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晨,在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指導下,21世紀經濟報導、21財經用戶端、21世紀創新資本研究院、騰訊雲聯合發佈第二届《中國潮經濟·2021網紅城市百强榜》,從網絡熱度、都市活力、潮生活、產業發展、印象評分等5個維度,設定13個二級名額、39個三級名額,為研究都市影響力塑造和產業佈局提供全方位的視角。
本榜單試圖解碼“網紅都市”們的破圈路徑,數據展現以下看點:
√“硬核”北上廣深繼續霸榜前五,廣州活力指數領先,杭州上升兩位至第三;
√重慶跌出十强,武漢上升三比特挺進前八;
√百强中1/3來自廣東(10個)、江蘇(12個)、浙江(11個);
√海口、三亞、麗江、拉薩、黃山、北海、大理、西雙版納等三四線都市GDP位居全國100名以外,但躋身“網紅都市”百强;
√……
帶著這些思考,讓我們來深入思考如何讓“網紅都市”在熱鬧之後積累更多沉澱,成為“長紅都市”。(完整榜單見文末)
數據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jjbd21)
YIWO SPACE
榜單看點
在“中國潮經濟·2021網紅都市百强榜單”中,北上廣深再次躋身全國前五,且最受線民和專家评审們認可。在都市研究專家黃漢城看來,“網紅都市的超高人氣,其實是都市文化底蘊、經濟實力、人口規模乃至科技進步等一系列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
而一座網紅都市要想不“過氣”,需要形成高品質的發展模式,才能守住優勢,紅得長久。北上廣深能穩居全國前五,靠的是硬核的綜合實力。
√從細分名額來看,北京在網絡熱度、產業發展、潮生活三大指數上均奪冠;
√上海緊隨其後,憑藉強勁的經濟實力、深厚的產業基礎、優秀的營商環境,給人印象最優;
√廣州最具活力,商居皆宜,交通便利,近三年人口虹吸效應明顯;
√深圳的科技創新實力不容小覷,戰略性新興產業公司數量突破10萬家,占全國的1/10。
除北上廣深外,杭州也是個不得不提的都市,在今年的網紅都市百强榜單中,杭州上升2比特至第三。
廣州杭州之爭由來已久,從榜單數來看,廣州硬核實力更强,而在文娛、旅遊產業、潮生活人均密度等方面被杭州拉開差距。
立足於“電商+直播”,杭州的網紅帽牢牢戴住,同時向周邊地區輻射影響力,推動全省發展。以阿裡巴巴為中心,杭州吸引了周邊地區豐富的貨源,如中國最大的女裝批發市場四季青、代表流行皮革趨勢的“海寧皮革城”、“溫州皮鞋廠”、義烏小商品市場等,豐富殷實的產業基礎吸引來全國各地的網紅湧向杭州,形成了網紅們從流量到帶貨的商業鏈條。
“杭州突出的人才吸引力與它‘網紅都市’的傳播會有一定關係,但根本原因還是因其以互聯網、電商為代表的產業發展迅速。薪酬也較有吸引力,在十個重點都市中位列第四。”智聯招聘副總裁李强向21世紀經濟報導解釋。
網紅都市百强榜中,集聚效應尤為明顯,强經濟區域都市集中入榜。
據21數據新聞實驗室統計,網紅都市百强中1/3來自廣東(10個)、江蘇(12個)、浙江(11個),江蘇除宿遷外均入榜。中西部省份多以省會城市帶動周邊都市入榜。
海口、三亞、麗江、拉薩、黃山、北海、大理、西雙版納等三四線都市雖然GDP在全國100名以外,但憑藉豐富的旅遊資源及完善的基建配套躋身百强。以麗江為例,“雖然經濟體量不大,卻有獨特的酒吧文化、古城文化,而且還有國際機場,方便了人的集聚和疏散。這兩個條件讓它一直作為特殊的符號,火遍網絡。”黃漢城表示。
從網紅都市TOP10來看,重慶、武漢變化最明顯。武漢上升3個位次至第8名,重慶則從去年的第10名跌落至第17名。
難道重慶還不够“網紅”麼?够,但也不够!
網紅都市的核心競爭力是通過深入挖掘都市存量資源價值,利用短視頻行銷帶動都市服務業,尤其旅遊業和文娛產業等服務業。同時,通過吸引高端人才落戶,引進具有前沿創新技術的創業項目,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積極佈局新經濟產業集群,才是都市保持長期競爭優勢的關鍵。
啟信寶資料顯示,截至2020年底,在重慶注册的文娛、戰略性新興產業公司數量均突破2萬家,相比2017年底增幅超過八成,但現時缺乏雄厚的資本及上市龍頭企業。這種情況也同樣出現在成都和西安。
華南都市研究會副會長、《城市戰爭》創始人孫不熟認為:“上述幾個西部都市,雖然經濟發展勢頭不錯,但產業的底子畢竟不如沿海城市,所以會聚焦文旅賽道,主動迎合網紅審美。”畢竟,將產業經濟和文旅創新相結合,都市才能具有持續的虹吸效應。
願意去一座城市旅遊,不等於願意在此定居就業。智聯招聘副總裁李强向21世紀經濟報導解釋,“一座城市真正吸引人才的地方,還是依靠它所能提供的就業機會、薪酬、公共服務和文化氛圍等多元要素。”
一座城要講好故事,不只是曇花一現的熱搜,還需要硬核乾貨。8D魔幻交流道等固然吸引目光,但交通不便也是客觀事實,只是依靠獨特建築出圈,沒有繼續挖掘新的故事,福斯是否會出現審美疲勞?對於“山城”重慶而言,如何讓“網紅”變成“長紅”,值得思考。
那麼武漢,憑什麼能挺進十强?
武漢成為强“網紅都市”的背後,可以說是城市形象行銷意識的覺醒,也是當地政府對旅遊、文化、交通等資源的系統綜合。
2020年上半年的疫情讓武漢這座“英雄之城”關注度迅速攀升,大量遊客想一睹其重塑後的風采。這一點在榜單上也得到有力的佐證。2020年,超過2.59億人次遊客打卡武漢,貢獻近3000億旅遊收入,助力武漢旅遊產業發展指數得分僅次於重慶。
疫情平穩以後,武漢一直專注於文旅產品的陞級,湧現了文創產品、特色夜遊等一批網紅爆款,吸引遊客們主動消費,也為當地旅遊業注入了新的活力。
來自汕頭的遊客趙書逸告訴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她曾在五年前來過黃鶴樓,今年國慶二刷黃鶴樓,和以前的印象大不相同。聲光電的沉浸式演出還原了黃鶴樓的歷史,還有汽水、雪糕等文創產品,讓她忍不住在朋友圈發了九宮格照片。
事實上,武漢擁有成為“網紅”的一系列硬核條件,包括天然的高鐵和航空樞紐優勢、强大的高校資源。據21數據新聞實驗室統計,武漢的交通便利度指數排名全國第7,甚至超過深圳。在武漢,你可坐高鐵通往全國約140個都市。
最終,旅遊收入和消費的提振讓這座城市扛住了疫情的影響,守住了全國GDP排名前十的位置,在網紅都市榜單中也高居第八。
YIWO SPACE
都市長紅的密碼
“網紅”不是什麼新概念了,隨著網路傳播手段的多樣化,越來越多的普通人或發生在我們身邊的事,都有可能在一夕之間火遍大江南北。不過如今“網紅”的隊伍中又新增了“新成員”,那就是“網紅都市”。重慶、西安、濟南、廈門等越來越多的傳統二三線都市,紛紛成為吸粉迅速的新晋“網紅”。
獨特的都市景觀通過網絡手段傳播,迅速帶熱都市品牌,吸引大量遊客蜂擁而至的同時,也給都市帶來了大量的相關收入,“網紅都市”之名不脛而走。比如重慶的洪崖洞,以前只能說是小有名氣的地方景點,但是在2018年五一和端午小長假期間的旅遊統計中,躋身到全國最熱門景點的前三比特中。
這些“網紅都市”的出現,背後反映的是地方都市行銷的覺醒。通過對都市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多種資源的系統綜合,找到符合市場經濟規律的發展路線。在資訊爆炸背景下,“酒好也怕巷子深”。都市當積極運用新媒體講好城市故事,同網友自發傳播形成共振效應,有助於吸引目光、帶來流量,實現都市品牌的海量傳播。重視傳播,同時也要正視傳播,特別是不以行銷論成敗。“網紅”的特點一般都是“紅”得迅速,但被人遺忘的速度也不慢。對於這些都市而言,防止曇花一現的火爆就更為重要了。靠行銷走紅固然值得稱道,但也不宜過度拔高都市行銷的價值。
因“網紅都市”火爆,這些熱門景點遊客暴增,相關配套設施不完善、安全保障存在隱患、景區周邊管理出現混亂、影響都市市民生活等一系列問題開始暴露。在經歷了最初的火爆之後,如何借“網紅”之勢,提升都市各方面的管理水准,給遊客更好的旅遊體驗,給當地市民更好的生活改善將是决定“網紅都市”能走多遠的重要因素。
囙此,對於既有的“網紅”景區周邊,可以開發更多差异化的產品、線路,利用豐富的活動、精彩的體驗項目來“留客”;同時抓住都市成為“網紅”的機會,更深入地挖掘都市資源,進行更豐富多元的都市行銷,讓都市旅遊進入更良性的發展迴圈中。
“無論是千年古都、漢唐文明積澱的西安,天府之國成都,還是巴渝之地山城重慶,都很難用‘網紅’一詞簡單概括”。“網紅都市”的超高人氣,其實是都市文化底蘊、經濟實力、人口規模乃至科技進步等一系列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沒有人們對豐富的文化生活和精神食糧的新需求,就不會有網絡風靡的打卡浪潮;沒有對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傳承,就沒有文旅、文創產品的驚豔亮相,就很難吸引遊客真正心嚮往之;沒有基礎設施和交通便利,遠隔千里一日就不可能實現,體驗性消費同樣無從談起……
由此而言,“網紅都市”的誕生,從根本上說是都市高品質發展的必然。塑造和推廣城市形象,决不能只顧面子不顧裡子,只顧形式和手段不在意內涵和底蘊。正如一比特建築學家說得好:“都市是一本打開的書,從中可以看到它的抱負。”要想打造出獨具特色的都市品牌,必須做好高品質發展的大文章,從軟文化到硬產業,從大城建到微治理,從烟火氣到時尚感,方方面面的沉潜功夫都不可忽視。成為“網紅”,只是都市高品質發展的起點,而不是目的。
YIWO SPACE
完整榜單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