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國獨立出去,如今卻混得不如內蒙古,蒙古到底為什麼這麼慘

内蒙古 53℃ 0
摘要:2021年3月13日,蒙古國大部分地區出現了極端惡劣天氣,遭遇了特大沙塵暴的襲擊。這次强沙塵暴和暴雪天氣,導致蒙古國後杭愛、中戈壁等多個省共報告10人死亡、590人走失,其中已找到579人,仍有11人失踪。因為蒙古的這次天灾,這個國家重新回到了福斯視線裏。作為中國的鄰國之一,蒙古其實在每個中國人看來,應該都不是陌生的。

2021年3月13日,蒙古國大部分地區出現了極端惡劣天氣,遭遇了特大沙塵暴的襲擊。

這次强沙塵暴和暴雪天氣,導致蒙古國後杭愛、中戈壁等多個省共報告10人死亡、590人走失,其中已找到579人,仍有11人失踪。

因為蒙古的這次天灾,這個國家重新回到了福斯視線裏。

作為中國的鄰國之一,蒙古其實在每個中國人看來,應該都不是陌生的。

提到蒙古,成吉思汗、忽必烈、元朝、北宋等關鍵字便不斷躍入腦海,然而,現如今的蒙古卻成了中國最沒有存在感的鄰居,以至於網友們上次說到蒙古,大概還是新版《射雕英雄傳》翻拍的時候。

被俄羅斯與中國夾在中間的蒙古,明明挨著兩個超級大國,為何多年來一直不溫不火,近年來甚至還越發慘澹?

如果試圖分析一個國度,我們必須先要瞭解它的基本資訊。

作為一個內陸國,蒙古國的國土面積已然不小,足足有156萬平方公里,相當於6.5個英國。

用幅員遼闊來形容蒙古,確實沒什麼問題,但話說回來,一個國家並不是越大越好,仔細看看蒙古的地圖,我們就會發現,蒙古國境內基本上不是山地就是高原,海拔自然很高,全境幾乎沒有什麼平原,只有東部地區有一點地勢和緩的高地。

蒙古國可耕地較少,大部分國土被草原覆蓋。北部和西部多山脈,南部為戈壁沙漠,蒙古有約30%的人口從事遊牧或半遊牧,這裡是全世界人口密度最低的國家。

在清朝時期,蒙古是屬於中國的領土,直到清政府衰微,蒙古才在蘇俄的挑唆下獨立出來,但一直沒有獲得國際的認可,後來還是在蘇俄的幫助下實現了獨立,1961年,蒙古加入聯合國,獲得國際認可。

歷史上蘇俄幫助蒙古的居心何在,其實非常容易理解,當時清政府國力孱弱,世界各個強國試圖瓜分中國領土。

既然蒙古已經從大清國分離了出去,那麼夾在中國與俄國之間,本著“不是你的就是我的”的原則,蘇俄一度視蒙古為自己嘴邊的一塊肉。

事實上,如今蒙古國境內稍微佔優勢一點的地方,都已經被俄羅斯以這樣那樣的名義搶佔,但凡有水源、氣候不錯的地方,都是俄羅斯的,從地圖上看,蒙古全境都是昏黃一片。

其次,蒙古作為內陸國,意味著它並沒有出海口,實實在在是夾在兩個超級大國之間的“荒地”,這樣的條件,蒙古還想怎麼發展?

此外,蒙古的氣候屬於溫帶乾旱和半幹旱地帶,全年溫差較大,夏季短而悶熱,冬季漫長而嚴寒。

北方的冰雪覆蓋期長達150天,也就是半年左右,南方則是一個多月。在這麼長的冰雪覆蓋期,很容易出現寒潮,這裡是亞歐大陸最容易發生寒潮的地帶。

到了冬天,大部分蒙古人民是依靠燒柴火和煤炭取暖,還停留在比較落後的階段。首都烏蘭巴托也囙此連續多年被世衛組織評為空氣污染最嚴重的都市

由於蒙古大部分是遊牧民族,可耕地又少,只能發展畜牧業,直接導致了這個國家的糧食大部分靠進口,無法自給自足。

以前靠著蘇聯的救濟,蒙古還能撈到一點好處,隨著蘇聯的解體,蒙古本身的問題便無從掩蓋。生產水准低下、生產技術落後、工業基礎薄弱、國內環境惡化等問題像是毒瘤一樣糾纏著蒙古。

由於沒有海岸線,蒙古與世界的溝通其實完全依賴於周邊國家,只要周邊國家對其進行封鎖,它就相當於完完全全困死在其中。

縱觀全世界,各個國家的經濟騰飛都是從打開海路開始的,沒有海岸線,就意味著缺少海岸線經濟,除了周圍的幾個國家,它是很難接觸到其他國家的,雖然現在科技發展迅速,有了飛機,讓交通變得便捷起來,但缺少海岸線,還是給蒙古的經濟造成了很大的局限。

基本上,蒙古全國只有首都烏蘭巴托一個都市,除了這座城市之外都是牧區。儘管在烏蘭巴托有少量現代化的建築,但在這些建築對面,就是低矮的蒙古包。

大部分人其實是買不起那些高樓中的住房的,以市區中一套五六十平米的房子為例,一平米的單價已經到了2-3萬元人民幣,以當地人的收入,根本是買不起這些對他們而言是天價的房子。

有人說,一個地區的地理位置,正如同一個人的基因,决定了這個地區的發展,也决定這個地區的未來。

顯然,蒙古的“基因”本身並不佔據任何優勢。

既然先天不足,那麼後天學習似乎也能彌補一些缺陷。然而,蒙古無論是對俄羅斯的學習,還是對中國的學習,都完全沒有學到精髓。

有網友調侃蒙古,說它是一個偽裝成國家的礦業公司和畜牧場。首都烏蘭巴托就相當於是公司總部所在地,同時也是物流中心點,也是唯一一個正兒八經的都市。

之所以這麼說,是從蒙古國近年來的經濟狀況來說的。

蒙古向來就是粗放型經濟模式,如今的蒙古國,是一個以畜牧業和礦產資源出口為導向的經濟體,眾所周知,這種經濟模式在世界經濟有些許變動的時候,就顯得非常脆弱和被動。

當年看到俄羅斯大量出口礦產資源,蒙古國有樣學樣,反正自己國內有相當多的礦產。根據百科介紹,截至2012年,蒙古國已發現和確定的礦產有80多種,建有800多個礦區和8000多個採礦點。

然而,隨著國際礦產資源價格持續走低,蒙古就迎來了長達數年的經濟低迷期。為了刺激消費,蒙古國大量發行貨幣,一度造成國內通貨膨脹嚴重。

2006年,為了應對通貨膨脹,蒙古發行了面值20000元的貨幣。

一方面遭遇嚴重的通貨膨脹,國內經濟低迷,一方面卻不管不顧繼續採礦,以求短時間內緩解國內的經濟危機,這樣做的後果,就是國內經濟陷入惡性循環。

蒙古的確礦產豐富,其中,銅礦儲量20多億噸,黃金儲量達3400噸,煤礦儲量達3000億噸,石油儲量達80億桶,鐵礦儲量為20億噸,但蒙古卻沒有什麼先進的開採科技。

也就是說,這裡儘管有著豐富的礦產,但這個國家的採礦能力卻很弱,同時,他們還非常忌憚中國有大公司在那裡駐紮,囙此常年限制中國的礦產公司去蒙古。

當地的開採以露天採礦為主,且據說採礦的管道特別粗暴,對植被是完全毀滅性的破壞,蒙古合法非法的採礦點加起來超過一萬個。

經濟沒有被帶動起來,環境還遭到了破壞,這和上世紀中國人“越窮越生,越生就越窮”本質相似。

2016年,蒙古國的GDP約合111.83億美元,這個水准相當於我國一個三線都市的GDP。

《邊疆行》,是央視《遠方的家》欄目推出的大型系列特別節目,節目組行走於中國陸路邊疆9個省區,深入130多個縣市,以新聞紀實的手法,用邊行走邊觀察的方式,關注民生、關注自然,在其中一期節目中,《邊疆行》講到了內蒙古二連浩特市人民的生活。

在二連浩特市區,有一家浙江義烏商人開辦的小商品批發市場,前來光顧的除了二連浩特本地人,最多的是來自蒙古的顧客。

蒙古生產力低下,日常用的牙膏、毛巾、衣服、燈泡等用品,國內很難自給自足,基本都要靠進口。

緊挨著蒙古的內蒙古,就成了大部分蒙古人的購物天堂,他們要排很長的隊伍,在有限的出入境時間裏,買到盡可能多的生活用品。

在國外的各大免稅店,也有世界各地的人排隊買東西,不同的是,一般的顧客去國外購買的是奢侈品,而蒙古人大老遠出國一趟,是為了購買牙刷毛巾。

這就是如今蒙古人的生存現狀,很多網友在看到他們的生活後說,前世不修,生在蒙古。或許,這並不是一句玩笑話。

結語:

從中國獨立出去,從此與世界上兩個超級大國為鄰的蒙古,多年來可以是一點便宜沒占到,全部歲月都在艱難中度過了。只要中國稍稍提高中蒙邊界的過路費,就能壓得蒙古人民喘不過氣,這對於一個內陸國來說,的確很是艱難。

想要讓人民過上幸福的生活,也許,蒙古還有相當長的一段路要走。

作者:黑猫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