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劉茜武漢報導
10月12日—26日,2021全球數位貿易大會暨武漢(漢口北)商品交易會(以下簡稱“漢交會”),在湖北武漢向世界敞開大門。
長江之畔,過去15天的漢交會展館,中外客商熙熙攘攘。作為武漢今年規模最大、綜合性最强、外向度最高的一次國際性經貿盛會,此次漢交會吸引103個國家的外交使節、國內外8491家企業參會參展,達成交易4028億元。
連日來,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走訪了多位參展企業、中外客商、行業專家,無論從展會變化、企業感受還是專家分析來看,本届漢交會努力打造促進國際貿易高品質發展、聯通國內國外雙迴圈的重要平臺,向全球展示了湖北武漢旺盛的市場活力和巨大的發展潜力。
這一趨勢的背後,是漢交會的主場漢口北國際商品交易中心(以下簡稱“漢口北”),已然成為內陸地區構建雙迴圈的橋頭堡。
中部對外開放的視窗
去年以來,黨中央審時度勢,提出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迴圈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新發展格局意味著發展要素的流通和聚集發生變化,發展的格局與中心發生變化。對都市發展來說,面對新挑戰,更面臨新機遇。
企業家是對機會最敏銳的群體。漢口北服裝行業協會會長李海,是最早一批從市內老市場遷到漢口北的企業家。在李海看來,武漢坐擁長江黃金水道、“米”字型高鐵網、“九縱五橫三環”高速公路網,區位優勢得天獨厚。漢口北更是將這種優勢發揮到極致,已形成我國中部最大門戶機場、亞洲最大鐵路編組站、長江深水港、四通八達的高等級公路網等多重疊加的交通優勢,能够快速聚集、分撥各地的貨物。
最重要的是,漢口北作為中西部地區最大的商品交易平臺,投入運營建築面積600多萬平方米,擁有30個專業市場、3.2萬家商戶和數千家生產廠商。李海表示,不僅貨物流動速度更快,而且依託强大的產業集群和更為智慧的交易生態鏈服務,服裝行業得到賦能發展。
漢口北搭建了線上的交易、物流、倉儲等平臺,形成了生態閉環,還為每個市場做智慧市場的數據、人流、訂單和金額的統計,為企業描畫出“數位身份證”,提供供應鏈金融等服務。
現時,漢口北服裝行業協會共有近300家企業,在漢口北數位化和智能化配套水准加持之下,服裝企業的配貨發貨效率、品牌銷售管道拓展以及終端網路構建都更加順暢高效。新漢派服裝代表華一兄弟集團總裁劉珍姣說,集團在武漢創立了“婭格”“柏維婭”“吉蔻”等自主品牌,漢口北已成為集團“前店後廠”模式的運營基地,每年超500萬套漢派女裝從漢口北銷往全國。
今年的漢交會上,漢口北品牌服裝城迎來一波波重磅上新,不僅彙聚各類品牌男裝、女裝、童裝,更有國際國內大牌紮堆亮相,國貨潮牌新品接連首發。耐克、李寧、喬丹等品牌,乾脆把新品發佈會,搬到了漢交會,這裡儼然成為時尚潮品的“新T臺”。
服裝行業的發展,僅僅是漢口北加速積聚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的一個縮影。發揮中國超大規模的市場優勢,需要打通國內生產、分配、流通、消費的各個環節,通過發揮內需潜力,使國內、國際市場更好聯通促進。大型化、現代化的商貿物流市場,能够實現貨物、資本等要素高效快捷地流通,是擴大內需的重要抓手。
湖北省人民政府副省長趙海山在全球數位貿易大會上透露,今年1—8月,湖北省限額以上批發和零售額1.3萬億元,同比增長24.8%,其中批發同比增長了23.7%。現時,湖北省億元以上的交易規模商品市場一共有117個,成交額在百億以上的重點市場有6個。截至10月13日,漢口北今年總出口額達到22.08億美元,成為中部對外開放的重要視窗。
內外貿結合發展的國際化市場
作為商貿行業的“晴雨錶”和“風向標”,漢交會已經成長為聯通國內國際雙迴圈的重要平臺,對我國商貿高品質發展、產業鏈向高端突圍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透過漢交會,可以管窺中國商貿發展的新變化和新趨勢。
幾乎是在同一時間,10月15日,第130届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簡稱“廣交會”)在廣州舉辦。從2010年起,漢口北開始舉辦漢交會,正式從武漢走向世界,“外貿有‘廣交會’,內貿有‘漢交會’”的格局逐漸形成。
而在新發展格局下,廣交會和漢交會,不謀而合地發生了轉變。在廣交會從單向出口平臺向進出口融合雙向平臺轉變的同時,漢口北從一個內貿型市場成功轉型為內外貿結合發展的國際化市場,漢交會隨之構建了一個全球進口商品集散中心。
今年的漢交會,新開設了中歐地標館、上合組織館、東盟館等進口場館,彙聚了紅酒、零食、工藝品等1000多種進口商品。48個歐洲國家品牌薈聚,吸引市民、採購商紛紛購買、洽談。
在ECCAC駐華使節商務聯盟的首席信息官亞曆山大·葉夫根尼耶維奇·蘇哈列夫的見證下,漢口北——歐洲貿易合作中心正式揭牌,意味著歐洲進口商品在武漢正式成立服務平臺中心,不只為市民帶來更優質的進口商品,也助力中歐貿易進一步連結和發展。
在出口館集中展示出口企業和相關產品的同時,2021湖北武漢跨境電商交易博覽會也在漢交會期間首次舉行。100個國家的駐華使節、外商代表、2000多名國內採購商在現場觀展洽談。亞馬遜、ebay、Wish、新蛋等8大跨境電商平臺,pingpong等支付機构及50多家各類跨境電商服務機構參會,其中80%機构是首次來漢參展。
湖北最大外貿綜合服務平臺——卓爾國貿集團總裁徐建峰介紹,在跨境電商專場上達成合作意向約80億元人民幣,通過出口轉內銷展會達成意向約2000多萬元人民幣,貿易公司和湖北出口企業定向契约簽約130多億美元。
“出口和進口並重,反映中國持續推進全面開放。”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黨委書記餘淼傑表示,擴大出口是應有之義,擴大進口可以讓更多的產品進入中國市場,提升老百姓的幸福感和獲得感,同時也降低了企業的中間品成本,促使國內相關產品的價格更便宜或是產量更多,產生1+1>2的“熊彼特效應”。
漢口北作為數字經濟先行區,自2016年起持續被納入國家市場採購貿易方式試點、商貿流通服務國家級標準化試點、湖北省外貿綜合服務試點等重要貿易改革試點,也是全國唯一海關國檢駐點服務市場。
在全球貿易鏈條上,漢口北占盡優勢:距離天河機楊25分鐘車程,占武漢跨境電商地利先機;15萬方高標準倉儲中心配套,園區企業獨享國際物流5%價格補貼;中國郵政、中外運、順豐等主流物流商進駐現場攬貨,時效第一;專屬海關入駐園區,通關便利全國罕有……
通過市場採購、跨境電商和外貿綜合服務等新業態、新模式、新經濟全面發展,漢口北已成為全國首個內陸型國際採購中心。數據是最好的佐證,2016年,漢口北從零起步,將全年總出口額逐步提升到2017年的7.86億美元。2018年,漢口北總出口額比去年同期再翻一倍多,達到16.38億美元。即使是在疫情最為嚴重的2020年,漢口北總出口額也達到24.5億美元,今年全年預計將達到30億美元。
開放的漢口北,擴大了武漢的貿易朋友圈。世界上將近一半的國家,派出了自己的駐華大使、副使、參贊,出席本次漢交會。“來到武漢,來到漢交會,就像打開了一個充滿機會的新世界。”多明尼克駐華大使馬丁·查爾斯希望,在不久的將來,組織多明尼克代表團來武漢,探討如何深化多明尼克和武漢之間的貿易合作。
斯洛伐克駐華大使杜尚·貝拉,巴哈馬駐華大使羅伯特·斯特林·匡特則表示,將以參加此次大會為契機,在商貿物流、生態環保、文化旅遊等方面,進一步推動與湖北的友好交往與務實合作。
貿易體系的里程碑
從更廣闊的時間軸上來看,漢交會與湖北武漢的經濟發展相伴相生,漢交會推動了湖北武漢開放經濟的成長,湖北武漢經濟的發展成就了漢交會的崛起與騰飛。
2010年,第一届漢交會舉辦之時,武漢正在大力推進城市交通設施建設,多條捷運線路相繼通車,為即將喧騰的武漢新經濟打好基礎。
隨著武漢進入GDP萬億俱樂部,並劍指2萬億目標,漢交會的成交額逐年攀升,2020線上線下總交易金額達3561億元,成長為國際性的商品交易盛會。
與此同時,漢口北加速反覆運算陞級,按照“中國最大、世界領先的商貿物流平臺”目標,建設總建築面積1200萬平方米的超大型現代商貿物流集羣——武漢國際貿易城,力爭年總成交額達到5000億元,打造中國消費品內陸開放出口橋頭堡。
漢交會、漢口北的活力,來自於不斷的創新。從問世之初單純以商貿物流為基礎、面對中西部地區的“義烏市場”,到以互聯網+前沿技術轉型陞級為基礎的中部最大商貿市場,再到“雙迴圈”、“數字經濟”主題下的全球數位化交易盛會,人們見證了並將繼續見證漢交會、漢口北的創新與活力。
漢交會在堅持“貿易的橋樑、友誼的紐帶”的同時,形態更為豐富,功能、機制也在不斷拓展。
定位高端、高標準的貿易論壇,聚焦國際貿易的前沿和熱點問題,請來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芬恩·基德蘭德、世界交易所聯合會副主席羅文才等國際知名學者,為企業創新服務、為貿易高品質發展建言獻策;
設立了廣東館、湖南館等39個主題商品展館,以及17個湖北地市州展館,體現出漢交會不單是為了發展經濟,而且也在主動推動國家戰畧;
300餘家直播機构、1500餘場各類直播,近年來加入的數字經濟、數位貿易等元素,帶動企業發展創新,引導企業轉型陞級。
漢口北集團總裁曹天斌介紹,經過不斷發展,漢口北已經探索出一條線上線下融通、內貿外貿結合、批發與體驗式消費並舉的轉型陞級之路。
“本次2021年武漢全球數位貿易大會和漢交會實際上直接響應了中國雙迴圈發展戰略。”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前秘書長、世界貿易組織(WTO)前總幹事、泰國前副總理素帕猜·巴尼巴滴表示,中國關於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與雙迴圈發展戰略的提出,將為世界經濟帶來更多的平衡,並為即將到來的數位——通信知識經濟時代做好準備。
素帕猜·巴尼巴滴認為,湖北省和武漢市政府積極舉辦數位貿易大會和漢交會,是對實現雙迴圈戰畧的貢獻,也必將成為未來貿易體系的一個里程碑。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