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和九年,歲在癸醜,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一千多年前,書聖王羲之在紹興蘭渚山下以文會友,寫出“天下第一行書”,稱《蘭亭集序》。
光陰荏苒,滄海桑田。千年後的今天,在黃河與沙漠“相戀”的地方——烏海,這座“中國書法城”正在快速崛起。盡得“墨韻書香”之風的烏海人,用大筆書寫著嶄新燦爛的文化,向全國乃至世界,遞出一張燙金的城市名片。
書法傳承馳而不息
昔日,烏海因煤而建;如今,烏海因書法而名。
“律動的墨韻就像井下流淌不息的烏金,紅色的印章仿佛就是礦工奉獻的光熱。”在烏海市不少書法家眼裡,烏海書法文化是這座城市煤文化的一種延伸。
上世紀50年代末,來自全國各地的數萬名建設者響應國家號召,彙集於烏海進行煤炭開發。繁重的勞動之餘,書法也成為大家消磨時間、寄託情思、對外交流的一種管道和樂趣。因陋就簡習練書法、相互切磋日漸蔚然成風。
烏海市知名書法家王厚孝曾是原海勃灣礦務局老石旦煤礦的一名普通礦工,受父輩的影響,十幾歲就喜歡上了書法,回憶當初習字的場景,至今還忍俊不禁。“每到過年時,一批有書法文化底蘊的老知青來礦上給工人們寫春聯,我們也都跟著學。看到一些書法家寫的春聯特別漂亮,就白天看誰家貼了,晚上悄悄地撕下來拿來臨摹。”
礦區書風日盛,政府因勢利導。
1994年,我市在全國率先提出創建“書法城”,並將“書法城”建設列入都市發展遠景目標綱要。
2008年,我市正式被中國書法家協會命名為全國首個“中國書法城”,以此為契機,書法城建設走上了快車道。
2007年至2020年,14年間舉辦了11届黃河明珠·中國烏海書法藝術節;2011年,“中國硬筆書法名城”殊榮花落烏海;2012年,中國書法城·烏海榮膺自治區十大文宣文化品牌之一;2016年,我市“書法五進”工作模式獲評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專案;2018年9月,現狀與理想——當前書法創作學術批評展在我市開幕;2020年,“中國書法·年展”正式落戶烏海……
從最早的煤礦職工書藝陶冶,到羣衆中興起的學習書法熱;從企業、民間書法組織的誕生,到市書法家協會的成立;從書法愛好者之間的私下交流,到書法進機關、進學校、進社區、進企業、進軍(警)營,書法藝術在烏海市已不僅是單純的文化激情與休閒之舉,而是真正融入都市的血脈之中。
文化軟實力不斷增強,書法城社會影響力大幅提升。我市將書法城建設作為都市轉型重要的特色文化支撐,以書法城建設為龍頭,立足基層的文化惠民,走出了一條文化品牌效應和文化惠民發展相結合、獨具特色的發展之路。
現時,烏海市已建成以“一館一刊一廣場”為代表的一批書法陣地。當代中國書法藝術館是集書畫展示、鑒賞、教育、培訓、交流為一體的國內規模最大的書法主題館,同時建有22萬平方米的書法廣場;《大眾書法》是與實踐雜誌社合辦的國內外公開發行的書法藝術雜誌,填補了內蒙古沒有藝術期刊的空白;在全國率先開展了書法示範組織命名活動,命名了6個系列的30多家書法示範組織;政府出資為市民免費開通了中央書畫頻道,搭建起長期、短期、機動互補的全方位、多元化書法活動陣地體系,向社會呈現了中國書法城·烏海的風采。
幾十年間,經歷了書法文化的覺醒、興起、繁榮發展,烏海市最終實現從“煤城印象”到“書法之城”的華麗嬗變。
羣衆書法濃墨飛揚
九曲黃河錦鯉躍,滿城盡是染毫人。行走在烏海的大街小巷,一股濃濃的墨韻書香撲面而來:走進社區,書法愛好者揮毫潑墨展露風采;走進機關,豐富多彩的書法活動熱鬧非凡;走進企業,技藝精湛的職工書法作品讓人讚歎;走進公園,地書愛好者江湖為墨、大地作宣、瀟灑揮筆……
不一定人人都要成為書法家,但卻可以人人都喜愛書法;不一定人人都要以書法為自己的事業,但卻可以人人都接受書法藝術的薰陶。這種獨具特色的普及性被中國書法界譽為“烏海模式”。基於這樣清醒的認識,烏海市加大書法普及力度,以廣大書法愛好者為對象,以“書法五進”為載體,每年舉辦“全民書法大賽”、“全民臨帖大賽”、“市民書法大講堂”等活動,培育起老、中、青、少穩定有序、可持續發展的羣衆書法隊伍。青年書協、老年書協、女子書協、企業書協等各類書法組織相繼成立,他們活躍在各類書法展覽中,逐漸成為烏海市書法群落中的中堅力量。現時,全市80%以上的社區、90%的學校、50%的規模以上企業、90%的軍(警)營都建立了書法基地。
據不完全統計,在烏海市近56萬人口中,參與書法活動的愛好者達萬人以上。其中,國家級書協會員43人,自治區級書協會員160人,市書法家協會已擁有會員2000多人,共有蘭亭獎獲獎、提名和入選的書法家8人次,獲得國家級獎項書法作品有百餘件、省部級獎項作品600多件。烏海市書法家馮印强摘得第四届蘭亭佳作一等獎,填補了全自治區此獎項的空白;雷平獲第六届蘭亭獎入展獎;王厚孝、孫瑞芝等人也先後多次榮獲蘭亭獎提名獎。
源遠流長的書法文化在烏海煥發出勃勃生機,讓這座年輕的都市擁有了尤為珍貴的文化風骨、文化品格和文化氣派,展現出了旺盛的發展潜力和無限的都市魅力。
“烏海書法”蜚聲世界
厚重的歷史沉澱,把烏海書法藝術推向了一個濃墨重彩的時代,在全國展賽中斬獲不斷,贏得業內外的廣泛好評。業外觀獎牌,業內看修為。書法界更為關注的,是書法城烏海的內在特色。烏海市成功舉辦了11届“黃河明珠·中國烏海書法藝術節”,創造了最大規模書法活動、最多國籍書法家現場書寫長卷活動、規模最大的室外軟筆書法教學課等5項世界吉尼斯紀錄。
近年來,烏海市書法交流活動日趨活躍,且層次越來越高,由企事業單位、行業內部的書法筆會展賽發展到全市、全區、全國性乃至國際性的書法展賽交流。
2012年5月,“中國書法城·烏海城市形象展”在北京王府井徒步区舉行;2013年8月,“‘翰墨長河’中國書法城·烏海書法美術攝影展”在中國美術館展出;2014年4月,由烏海市書法家傾情書寫的“親、誠、惠、容”中國書法城·烏海書法精品作為國禮,在“2014中國—東盟文化交流年”系列活動期間,由文化部贈送給東盟10國文化部部長。
與此同時,烏海市積極探索文化與旅遊深度融合,推動書法文化向相關領域延伸、滲透,努力打造以書法為覈心的城市文化品牌。大型音舞詩畫劇《大河書風》,把書法作為表現主題,充分體現了烏海市對書法的深刻理解,成為一道靚麗、獨具特色的文化風景。
此外,烏海市將書法文化逐步同都市生態建設有機融合,在城區重要設施、重點場所、主要街路、旅遊景區、城市道路出入口等顯著位置匯入書法元素,夯實文化基礎設施,讓市民在公園、綠道中休閒健身的同時,盡情享受書法文化盛宴。
文字圖騰柱、文字牆、文字柱、書法人物展示牆、碑林……青山翰墨園內,書法元素遍佈其中,凸顯著墨韻飄香的都市氣質;濱河新區沿河景觀道旁,書法主題廣場、中國書法名家百人長卷等一批精品書法都市景觀,集中體現了烏海市的文化品位和特色。
伴隨著書法文化的繁榮發展,我市書法產業也實現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發展之迅速同樣令人驚歎。不管是漫步街頭,還是深入礦山企業,文化長廊、文化主題公園處處可見,書畫奇石交易市場一派紅火。烏海市從事書法相關產業的企業和商戶達千餘家,書法文化產業年收益超億元。
文化搭台、經貿唱戲的效應日益顯現,書畫聯展、奇石展覽等已成為我市文化交流、商貿洽談的載體和平臺,吸引著更多的人走近烏海、瞭解烏海、認識烏海,在這裡投資興業、安居樂業。
以書法城建設為龍頭,烏海市正全力帶動文房四寶、書畫奇石、文博會展、文化創意等文化產業快速發展,努力為轉型發展提供支撐、增添動力。
因為書法,烏海市的都市發展理念實現了由資源型城市向文化都市的轉變,城市形象由“傻大粗黑”的煤城印象轉變成“墨韻飄香”的書法之城。毫不誇張地說,書法元素已滲透到都市的方方面面,一座創新開放、充滿活力、文明和諧、宜居宜業的現代之城正款款而來。
評論留言