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網訊(通訊員王曉凡李昂)9年前,侯先生罹患肝癌,手術切除了肝臟腫瘤、膽囊以及脾臟等臟器;前不久進行定期複查時發現腫瘤復發,並侵襲周圍血管和臟器。
日前,在河南省腫瘤醫院手術室裏,肝膽胰外科主任韓風團隊戴著“墨鏡”,在3D高清腹腔鏡的輔助下,克服粘連、肝硬化等重重困難,為其順利完成肝癌切除手術。現時患者已康復即將出院。
粘連、浸潤、肝硬化
二次手術困難重重
2012年,侯先生被診斷為原發性肝癌,隨後開腹完成肝癌切除手術,同時切除了膽囊、脾臟,切口長達30釐米。
在我國,肝癌是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每年新發病例達37萬,去年,我國肝癌死亡病例數達39萬例,僅次於肺癌,排在第二比特。
在肝癌手術後,侯先生謹遵醫囑,規律服用抗病毒藥物、積極治療控制乙肝,定期去醫院複查,3年、5年、7年、8年……因疫情原因近期未複查,沒成想,今年國慶長假的檢查,出現了問題。
10月6日,侯先生再次在我院門診複查,磁共振結果提示肝癌復發,腫瘤直徑達8釐米,同時,病灶局部浸潤至門靜脈右支、右肝內膽管主幹。
“這就好像一個房子,肝癌細胞越來越多,已經扒著窗戶邊、門縫準備出去了……再晚一點,腫瘤就不能手術切除了。”韓風主任解釋道,除了腫瘤大,粘連松解也是一個難關。
由於是二次手術,侯先生腹部臟器間粘連嚴重,腫瘤與腸道、膈肌等組織之間,緊緊糾纏著,分不清邊界,給手術切除造成了極大的困難。松解過程中,要保證周圍腸道沒有損傷,同時要减少大面積滲血,分離難度極大。
不僅如此,侯先生的乙肝病史,導致嚴重肝硬化,肝臟質地脆弱、失去正常彈性,同時,肝臟周邊异常血管增多,都給手術新增了困難。
“按以往經驗,這樣伴有嚴重粘連、肝硬化的肝癌二次手術患者,是腹腔鏡手術的相對禁忌症,時間長、難度大、風險高,鮮有人敢挑戰。”韓風主任說,但考慮患者還年輕,有手術切除的機會,在與患者和家屬充分溝通後,韓風主任團隊决定挑戰。
3D腹腔鏡畫面真實立體
適合高難度手術
為了降低手術風險、提高手術的成功率,韓風主任團隊為患者進行全面精准的分析,規劃好手術切緣。
經周密準備,韓風主任帶領邱大鵬、莊昊等醫生,在3D腹腔鏡的有力支持下,精細分離肝周粘連,沒有造成周圍臟器損傷,艱難完成粘連分離;分離出右肝門靜脈、動脈及膽管主幹,從根部予以結紮切斷,完整切除了右側肝臟組織,順利完成3D腹腔鏡下肝癌切除手術。
為了取出標本,切口長僅8釐米,大大縮短病人術後恢復時間,減輕術後切口疼痛。由於操作精細,術後未發生傷口滲血、膽漏等常見併發症。
3D腔鏡能够呈現清晰的三維立體手術視野,空間、方向、角度等更直觀展現,戴上特製3D墨鏡的醫生,就像鑽進了鐵扇公主肚子裏的孫悟空,“身臨其境”地觀察到精細的解剖結構,讓醫生的外科操作變得更加精准,最大限度地减少意外損傷血管、神經的風險,術中出血少、損傷小,術後患者恢復快。
2013年,河南省腫瘤醫院在省內首次運用3D腔鏡系統完成腫瘤根治手術,現時已廣泛應用於臨床,包括食管、肺、婦科、胃腸、肝膽、泌尿系統腫瘤等外科領域。
做好預防遠離肝癌
做這個“緝拿”肝癌踪迹
韓風主任表示,無論是健康人群還是患有肝病的患者,日常生活中,我們預防肝癌的最基本的策略,要謹記“兩防四不”,讓肝癌遠離自己。
防病毒性肝炎、肝硬化;不酗酒、不抽烟、不熬夜;
不吃發黴的食物、注意飲用水清潔。
除此之外,對於肝病患者,韓風主任強調要積極針對病因進行治療,不要擅自停藥,定期檢查,這有利於預防肝癌的發生。
早期發現肝癌的最好方法,就是定期檢查:
超聲檢查。B超檢查即方便又實惠,能够顯示腫瘤的形態以及大小和部位,排查性質還需進一步檢查。
甲胎蛋白檢查。甲胎蛋白與肝癌的發生相關,可作為篩查時的輔助診斷,但不能作為唯一的判斷標準。
增强CT檢查。增强CT是非常重要的檢查手段,但是直徑小於2cm的肝癌或密度近似正常肝實質的有漏診可能。
MRI(磁共振)檢查。該檢查可以多方位、多序列成像,對肝癌病灶內部的組織結構變化如出血壞死、脂肪變性以及包膜的顯示和分辯率均優於CT。對良、惡性肝內占位,尤其與血管瘤的鑒別優於CT。
韓風強調,有肝炎或肝病的患者,至少每半年做一次超聲和甲胎蛋白檢查。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