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unsplash)
本輪疫情焦點地內蒙古額濟納旗是一個人口只有三萬多的邊陲縣城,突然要接納近萬名滯留旅客,壓力可想而知。一些老年遊客吃了些苦,但誰都清楚,額濟納已經盡其所能,而且處於超負荷運轉狀態。好在從10月27日開始,滯留旅客開始分批撤離額濟納。希望這個不堪重負的小縣城能早日緩過來。
處於近期疫情焦點之外的雲南瑞麗突然闖進公眾視野,讓人有點意想不到。要不是這幾天各大平臺上輿情熱烈,外界很難意識到,這個地處西南邊境的縣級市已經停擺了7個月。
長時間停擺的直接原因是瑞麗接連遭遇疫情,從去年9月開始,斷斷續續來了好幾輪。但這並不能解答懸在我心中的疑惑。
今年以來瑞麗一直不消停,本土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時不時冒頭,但基本趨勢是越來越可控。一來5月份的時候,雲南邊境地區目標人群的疫苗接種率已經達到了97%,形成了一定的免疫屏障;二來更重要的是瑞麗已經積累了一些抗疫經驗。從雲南衛健委公佈的資訊看,這些感染者多數從嚴管區重點人群定期檢測中發現,或者屬於集中隔離人員。這說明瑞麗的追跡和監測都是比較到位的。
在疫苗接種率高、重點人群也納入日常管理的情况下,瑞麗居民的生活本該逐步回歸正軌才是,可為什麼我們聽到的滿是不能復工複學、生活陷入困難的抱怨?解封是解封了,可工廠、服務類店鋪關停,作為地方支柱的玉石生意停滯半年,一些居民只能“吃老本”。所以也難怪,當一些居民需要自費隔離的時候會“心疼”、會有情緒。
“重啓”對瑞麗來說不是一個新問題。去年9月、今年3月的疫情出現時,瑞麗都處於生產生活有序恢復的階段,連著兩次暫停鍵讓這個小地方元氣大傷。瑞麗地理位置特殊、社會狀況複雜,疫情會反復冒頭是意料之中的狀況。這樣的現實之下,瑞麗的經濟社會要不要重啓、怎麼重啓是逃避不了的問題。但顯然過去較長的一段時間裏,瑞麗對此沒有足够重視。瑞麗市委市政府也承認,近日輿論集中反映的羣衆困難和訴求,大多數是客觀合理的。問題不是最近才出現的,但直到輿情集中爆發,瑞麗才開始建立任務清單,承諾會統籌解决羣衆生產生活保障、學生有序複學的問題。如果瑞麗方面能看得遠一點,早一些考慮到民生保障,而不是等到輿情湧動起來才採取行動,或許衝突能緩和得多。
對長期停擺所帶來的各種民生問題,瑞麗有關部門難辭其咎。不過有一說一,10月29日淩晨瑞麗市召開的新聞發佈會上,有關領導所陳述的瑞麗的嚴峻形勢,說得並不誇張。此前我在《應知瑞麗難》中,也分析過瑞麗所面臨的特殊困境。這個邊境小城公共資源、衛生資源匱乏,卻要肩負巨大的外防輸入責任。這一背景下,持續嚴管、偏向“保守”的防疫措施有其自洽的內在邏輯。一些相對發達地區封控單元精確到一棟居民樓、最大化降低影響的精准防控,對瑞麗這樣的地方來說,可能是一種“奢侈”。
但這種近乎“自我犧牲”的停擺是不是符合科學、是不是符合“人民至上”的原則,是值得商榷的。而且,到了現在這個階段,有序恢復社會正常運轉已經成為瑞麗不得不正視的問題。我十分同情瑞麗人的悲情情緒,他們要求得一點都不多。公職人員只是想從24小時輪值守邊中喘口氣,網格員只是想休息一會兒,生意人和打工人只是想擺脫半年無收入、看不清前路的絕望感……他們被持續的“非常狀態”折磨得身心俱疲,他們只是想過回相對正常的生活。瑞麗需不需要外界幫助,這要從實際情況判斷。但可以肯定的是,“幫助”不僅僅局限於醫療援助,幫處境特殊的瑞麗“重啓”、找到兼顧疫情防控和社會經濟復蘇的路徑,比什麼都重要。
最近瀏覽關於額濟納旗的新聞,對一個細節印象最深:胡楊林十月中旬長得最盛,而疫情讓額濟納短暫的旅遊旺季戛然而止。瑞麗和額濟納旗有不少相似的地方,它們體量小、經濟結構較為單一,明明是最不容易從疫情衝擊中恢復過來的地區,偏偏不得不沖在抗疫最前線。如果讓這樣的地方持續超負荷運轉抵抗境外輸入的壓力,無論如何都不公平,也與“全國一盤棋”的疫情防控思路相違背。
(文/張靜雯)
微訊號:Talkpark
聲明:文章如需轉載,請添加文章作者、文章出處、微訊號等資訊。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