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凱風
這一年註定不平凡。
外有疫情頻繁衝擊,內有洪澇災害侵擾,加上國際大宗商品持續上漲,局部電力緊張導致限產限能,以及教育反內卷、資本反壟斷、樓市反炒房帶來的深遠影響,整個世界都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大變局。
變局之下,區域經濟格局會發生怎樣的變化?
01
誰在晉級,誰掉隊了?
這是2021年前三季度各省市經濟情况。
整體來看,TOP10陣營中,除了湖北在“恢復式增長”助力下,重新反超湖南,其他省域格局並無發生明顯變化。
但需要注意的是,粵蘇經濟差距有所收縮,而山東與浙江的差距有所拉大,浙江與河南的差距也有所拉大。
在TOP10之外,值得關注的變化是,北京反超河北,山西反超貴州,江西反超陝西。
從GDP增速來看,哪些省市領跑?
名義增速最高的10個省份分別是:
山西24.7%、內蒙古17.6%、江西17.5%、海南17.4%、湖北16.6%、新疆16.1%、山東15.8%、北京15.5%、浙江15.3%、安徽15.2%。
實際增速最高的10個省份分別是:
湖北18.7%、海南12.8%、北京10.7%、浙江10.6%、山西10.5%、江西10.2%、安徽10.2%、江蘇10.2%、山東9.9%、重慶9.9%。
可以發現,名義增速排名第一的山西,實際增速僅列前5,而排名第二的內蒙,則在十名開外。
問題來了,名義增速和實際增速為何大相徑庭?
GDP增速有名義GDP和實際GDP之分。所謂名義GDP,即基於現價而來的GDP;實際GDP,則是剔除價格指數之後的GDP。
一般而言,只要經濟不存在通縮現象,名義GDP增速都會高於實際增速。而在PPI或CPI大漲的背景下,名義增速更會遠高於實際增速。
價格上漲,本身只會提高名義財富,並不會創造更多新的財富。只有產生新的產品和服務,才能帶動社會整體經濟水准的提升。
相比而言,實際GDP增速比名義增速更為客觀。
02
粵蘇差距收縮
山東浙江河南差距拉大
在中國經濟TOP5省份中,廣東與江蘇、山東與浙江河南的競逐一直備受關注。
一是,粵蘇差距有所收縮。
二者之間的GDP差距已從去年同期的4588.27億元,進一步縮小至3114.16億元。
這背後主要是大宗商品價格持續上漲、限電限產以及國際貨運成本高企帶來的影響,作為工業大省和外貿大省,廣東受到的影響更為明顯。
二是,山東、浙江、河南,三者之間差距同時拉大。
河南在5大省中GDP增速墊底,主要是特大洪澇災害疊加新冠疫情衝擊的影響。單就洪澇而言,“千年一遇”的級別足以說明其嚴重程度。
資料顯示,據不完全統計,河南特大洪澇災害致1453萬人受灾,直接經濟損失1142.69億元。
山東與浙江,涉及第三省的直接競逐。
過去幾年來,浙江一直在拉近與山東之間的差距,如今山東對浙江的領先優勢突然拉大,從去年同期的6360億元擴大到7586億。
浙江增長態勢依舊良好,山東表現突出,除了能源行業、重化行業價格上漲帶來的利好之外,更重要的是新舊動能轉換開始持續發力了。
新舊動能轉換,這是國家賦予山東的重大使命,也是山東經濟擺脫低迷的不二選擇。
03
北方多省,罕見領跑
北方多個省份罕見領跑。
在GDP名義增速TOP10省份中,北方占了半壁江山,包括山西、內蒙古、新疆、山東、北京,為多年來少見的情形,這被許多人視為北方經濟重新崛起的訊號。
的確,北方個別省份在新舊動能轉換之下,經濟重回高增長軌道。
但更大的原因恐怕在於,大宗商品價格暴漲,帶動北方多個能源省份名義GDP大增,名義增速遠遠高於實際增速。
以GDP名義增速最高的山西省為例,山西名義增速24.7%,而實際增速僅為10.5%,兩者相差14個百分點。
這背後,正是能源價格暴漲帶來的結果。
今年以來,動力煤價格大漲3倍左右,僅3季度就漲了60%以上。作為煤炭大省的山西、內蒙古都從中受益。
大宗商品價格暴漲,自然會帶動PPI價格指數大漲。可以看到,山西、內蒙古、新疆等PPI同比增幅全部躋身前五。
CPI代表的是消費品價格指數,PPI則是工業品價值指數,工業品價格大漲利好能源省份,而製造業省份明顯承壓。
資料顯示,2021年9月,山西PPI指數同比上漲47.1%,漲幅創下近年來新高,而全國漲幅為10%左右。
所以,工業品通脹之下,資源大省經濟總量普遍逆勢飄紅,但這一局面能否持續,是否形成持久的增長動力,顯然是存疑的。
如果明年後年大宗商品價格出現回落,乃至斷崖式下跌,那麼這些省份的名義GDP增速也會出現劇烈波動。
04
北京增長
為何這麼猛?
四大直轄市中,北京GDP增速罕見領跑。
北京經濟持續增長,除了服貿會、北京交易所等一系列重磅政策的加持之外,更重要的是工業的高速增長。
作為以高端服務業為主的國際大都市,北京早已不再依賴工業驅動。然而,2021年,恰恰是工業,為北京GDP高速增長貢獻了主要力量。
資料顯示,前三季度,北京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8.7%,遠超作為第一大工業都市的上海。
這背後,最大的貢獻者當屬醫藥行業。
前三季度,北京醫藥製造業同比增長330%,兩年平均增長100%,在全國主要城市遙遙領先。
北京醫藥製造業的狂飆突進,主要得益於疫苗。
截至2021年三季度,全國疫苗累計接種高達22億次,而作為供應助力的國藥、科興等企業,均位於北京。
可見,隨著疫苗產能持續釋放以及加强針的推進,醫藥製造業還能繼續保持高增長,加上一系列戰畧定位賦予的利好……
北京GDP有望躍上4萬億大關,無限逼近上海。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