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長三角地方金融監管局局長圓桌會議22日在蘇州召開。會議就區域金融在改革合作、協同發展、風險防範等方面進行了深入交流探討。
差异化定位,共謀一體化發展
自2014年舉辦首次圓桌會議以來,今年是第八次圓桌會議。從去年交通銀行上海長三角一體化示範區分行掛牌,到今年3月民生銀行上海長三角一體化示範區支行揭牌開業,截至目前,以“長三角一體化示範區”冠名的銀行業分支機搆達到13家。
在金融機構名稱變化的同時,金融許可權和資源也隨之變化,業務同城化由此開啟。交通銀行在示範區內推出自由貿易帳戶(FT帳戶)同城化業務聯動,創新集團客戶聯合授信全額包銷切分制和一次貸審會,打造一體化金融服務的新模式——長三角地區有跨境融資需求的企業,都可以在這家銀行開立跨境資金池搭建、開立FT帳戶,大大減輕了企業的綜合成本。
總體來看,長三角區域金融改革試點激發新活力:長三角首筆碳配額質押融資和首單碳排放配額等相繼落地;區域金融市場發展拓寬新領域,上交所資本市場服務基地擴大到32家,為長三角地區的“硬科技”企業登入科創板提供了“家門口”的服務。
今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圍繞著服務實體經濟、深化金融改革、防控金融風險三大任務,三省一市的金融發展找到了各自的定位和發展方向:未來五年,上海提出以提升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能級為覈心,突出國際化、市場化、數位化、綠色化、法治化發展導向;浙江提出加快打造全國一流新興金融中心,打造數位智慧金融先行省;江蘇提出著力打造創新開放、協調有序、普惠綠色、安全穩定的產融結合新高地;安徽提出大力發展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推動金融機構數位化轉型,積極穩妥推進金融產品和服務模式創新。
從規劃定位來看,三省一市各有所長、一體推動,為區域金融深化合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聚焦“雙碳”目標,綠色金融引領協同發展
作為本次圓桌會議的重要內容,三省一市共同簽署《金融助力長三角地區達成“雙碳”目標合作備忘錄》。該備忘錄共有9條內容,包括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進區域綠色金融改革創新、加大綠色金融相關政策研究和人才培養、建立綠色金融評級標準體系以及激勵約束機制、參與(上海)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建設等。
江蘇省地方金融監管局局長查斌儀介紹,三省一市都在搶抓國家綠色金融改革試驗區擴容機遇。蘇州碳排放長期居於江蘇首位,約占全省總量的18.4%。在這一背景下,蘇州以綠色低碳推動金融、科技和產業緊密互動。資料顯示,截至2020年底,蘇州綠色信貸規模達到2460億元,利率水准和風險水准相對較低。今年以來,蘇州地區的綠色金融產品更是全面開花,全國首筆碳中和掛鉤貸款、全省首筆超千萬元排汙權抵押組合貸款、全國首單民營上市公司綠色債務融資工具、全省首單“碳中和”債券、省內首家綠色支行等紛紛落地。
現時綠色金融存在創新與研發進展較慢、覆蓋對象有待進一步拓寬、金融機構內生動力不足等問題。蘇州市地方金融監管局局長謝善鴻說,蘇州將以解决綠色低碳發展中的“資本”“資金”需求為覈心,探索建設“綠色低碳轉型金融服務中心”“蘇州綠色低碳綜合金融服務平臺”“蘇州綠色低碳創新金融實驗室”三大基礎平臺,完善綠色金融體系和機制,撬動金融資源大幅投入綠色低碳轉型發展。
上海提出要加快打造國際綠色金融樞紐。上海市地方金融監管局副局長趙萬兵說,現時上海正在從碳金融服務創新、綠色金融組織發展等多方面推動和引導社會資本逐步從傳統高耗能、高污染行業流向低碳經濟行業。
共建跨區域平臺,探索金融服務互聯互通
區域金融一體化、高品質發展,離不開平臺載體的建設。
金融基礎設施的一體化,是區域金融發展一體化的基礎。查斌儀建議,推動功能性金融服務平臺跨區域共建,金融科技創新載體跨區域聯動。“可以發揮長三角征信鏈平臺功能,推動一體化示範區公共信用資訊共用平臺建設,完善跨區域共亯機制,還可以探索實現各省市綜合金融服務平臺互聯互通。”他說,建立長三角數位金融聯盟、設立長三角供應鏈金融基礎平臺等,推動金融科技基礎設施共建共用、金融數據標準統一、公共資源共亯開放,加快金融要素流動,提升長三角地區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質效。
浙江省地方金融監管局局長張雁雲提出,三省一市繼續共同做好長三角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申報工作,協同推進區域性股權市場、長三角期現一體化尤其是交易市場建設,在金融支持共同富裕等方面更加深入合作。
安徽省地方金融監管局局長何毅建議,探索建立長三角區域性股權交易市場資訊互動機制和與科創板的對接機制,促進更多企業通過區域性股權市場發展壯大,同時强化長三角金融服務平臺間的溝通聯系,建立常態化聯系機制。
圓桌會議還一致認為,要加强金融風險防範處置領域的合作,推進區域金融風險資訊互通、預警互報、科技互助,提高資訊彙集分析研判和協同處置效率,最大限度保護金融債權,維護區域金融安全穩定。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