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江千年“黃金水道”再通航

福建 97℃ 0
摘要:中新網福州10月28日電28日10時20分,隨著值班人員按下開啟按鈕,福建閩江水口水電站樞紐壩下水位治理與通航改善工程一線船閘人字門緩緩打開,6艘運載貨物的船舶依次平穩通過船閘人字門並經過寬闊的下游引航道進入閩江航道。由此,閩江千年“黃金水道”再通航。福建農林大學茶葉研究學者管曦介紹,得益於閩江“黃金水道”,武夷山的茶葉成為海上絲綢之路的暢銷貨品。

歷經6年的艱苦建設後,水口壩下工程一線船閘首次試通航。由此,閩江千年“黃金水道”再通航。龍敏攝

中新網福州10月28日電(記者龍敏)28日10時20分,隨著值班人員按下開啟按鈕,福建閩江水口水電站樞紐壩下水位治理與通航改善工程(簡稱“水口壩下工程”)一線船閘人字門緩緩打開,6艘運載貨物的船舶依次平穩通過船閘人字門並經過寬闊的下游引航道進入閩江航道。

歷經6年的艱苦建設後,水口壩下工程一線船閘首次試通航。由此,閩江千年“黃金水道”再通航。

國家電網福建省電力有限公司董事長譚永香說,由上游水口水電站通航樞紐(水口船閘、升船機)、下游水口壩下工程船閘“兩閘一機”組成的閩江水口航運樞紐將實現從最低年通航44天到365天全天候通航的躍升;閩江南平至福州段通航由500噸躍升至1000噸,年通航能力預計達到1400萬噸,每年為閩江流域過往船隻節約運輸成本近14億元(人民幣,下同);與下游的福州馬尾港、江陰港組成聯運體系,南平市與三明、閩清等閩江沿岸區域也將形成完整的內河運輸體系,充分發揮內河航運運量大、成本低、能耗少、污染小的優勢,助力“雙碳”建設,服務好閩江流域的高品質發展。

歷經6年的艱苦建設後,水口壩下工程一線船閘首次試通航。由此,閩江千年“黃金水道”再通航。龍敏攝

千年“黃金水道”輝煌不再

蜿蜒562公里的閩江,流域面積約占福建全省面積的一半,每天奔湧著約1.5億立方米的江水,滋養著沿線群眾。

早在古代,閩江就是一條“黃金水道”。從閩北各閩江支流上運送到福州的貨物,無一不從閩江水道走。到了明清之後的對外貿易,閩江水運也承擔了重要的角色,閩北的茶葉、土特產、木材也都是從上游的各碼頭運送到福州,再轉運到世界各地。福建農林大學茶葉研究學者管曦介紹,得益於閩江“黃金水道”,武夷山的茶葉成為海上絲綢之路的暢銷貨品。

新中國成立以來,閩江航運快速發展,上世紀80年代初期,發達的閩江航運物資交通量占到全省的60%。閩清縣水口電站是閩江航道上下游的分界線。水口之下至福州城航道暢通,水運繁忙;水口上溯多急流險灘,航道崎嶇,只能通行20噸—30噸的小船。

在上世紀九十年代,隨著閩江幹流上建成華東地區最大的常規水力發電站——水口水電站,實現了水口水庫上游回水100公里以上,大大地改善了閩江幹流航道的通航條件,閩江航運迎來了歷史上的首次復蘇。統計資料顯示,截至目前,水口水電站航運樞紐已安全通航36000多閘次、過船16萬餘艘、貨運量超過1600萬噸。

進入新世紀以來,由於閩江水位逐年嚴重下切,導致通航條件逐年惡化,閩江有效通航時間和通航量驟然减少,通航天數從1999年的346天,降至2020年的44天,閩江航運受到了嚴重的制約。

28日10時20分,福建閩江水口水電站樞紐壩下水位治理與通航改善工程一線船閘首次試通航。龍敏攝

再通航迎“雙碳”新機遇

2006年,福建啟動前期立項、壩址選址、最低通航水位論證、可行型研究等大量的前期準備工作。2015年,國網福建電力有限公司和福建省投資集團公司共同投資27.18億元,正式啟動福建閩江水口水電站樞紐壩下水位治理與通航改善工程建設,徹底改善通航條件。

福建水口發電集團有限公司水口壩下工程項目部總經理蔣昌興介紹,該項目被列為國家“十二五”高等級航道規劃重點建設項目,也是國內首個特大型水電站壩下水位治理與通航改善工程。專案內容主要包括主體樞紐工程、左岸小箬鄉防洪堤排澇站工程、建興石料場、坑原弃渣場、北溪砂石料拌合系統、移民安置項目、結合當地民生工程建設的施工大橋和閩清縣自來水取水口搬遷改造等。

蔣昌興說,建成後的水口壩下工程將抬高水口全閘下游水位約6.5米,恢復到閩江河床下切前原有水准,船舶可實現全年全天候通航,達到四級航道通航標準,年通航能力達到1400萬噸,從根本上解决閩江流域通航難題,並且保證水口水電站機組穩定運行,閩江將再次迎來航運的春天。

據悉,國網福建電力、福建省投資集團正積極規劃“閩江航運智慧調度控制平臺”建設,對閩江通航業務實施調控一體化管理。平臺由基礎感知層、資料管理層、覈心應用層和資訊互動層等四個層級搭建而成,利用北斗定位+電子地圖、多元感知+智慧計算等關鍵技術實現統一調度:對全流域過壩船舶調度進行統一管理;統一控制:對全流域船閘進行集中控制;統一資訊管理:對各類通航數據資訊統一管理,提供多樣化資訊服務;統一計畫編制:對全流域通航設施保養、檢修、技改計畫進行統一編制和稽核。

多位經濟專家接受記者採訪時認為,在“碳達峰”“碳中和”的發展大勢下,新能源替代、節能減排、資源迴圈利用等將成為必然選擇,而綠色低碳的水路運輸愈發受青睞。閩江“黃金水道”將發揮內河航運運量大、成本低、能耗少、污染小的優勢,助力“雙碳”建設,服務福建經濟社會發展。

歷經6年的艱苦建設後,水口壩下工程一線船閘首次試通航。由此,閩江千年“黃金水道”再通航。龍敏攝

蔣昌興介紹,未來,閩江上的通航船舶將通過該系統通過閩江上的七座船閘實現“一次報到,全域暢通,不上岸,少待閘”,為船民减少大量的通航等待時間,以智慧賦能服務福建省新發展格局,服務福州强省會建設。

水口壩下工程建成投入運營後,標誌著閩江口—南平—三明航道將正常通航。譚永香表示,借由這條水道,內陸都市的集裝箱和散雜貨將“通江達海”,閩江上游航運與下游的福州馬尾港、江陰港將組成聯運體系,三明、南平、寧德、福州等閩江沿岸區域也將逐步形成完整的內河運輸體系,閩江“黃金水道”繁榮景象將更勝從前。(完)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