居予皇。’杜預曰:‘有黃亭。’”《水經·洛水注》:洛水“又東,濁水注之,即古黃水也”。以上所引,說明在古代,“黃”、“皇”、“湟”通用,也說明鞏縣境內有兩條“黃水”(另一條是黃河)。

“黃帝”之名是否由於在兩條黃水岸邊戰勝炎帝、蚩尤,得了“天下”,威風遠揚而得來的呢?

可以肯定,這些地名,正是因黃帝族東遷至豫中地區後而得名的。新鄭附近有華亭、華水,即黃帝族的始祖華胥氏由甘肅華亭縣東遷至此時移植的地名。

臨汝之崆峒,亦系由甘肅平凉西北之崆峒山地名移植而來。河南的皇水、湟水,其名也由青海湟水移植的來。青海、甘肅有許多新石器早期的文化遺址,比仰紹文化還要早。如卡諾文化,諾木洪文化,齊家、朱家寨、馬廠沿、辛店、半山、沙井等文化。這裡是古西羌的發源地,其中一支羌人向東遷至甘肅東部渭水上游的天水秦安一帶,後來便形成為黃帝族、炎帝族。

《史記·五帝本紀》說黃帝曾“南至於江,登熊、湘”。

《集解》引《封禪書》曰:“‘南伐至於召陵,登熊山。’《地理志》曰湘山在長沙益陽縣。”《正義》引《括地志》雲:“熊耳山在商州上洛縣西十裏,齊桓公登之以望江漢也。湘山,在嶽州巴陵縣南十八裏也。”成孺《史漢駢枝》謂:“《封禪書》之熊耳山,即《漢志》所稱之弘農郡盧氏,熊耳山在東者是。

今河南宜陽縣西接永寧縣界有熊耳山,後漢建武三年,赤眉積兵宜陽城西與熊耳山齊是。其地東南距召陵崗僅數百裏,故桓公至召陵,得登之以望江漢。”是黃帝所登之熊山即盧氏縣之熊耳山。

錢穆認為:

“今按登熊湘乃一山,不得既登熊,又登湘,而兩山相距千里而遙也……考《一統志》河南陝州,熊耳山在盧氏縣南,又有軒轅陵,在閿鄉縣南十裏鑄鼎原,南北相距,百里之遙。則謂黃帝登熊山,即齊桓之所登。蓋與所調黃帝上崆峒,登具茨,地望皆相近也。至稱熊湘,疑是山本有湘名。後人見湘字,必謂在江南長沙,故裴謂熊湘乃召陵、長沙南北兩山矣。”

把湘山定在熊耳山附近是對的。但湘山不是長沙,而是襄城縣西的襄山,又稱相出,也即湘山。

以上這些地名,都在豫中、豫西一帶。則黃帝族從渭水東下進入河南境內的閿鄉荊山、鑄鼎原,經鞏縣黃水、黃亭、盧氏熊耳山、襄城湘山、臨汝崆峒山、密縣大隗山而定居於新鄭熊山,稱有熊之墟,以熊為圖騰。

(正文完)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