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字如見人這句話其實不是很切合,更加貼合是聞聲而知人。身處他鄉的你在雜亂的人群之中偶然聽見一句自己家鄉的方言,會不會感到格外的親切?方言對於我們中國人來說就像是一道“土特產”,代表著自己家鄉的文化風味。
每一個熱愛傳統家鄉的人都會喜歡自己的方言,這就是中國人鄉土情懷之中的根。失去了自己的家鄉那就是無根之木,無論漂泊多遠都難以回到起點,而人生從頭到尾,經歷生老病死不就是一個從起點到終點的輪回嗎?
沒有根本和不熱愛家鄉的人才不會喜歡自己的方言,只有那些文化消失,民族特徵被磨平的人才沒有自己的方言。有根的人無論走多遠,心中最深處裝著的都是自己的曾經。衣不如新,人不如舊。最值得銘記和懷念的永遠都是自己的過去。
我覺得方言是鄉土之音,在當今中國和未來都不應該消失。這是印在我們骨子裡的一種區域文化。初入世界可能會因為方音難改而尷尬羞澀,但也因為他鄉遇故知而讓我們欣喜激動,方言並不是不適合今天的人際交往,而是要看場合,中國八大方言各有各的流行區域,只是不知道哪些地方還在說這些話嗎?
中國官話與方言的愛恨糾葛
盤踞在今天不同中國人心中不同的方言其實都是有著歷史根源可追查的。時間倒退到兩千兩百年之前的秦始皇時代,初步實現了大一統的秦始皇知道天下之間的制度,事物,文化都必須統一,但數百年分封諸侯的政治遺禍使得這些短時間糾正不過來。
所以最開始做的不是消除异己,也不是强行使用秦國境內的文字,制度,事物去統一天下。而是在天下之間折中選取一個中間值,都說秦始皇是一個暴君,但很多時候的秦始皇其實一點都不暴力,他在天下語言方面就是如此,沒有使用大秦的武力要求天下人都去說“陝西話”。
大一統帝國之中實現了初步的“書同文,車同軌”就已經足够了,方言這種東西從古到今就沒有人能够做到統一過,光是秦始皇都城咸陽城往外面輻射出去就是十裏不同音,百里之外的人說話更是會讓你摸不著頭腦,覺得自己的聽力是不是有問題,所以秦代只是製定了官方語言,而不是全國統一說一種話。
不同地方的人說著不同的話這個歷史特點從秦代開始一直遺留到今天,但從秦代開始也是有了一些糾正措施,比如像秦朝官方經常朝會的話,那基本上說的可能就是陝西與河南之間的洛陽話了,從周朝開始天下讀書人都覺得洛陽話的發音是最為中肯易學的,而中國官話與方言之間的愛恨糾葛也持續到今天。
全中國都在說普通話
清朝末年以來,隨著中國國門的洞開,無數新事物紛紛湧入到了清朝,在清朝末年的時候,許多有識之士意識到要開發中國人的民智,使得更多的人知道民主到底是一個什麼東西,要做的不僅是文字上面的文宣,文字文宣只能讓會讀書認字的人知道,清末中國百分之九十的人都是文盲,這樣如何做到社會進步?
為追求社會之進步和民族文化的發展,從秦朝開始到清朝末年的那種官話和方言之間放養的狀態必須要管理一下了,過去方言和官話其實都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基本上是朝代定都在哪裡,這個地方的方言就自然而然的成為了天下讀書人做官發財必須要學會說的話,不然你跟皇帝根本無法交流。
中國歷史之中的官話隨著朝代變更而變,從咸陽話到長安話,再到洛陽話,隨後到北宋的河南開封話,最後到元明清最後三朝的北京話。清朝末年的統一官話經過了二十多年的討論決定以北京讀書人口音和南京口音結合製定了新官話的統一標準,1932年的時候,《國音常用詞匯》一書正式出版,其地位相當於今天的普通話考級訓練書,新中國成立後叫普通話。
中國各地方言分為多少類型,這個還真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歷來的說法有八大方言,九大方言甚至十大方言的說法,其實這些都是根據地理和民族進行劃分的區域方言,如果真的以單一民族特點和巨大差別進行劃分的話,那百大方言也是劃分不完中國人的方言區域的。
中國八大方言爭奇鬥豔
北方方言是和普通話十分接近的一種方言,整個北方地區的方言分為東北官話,西北官話,陝西話,山西話,以及北京話,涵蓋的範圍是長江以北,具體到都市的話是淮河鎮江以上和九江這些局部地帶,使用人數佔據了中國人口之中較多。北方方言的人話語之中帶著一股豪爽風氣,為人大度。
江浙吳語有著江南雅言的美稱,以蘇州和上海地區為代表,包括了江蘇省,浙江省和安徽省的局部地區,在全國範圍之中使用人數很少,歷史之中十分出名,因為這裡的女子說話柔軟細膩,又被叫作“吳儂軟語”。在整個中國範圍之內評選最美聲音的時候經常都是吳地美女勝出。
自成一體的長沙話在整個南方地位比較高,湖南這個省份在歷史之中一直就是一個民族大融合的都市,今天說話人數位居中國八大方言之一的“湘語”包含了全國各地省份方言的特點,但長沙話之中的老湘語據說比粵語還要難懂。
江西在近代中國歷史之中和今天一直都是冷兮兮的存在,可江西方言在歷史之中的地位一直不低,江西方言以南昌話為代表分佈在整個江西省和湖北省的東南地區,在與湖南交界的湘東邊境城市也有部分,江西話一般都是帶著一點宋代官話的古音,因為王安石等宋人宰相都是出自江西。
客家話是中國方言歷史之中的活化石,保留了隋唐以來的中原雅言,據說當年安史之亂的時候就有很多唐代貴族南遷到了這裡,今天客家話主要是分佈在廣東省份的東部,和北部地方,廣西的東南和福建,江西,以及四川的客家地區都有這種話語,在海外有著獨特的客家文化,其實這個客就是古漢人南來為客的意思。以廣東梅縣話為客家話代表。
閩南和閩北將一個靠海的福建省分為了兩個部分,福建省以北叫做閩北話,是以福建省份都市福州為代表,清朝末年的時候,一大批的福建人奔赴到海外謀生,下南洋的人群之中就有相當一部的福建人,閩南話則是以福建經濟最為發達的廈門為代表,這裡的福建人生活富裕,相對比較自信。
地方方言之中的第八種方言叫做粵語,據說在民國的歷史之中曾經以一票之差輸給了今天的普通話,粵語以廣州話為代表,保留了秦朝以來的古語系統,發音系統之中有三聲九調之稱,國學大師南懷瑾曾說粵語是唐代中國的國語,粵語又叫白話,在海外的地位與普通話並列為漢語的兩大官方語言,使用人數上億。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