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劉備攻取漢中,而後又令劉封、孟達出兵,將上庸、房陵、西城三郡收入囊中。據《華陽國志·漢中志》記載:“右三郡,漢中所分也,在漢中以東,故蜀漢謂之東三郡。”
納入東三郡,是蜀漢政權的“高光時刻”。可惜好景不長,劉封與孟達之間發生了激烈摩擦,劉封強奪孟達鼓吹(儀仗隊),致使後者憤然叛逃。而到手的東三郡,也隨即落入曹魏之手,重新歸於孟達掌控。
注1:孟達叛逃後,引魏將徐晃、夏侯尚攻下東三郡,曹丕大喜,改東三郡為新城,仍以孟達為新城太守。
數年之後,孟達早有悔意,欲攜東三郡重新歸順蜀漢。可誰也沒有料到:諸葛亮後來不惜捨棄東三郡,也要置孟達於死地。這不禁令人疑惑,諸葛亮為何要這麼做?他是刻意針對孟達,還是另有打算?
上圖_謂東三郡,是指在漢中以東的三個郡,即房陵、上庸和西城
一、東三郡的戰畧意義
東三郡,位於魏蜀吳三國的交界之處。此地東臨襄陽、西連漢中、北據長安、南接秭歸,其戰畧意義不言而喻。更為重要的是,東三郡之得失,甚至關係到諸葛亮“隆中對”計畫的實施。
據《三國志·諸葛亮傳》記載:“若跨有荊、益,保其岩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
不難看出,諸葛亮為劉備提出的“三分天下”構想,其首要條件之一,便是“跨有荊益”。將荊州與益州連成一片,進可拒守曹魏之攻勢,退亦可按兵不動,待天下大變,伺機而動。
然而,想要將荊州與益州連成一片,卻並非是一件易事。二州之間,多山地丘陵以及水澤之地。若繞開橫亙二州之間的巴山、武當山等險要之處,便必須考慮到水路。
上圖_東漢十三州地圖
長江一帶,距離襄樊前線較近的江陵等地,為東吳掌控。因而對蜀漢來說,以漢江為引,在東三郡建立起一個“軍事基地”,方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而蜀漢打下東三郡,不僅能同時調度荊益二州的兵馬,也能縮短後方基地與襄樊前線的距離,從而極大减少本國在運輸、時間以及人力上的損耗。
由此可見,對於蜀漢而言,東三郡的確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當孟達欲攜東三郡歸降蜀漢之時,諸葛亮的表現卻一反常態。他非但放弃了東三郡,還設計讓孟達陷入了死地。
上圖_關羽敗走麥城
二、孟達敗亡的幕後推手
孟達之死,源於其倉促起兵,事泄後被司馬懿誅殺。可在起兵之前,他卻與諸葛亮有過一段時間的書信往來,《三國志》《晋書》《太平禦覽》等史料,都明確記載了此事。
但有意思的是,在二人往來的書信中,諸葛亮不僅將“對關羽見死不救”的主要負責人定性為劉封;還用“依依東望”這樣的話,表達自己對於孟達回歸的“熱烈歡迎”。
對此,盧弼在《三國志集解》中評估道:“書詞動人,諸葛亮亦譎矣。”
對孟達有“切齒之恨”的明公,為何忽然向其“頻頻示好”?誠如盧弼所言,諸葛亮“欺詐”孟達興兵歸蜀,自然有猫膩在其中。
上圖_諸葛亮(181年-234年),字孔明
據《太平禦覽》引司馬彪《戰略》記載:“亮使郭模詐降過魏興。太守申儀與達有隙,模語儀亮言:玉玦者,已决;織成者,言謀已成;蘇合香者,言事已合。”
諸葛亮與孟達相約起兵,以“玉玦”作為信物。而在孟達予諸葛亮的書信中,同樣提到了“今送綸帽、玉玦各一”的說法。
注2:諸葛亮與孟達合謀起兵,不見《三國志》記載。按照田餘慶先生的說法:陳壽為蜀國舊臣出身,不排除他有“為賢者諱”的可能。
由此可見,孟達起兵的確受到了諸葛亮的“慫恿”。而且,從“郭模詐降”一事中還能看出:孟達起兵之事洩密,也與諸葛亮有很大關係。
上圖_魏文帝曹丕(187年冬—226年)
結合孟達此前的處境,便能大概勾勒出諸葛亮在“孟達之死”中發揮出的關鍵作用:
曹丕去世後,孟達在朝中孤立無援(其好友桓階、夏侯尚此時也已去世),這導致他“自以羈旅久在疆埸,心不自安”。諸葛亮察覺到這一點後,便想辦法聯系上了孟達,試圖策反他回歸蜀國。
不難看出,諸葛亮此時有接納孟達的打算。可沒過多久,諸葛亮又態度大變,不僅派人“坑”了孟達,還未曾按照約定及時出兵策應他。
那麼,孟達到底做了什麼,才讓諸葛亮寧願放弃東三郡,也要置其於死地呢?
上圖_孟達(-228),字子度
三、諸葛亮的底線
有人曾認為:諸葛亮之所以痛恨孟達,是因為後者在進攻房陵郡時,曾攻殺了他的姐夫——房陵太守蒯祺。這種說法固然有幾分道理,但未免有些片面。
就諸葛亮本人而言,他應當不會把自己的私人情感淩駕在蜀國利益之上。而從孟達起兵前後的一些“小動作”來看,他一以貫之的“反復無常”,才是引起諸葛亮態度變化的主要原因。
據《太平禦覽》記載:“達於是連吳固蜀,潜圖中國。謀泄,將舉兵,司馬宣王秉政,恐達速發,以書安之。達得書,猶豫不決。”
結合《華陽國志》中“吳王孫權亦招之,達遂背魏,通吳、蜀”的記載來看,孟達在起兵之前,不僅同時與司馬懿和諸葛亮保持著書信往來,還“勾搭”上了遠在東吳的孫權。
上圖_孫權題跋像
孟達此舉,讓諸葛亮意識到:他有“待價而沽”的嫌疑。一旦蜀漢滿足不了孟達的需求,他反而會有重新倒向吳魏兩國的可能。
更令諸葛亮感到擔憂的是,孟達就算歸降,也不一定對蜀國有益。因為孟達選擇投效的對象,不一定是諸葛亮,反而更有可能是他曾經的好友——代表了東州士族利益的李嚴。
據《三國志·李嚴傳》記載:“嚴與孟達書曰:‘吾與孔明俱受寄讬,憂深責重,思得良伴。’”
李嚴在與孟達通信時,指出自己“托孤重臣”的身份,便是在暗示自己的地位能與隱隱與諸葛亮分庭抗禮。其用意不言而喻,在招降孟達這件事上,雖說李嚴和諸葛亮目的一致,但孟達歸蜀之後為誰所用,便要各憑手段了。
上圖_司馬懿擒孟達之戰
有意思的是,李嚴的部將王沖在降魏之後,還在孟達面前提到了“明公切齒,欲誅達妻子”的舊事。儘管孟達口口聲聲說自己相信諸葛亮,但以他反復無常的品行,諸葛亮又怎麼會相信他呢?
是以,在孟達大概率選擇李嚴的情形下,他的歸降非但不會給蜀漢帶來想像中的收益,反而更有可能引發東州士族與荊州士族之間的衝突與分裂。
蜀漢政權內部的穩定,恰恰是諸葛亮的底線。而這,才是他無法容忍孟達的根源所在。所以,諸葛亮不惜捨棄戰畧意義絕佳的東三郡,也要先將這個心腹大患給除掉。
作者:瀛洲海客校正/編輯:莉莉絲
參考資料:《晋書》《太平禦覽》《華陽國志》《三國志集解》《秦漢魏晋史微探》
文字由歷史大學堂團隊創作,配圖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